第2章 《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新形势及新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机遇
- 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研究
- 滕兴光
- 3440字
- 2025-06-13 13:22:51
一、和平与发展的新时代主题
进入新时代,国内和国际环境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文化发展呈现“多元化”“开放化”“融合化”特征。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国已经顺利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当前我国正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迈进。
然而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分化”“丑化”“渗透”“遏制”的图谋从未停止,我国的安全形势严峻。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单边主义”“霸凌主义”“逆全球化”“脱钩断链”的阻遏中曲折发展。当前,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地区冲突此起彼伏。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国内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也日益多样化,伴随着东西方文化及各种社会思潮之间的相互交融、碰撞和激荡,反应在思想文化领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
新时代国际国内的新形势给我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对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如何引导高校学生正确认识当今世界错综复杂的形势,把握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如何引导高校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增强在党的领导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如何引导高校学生正确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二、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
进入新时代,世界范围出现以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为代表的社会信息化,这就使得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势头更加强劲。习近平同志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明确指出:“正确的选择是,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经济全球化不会逆转,而且还在拓展、在深化,全世界正在迎来第四轮经济全球化。尤其是在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经济全球化有希望从过去400年在大西洋、太平洋兴起的海洋经济全球化,逐步推进到海洋经济同内陆经济打通的这样一种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全方位经济全球化[1]。
从客观上讲,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各种文化和思想相互交融。在这样的背景下,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塑造学生价值观和思想观念的重要手段,也会受到影响。
经济全球化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壁垒,促进了各种思想观念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加强了各国思想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高校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全球化视野和全球化思维方式,有开放的心态和跨文化交流的素质。因此,高校思政教育者必须了解经济全球化的特征,了解时事政治,掌握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知识,运用互联网,进一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首先,在新时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局限于一国之内,而是着眼于全球范围。由于各种文化和思想相互碰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需要以经济全球化的眼光,以更广阔的视野来审视和调整自身。其次,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更加注重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在新时代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种文化相互交流、借鉴,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尊重新时代发展历程和欣赏不同文化的差异,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最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新时代人才。我国高校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了解不同文化,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以适应全球化时代的发展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经由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迎来的。这条独特道路的一个深刻内涵,就是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在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的进程中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即,经济全球化加强了中外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联系,增加了中外接触与交流的机会,这有利于推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发展。我们可以借鉴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丰富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经济全球化带动了各种科学知识的迅速传播和发展,有利于我们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的进步思想和先进文化,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其生活方式也更加文明、科学,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我国高校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管理办法,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与现代企业管理方法相结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代性、科学性。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我国高校借鉴和吸收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成功经验和有效方法,这必然会推动思想理论教育的方式、方法、手段更加现代化,推动思想理论教育的传媒载体、文化载体、管理载体、活动载体等加快发展,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与发展。
三、中国社会发展的新阶段
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判断。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给予新发展阶段明确定位,赋予其科学内涵。这就是,新发展阶段不是什么别的阶段,而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新的历史方位,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2]。
改革开放多年来,我国利用经济全球化提供的良好外部环境积极参与到世界经济贸易的竞争与合作中,通过积极融入全球经济的机会加速发展自己。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0%。我国已经形成全球最大最有潜力的市场,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社会保障体系,完成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任务,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这是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升级转段”的发展阶段,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和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中国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这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改革提供了强大动力。
首先,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比较优势,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证明了国家的路线方针的正确性,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中国的发展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坚定高校学生的理想与信念、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都会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其次,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坚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信心。我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能安心从事本职工作,排除不利因素的干扰,坚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信心。再次,我国的发展是全面的、全方位的发展,是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方面的改革和协调发展。中国实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建设法治国家等政策措施,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适应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性与说服力。最后,新发展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以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决定性成就,来雄辩证明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越性,并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注释
[1]郑必坚.人民要论:新时代中国和新一轮经济全球化[EB/OL].(2018-05-09)[2024-10-25].http://www.theory.people.com.cn/GB/nl/2018/0509/c40531—29973330.html.
[2]曲青山.深刻理解新发展阶段[J/OL].求是,2022,4(17):35—41[2022-09-01].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22—09/01/c_11289599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