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学点豆腐

林明远听着农户们的议论,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他低头看了看手中的汤勺,心里暗自得意。这些日子的辛苦没白费,至少在烹饪上,他已经赢得了大家的认可。

林明光端着茶水在人群中穿梭,生怕大家吃零食渴着。他脸上挂着憨厚的笑容,时不时和农户们寒暄几句。烟雾缭绕中,林明远和林明光手里的香烟一根接一根,仿佛在用尼古丁来缓解内心的紧张。

锅里的鸡蛋已经煮得差不多,林明远招呼孙家姐妹一起动手。三人配合默契,把蛋子夹起来,敲开蛋壳,再放进蛇汤里继续煮。

看着鸡蛋在汤里翻滚,林明远暗自点头。这火候掌握得刚刚好,再焖半个小时,味道就能完全渗透进去。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自信,仿佛已经预见到等会儿大家品尝时的惊喜表情。

香气越发浓郁,农户们的眼睛都直了。有人忍不住咽了咽口水,眼巴巴地盯着锅里的汤。

“林老师,这味道太勾人了!”一个农户忍不住感叹道。

“可不是,我都快忍不住了。”另一个农户附和着,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锅里。

林明远听着这些赞美,心里美滋滋的。他知道,自己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不过,他并没有表现得太过得意,只是微微一笑,继续专注地照看着锅里的汤。

半个小时后,林明远开始分发鸡蛋。农户们排着队,每人领到自己的份额,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

唐老师迫不及待地剥开一个,咬了一口,整个人愣在原地。他的表情从惊讶到陶醉,最后化作一脸满足。

“怎么样?”周围的人急切地问道,生怕错过了什么精彩的评价。

唐老师回过神来,脸上露出陶醉的表情,“太香了,比肉还好吃!汤的味道都渗到蛋里去了。这味道,绝了!”

此话一出,周围的人顿时沸腾。大家争先恐后地想要尝一口,场面一度有些混乱。

农户们吃着自己的鸡蛋,赞不绝口。有人吃得满嘴油光,有人小心翼翼地品尝,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丝美味。

“林老师这手艺,去镇上开馆子都够格了!”一个农户竖起大拇指,由衷地赞叹道。

“就是就是,这水平,人民饭店都得请他当大厨。”另一个农户附和着,眼中满是羡慕。

林明远笑而不语,心里却暖暖的。他知道,自己终于在这个陌生的环境中找到了立足之地。虽然下乡生活艰苦,但至少在这一刻,他感受到了被认可和欣赏的喜悦。

“林老师,我家柿子熟了,待会给你送些来。”一个农户突然说道,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

“小林啊,我那还有些粉条,一会儿给你送点。”另一个农户也不甘示弱,连忙表示要送东西。

农户和支教老师们拿着鸡蛋告辞,没多会儿又提着各自家的特产回来。林明远还没来得及推辞,东西就堆了一桌子。有新鲜的蔬菜,有自家腌制的咸菜,还有各种山货。这一幕让林明远心里暖暖的,他深深感受到了乡亲们的热情和善意。

“明远哥,豆腐磨好了!”孙巧玲的声音从屋里传来,打断了林明远的思绪。

林明远这才想起,还有豆腐要做。他匆匆向农户们道谢,然后快步走进屋里。

屋里,孙家姐妹和陆巧云已经把石磨清理干净。三个姑娘脸上都带着些许疲惫,但眼神中却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来了!”林明远应了一声,快步走到石磨旁。

他找来滤布和大盆,四个人一起动手滤豆渣。没有现成的架子,只能四人各自拉住滤布一角充当人肉支架。开始时还有些生疏,手忙脚乱的,但慢慢就找到了节奏。

孙巧玲在一旁调配豆浆,其他人摇晃着滤布。屋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虽然辛苦,但大家都乐在其中。

“明远哥,这样行吗?”孙巧云有些不确定地问道,生怕自己做错了什么。

林明远温和地笑了笑,“没问题,你们做得很好。记住,要均匀用力,不要太急。”

豆渣滤完,林明远把豆浆端到厨房煮。孙巧云和陆巧云跟在后面,对点豆腐充满好奇。她们从未见过这样的操作,眼中满是新奇。

“看好了,”林明远一边操作,一边耐心地讲解,“这温度差不多八十度,该加卤水了。”

他小心翼翼地往锅里滴入卤水,动作精准而优雅。两个姑娘认真地看着,生怕错过任何细节。

“卤水有毒,千万别多放,就这可怜巴巴的一丁点,慢慢来……”林明远的声音低沉而温和,充满了耐心。

卤水在林明远手中轻轻洒落,如同一场细雨。他的动作轻柔而准确,每一滴都恰到好处地落入锅中。

锅中的豆浆瞬间凝固,化作一块雪白的豆腐。林明远的眼中闪过一丝满意,这是他这段时间以来的心血。从最初的手忙脚乱,到现在的游刃有余,每一步都凝聚着他的心血。

“火候掌握得刚好。”林明远轻声说道,手指轻轻触碰豆腐的表面,柔滑的触感让他忍不住勾起嘴角。

孙巧云和陆巧云站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盯着锅中的豆腐。她们从未见过如此精妙的手艺,豆腐的表面光滑如玉,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这…这就成了?”孙巧云忍不住凑近了些,眼中满是惊讶,“看起来好简单。”

林明远摇了摇头,眼中带着几分笑意:“看着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卤水的用量要精准,火候更是关键。差一分太嫩,多一分太老,都不行。”

“我也想学。”孙巧云的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能教教我吗?”

“当然可以。”林明远笑着应下,心中暗喜。大姨子的厨艺若是再精进几分,自己的口福可就更有保障了。这段时间在乡下,他还真没怎么下过厨,一日三餐都有人照料,连洗衣服都有孙巧玲帮忙,日子过得比在城里还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