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住持永慧

石朗望着小和尚智博低垂眉眼、双手合十的恭敬模样,心底泛起丝丝疑云。

念及眼下有求于人,客随主便,既然要见,那就见见。

“劳烦带路。”

石朗与霍昭对视一眼,朝屋外一指,示意智博带路。

他跟着智博,穿过演武场。

绕过爬满青苔的回廊,阵阵凉意扑面而来。

眼前豁然出现一座幽静小院,青石砖铺就的地面泛着冷光。

十丈见方的院落空无一物,唯有墙角几株野草在风中轻轻摇曳,更显寂寥。

院中,永信与住持永慧二人分立两侧。

永慧神色淡然自若,枯瘦如柴的手指紧握着竹扫帚,正不紧不慢清扫地上的落叶。

反观永信,双眉紧蹙,脸上写满焦急,与石朗此前所见的从容模样判若两人,口中似在急切劝说,不时挥动双手,神情激动。

“住持,首座,石施主来了。”

智博踏入院中,恭恭敬敬行了个佛礼,而后垂首退下。

永慧见石朗到来,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欣喜,嘴角微微上扬,随即朝永信摆了摆手。

永信心有不甘,叹了口气,对石朗略施一礼,也匆匆离开院子。

石朗瞧着二人迥异的神态,满心疑惑,但毕竟是人家的私事,他也无意过问,此番前来不过为了答谢恩情。

“施主,那白施主伤势如何?”

永慧眯起眼睛,干瘦的面庞笑起来,褶皱层层堆叠,如干裂树皮。

“承蒙大师相助,白大人已然恢复,不日便可离开。”

石朗上前,躬身行礼,言辞恳切。

“哎,施主不必如此着急,在正德寺多住几日也无妨。”

永慧笑着摆手。

“永慧大师,白大人她……”

石朗将白玉柔的变化一五一十说了出来。

不过涉及家中修炼功法的隐秘之事,还是留了几分心眼,毕竟这些都是不能轻易外传的家事。

永慧捻着稀疏的胡须,嘴里低声嘟囔,眉头紧锁,似在思索着什么。

石朗也不催促,静静站在一旁,耐心等候。

片刻后,永慧缓缓开口:“这白施主,只怕是修炼了相性不合的武功,破了功罢,与接骨续筋膏无关。”

“相性不合?”

石朗十分疑惑,第一次听说武功还有相性相合的。

“哦?施主不知根骨相性之说?”

永慧眼睛微张。

石朗摇头。

“所谓根骨,一是指其本身的筋骨长短、粗细,二是指其身体对于气血的搬运能力。而武学相性则是和招式及气血相关的。”

永慧顿了顿,继续说道,“比如剑法讲究剑走龙蛇,灵动飘逸,不可大开大合,练剑之人根骨也不可虎背熊腰,不然动作笨拙,修炼起来事倍功半。”

他瞥了石朗一眼,见对方听得入神,便接着道:

“再比如女子本身根骨短小,筋长肉少,适合修炼剑法、枪法、齐眉棍法等灵活的武功。

而如我正德寺中的横练硬功,若是让女子修炼,且不说练起来是否方便,不管是身体恢复速度,还是力量增加,都远不如男子,这便是相性不合。”

石朗听到此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霍昭所说的白虎劲,想来定是与白玉柔相性不合的武功。

只不过这白虎劲更为霸道,不仅让人修炼事倍功半,还强行改变根骨,甚至影响性格,将白玉柔变成了高大健硕的模样。

“想必白施主的事,施主你自有定论了,不如,我们再聊聊施主你。”

永慧说罢,将手中的竹扫帚朝院子角落轻轻一甩,那扫帚竟如有灵性般,直直立在墙角,纹丝不动。

随后,他负手而立,笑眯眯盯着石朗。

“我?大师要聊什么?”石朗指了指自己,满是不解。

“施主身负铁板功、金蝉铁裆功、铁布衫、金刚铁索功、铁腿功五门横练硬功,皆是正德寺绝学,难道不知我要聊什么?”

永慧左右踱步,笑眯眯看着石朗。

“觉得我偷学武功,不高兴了?”

石朗心中一惊。

他赶忙拱手赔罪:“大师,这些武功乃是无意得之,并非在下有意偷学,还请恕罪。”

永慧摆手:“老衲并非问罪,这些功法流落在外,本就是让各家武者都能习练,况且这些都是皮毛,只是能强身健体罢了。”

“皮毛?强身健体?”

石朗心中满是疑惑,怪不得自己修炼的硬功,与永信相比差距甚远,就算和智刚同等境界,效果也大不相同。

“施主,随我来。”

永慧朝石朗招了招手,转身便朝外走去。石朗也不多言,默默地跟在后面。

永慧带着石朗来到演武场中,此时已是下午。

烈日当头,一众僧人赤裸上身相互抽打着身体,整个演武场上厉喝声此起彼伏。

领头高僧见到永慧,被其挥手赶走。

永慧带着石朗走到角落,静静看着一众人练武。

“施主,你觉得这些武僧横练硬功造诣如何?”

永慧指着一众武僧,淡淡问道。

石朗眯起眼睛看着,一帮武僧中,不说天赋如何,认真练功的都寥寥无几。

不少人两两搭档,熟铜棍打在身上发出响亮的声音,皮肤也泛起红印子。

以石朗的战斗经验来看,这明显就是在糊弄人,跟街头卖艺没什么两样,根本没使上劲。

不疼便伤不到皮肉,伤不到皮肉,硬功便无法精进。

石朗也不愿说难听话,斟酌片刻道:“大多尚可,有几人不错。”

永慧轻哼一声,面上闪过一丝怒意:“尚可?大多废物,有几人尚可还差不多。”

石朗没有接话。

“正德寺收徒,不论天赋,不收银钱,这是正德寺第一任住持在三百年前定下的规矩。但也正是这规矩,害了正德寺。”

永慧说着,神色落寞下来,轻轻叹息。

“寻常孩童,若是根骨尚可,家资尚可,多半受不了硬功习练之苦,大多去武馆修习气血武功。”

“若是根骨尚可,家资极差者,武馆也不会放过这等好苗子,自然会出钱资助培养。”

“而剩下的便是根骨极差,家资极差者,便想来投靠正德寺,出家为僧是假,混口饭吃是真。”

“这帮弟子,根骨差,心性坚韧者也少,如此这般下去,我正德寺的硬功绝学练成者,日渐式微,青黄不接。”

“唯独出了一个智刚,如此好苗子,还不愿守清规戒律,跑下山去了……”

永慧越说越伤感,眼中满是失落,连连叹息着,缓缓走出了演武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