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陈涛的监测仪第三次发出蜂鸣声时,改良沙棘的叶片背面已经爬满了暗红色的脉络。
这位总是把防护服袖口扎得一丝不苟的环境监测员,此刻用镊子夹着病变样本的手有些颤抖——全息投影里的菌丝结构正在突破植物细胞壁,极像地球白垩纪末期化石记录里的某种灭绝真菌。
“空气循环系统正常。”王雪第五次刷新数据面板,那些跳动的数字在她镜片上投下细小的光斑。
她没告诉任何人,自己偷偷对比了二十年前塔克拉玛干沙丘的数据,发现此刻基地内的温湿度波动曲线与当年那场吞噬整支科考队的沙暴前奏惊人地相似。
程悦把防护面罩抵在观察窗上呵出白雾,鼻尖几乎贴到了强化玻璃上。
病变区十二株沙棘的根系监测图在她视网膜投影屏上展开,那些本该笔直向下延伸的淡绿色线条,此刻正像中毒的蛇群一样扭曲盘结。
她没注意到医用胶带覆盖的掌心又开始发烫,直到金属操作台的缝隙里钻出几根银白色细丝——它们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裹住她的实验记录板。
“第七次病原体分离失败。”周梅的声音从消毒舱传来,药剂师的白大褂上还沾着淡金色营养液的结晶。
她刚处理完第三批病变样本,防护手套指尖的材质已经被未知菌丝腐蚀出蜂窝状的孔洞。
潘辰的军靴在实验室外留下带火星的划痕。
这位火星探险队长刚刚平息了3号气闸舱的异常气压波动,左肩断裂徽章的线头还在随着呼吸颤动。
他望着映在观察窗上程悦的侧脸,那上面跳动着全基地七成设备的实时数据流——其中三成正在报警。
“我们需要对病变区进行48小时隔离。”程悦突然转身,差点撞到潘辰手中的应急照明棒。
她手腕上缠绕的银色发丝突然绷直,在潘辰喉结前两厘米处形成危险的锐角。
潘辰后退半步,战术腰带上的激光指示器在墙面上划出颤抖的红线:“你已经三天没参加队务会议了。”
“十二株试验体关系着整个生态穹顶的氧气转化率。”程悦的医用胶带开始渗出淡绿色荧光,那些光斑沿着操作台电路板的缝隙流向主控电脑。
全息投影里的菌丝结构突然爆开无数枝桠,吓得端着咖啡路过的张峰失手摔碎了杯子。
在陶瓷碎片飞溅的瞬间,潘辰本能地伸手去拉程悦,却只抓住了半截飘落的实验数据纸。
纸张边缘的锯齿状裂痕让他想起二十年前母亲病危时撕碎的诊断书——当时15岁的他同样抓不住任何东西。
“你知道现在穹顶外的温度是多少吗?”潘辰的声音像被砂纸打磨过一样,“零下63摄氏度。如果生态循环系统崩溃……”
“如果这些沙棘全部死亡,三个月后我们连呼吸都要配额!”程悦突然提高的声调激活了实验室的紧急照明,在红蓝交错的警报光中,她掌心的绿光正在操作台上蚀刻出陌生的分子式。
就在这时,李华抱着样本箱冲了进来。
老地质学家的防护服上沾满了拟态土壤,那些六边形碎屑在他袖口拼成残缺的等高线图:“程博士!配电箱里的根系……”
众人转头看向主控台下方时,孙丽的生物培养箱突然传出玻璃炸裂的声音。
这位生物学家扑向警报器的动作,让面罩反光里的西伯利亚冻土图案碎成了光点。
她没注意到自己的发梢正在悄悄缠住病变样本的隔离罩,就像二十年前在母校实验室里第一次发现新菌种时,被风吹乱的长发勾住了显微镜。
当穹顶的模拟月光第三次亮起时,程悦终于发现潘辰作战服的左肩渗着血渍——断裂徽章的线头不知何时扎进了旧伤。
她张了张嘴,那些关于病原体RNA序列的分析数据突然堵在喉咙里,变成了操作台上自动生成的23组抑制剂配方。
“给我两小时。”程悦扯下医用胶带,掌心的绿光彻底吞噬了病变样本的投影,“然后我们谈谈关于……”
她的尾音被突然启动的消防喷淋系统淹没。
王雪尖叫着护住数据终端,那些从天花板坠落的水珠在半空凝结成二十年前塔克拉玛干的沙丘形状。
周梅的喷枪在这时突然恢复正常,在淡金色营养液形成的雾幕中,孙丽的面罩突然映出基因链重组的光谱图——和她博士论文里被导师否定的那个猜想一模一样。
孙丽的面罩突然发出“咔嗒”的解锁声。
她盯着基因链重组光谱图,防护手套在操作台上擦出刺耳的声响:“用逆转录酶!”这个被导师称为“异想天开”的检测方法,此刻在她视网膜投影屏上自动调出了当年的论文草稿。
实验室的空气循环系统突然发出嗡鸣。
王雪的数据终端接收到异常脉冲,她发现孙丽的面罩反光里竟投射出完整的RNA序列——和二十年前塔克拉玛干沙暴中失踪的科考队日志残片完全吻合。
“给我三分钟!”张峰的防护靴碾过陶瓷碎片,生态学家的白大褂扫过主控台时,二十三组抑制剂配方突然开始自动排列组合。
他注意到周梅喷枪里的营养液结晶正在形成六边形结构——和病变根系监测图上的等高线完全一致。
潘辰的战术腰带发出电量不足的警报。
他侧身避开程悦手腕上绷直的银丝,却撞倒了李华怀里的样本箱。
六边形碎屑在空中拼出残缺的火星地质图,老地质学家突然指着病变沙棘大喊:“它们根系缠绕的方向,和奥林匹斯山熔岩管走向相同!”
程悦掌心的绿光骤然熄灭。
她抓起孙丽面罩上投影的RNA序列,医用胶带覆盖的伤口突然渗出淡金色液体。
这些液体滴落在操作台上,竟自动勾勒出抑制剂的分子结构图。
“启动基因比对!”孙丽的声音带着颤音。
她的发梢还缠着隔离罩,却精准地点开了尘封五年的检测程序。
全息投影里的菌丝结构突然开始逆向生长,吓得正在收拾碎片的赵刚差点把陶瓷渣倒进配电箱。
倒计时响起时,程悦才发现潘辰的作战服左肩渗血处凝着银白色菌丝。
她想说什么,却被主控电脑的提示音打断——病原体类型确定为白垩纪-火星共生型突变体,与塔克拉玛干沙暴中发现的远古孢子有97%相似度。
“用钼酸盐缓冲液!”张峰突然拍响警报器。
生态学家的手指在全息屏上划出七道交错的红线,那是他去年在亚马逊雨林修复生态时独创的离子渗透疗法。
周梅的喷枪应声喷出淡紫色雾霭,这些混合着抑制剂原液的雾气,在接触到病变叶片的瞬间凝结成规则的十二面体结晶。
潘辰按住流血的左肩后退半步。
他看见程悦正将渗着淡金色液体的手掌按进操作台,那些液体顺着电路板纹路涌向培育舱。
当第七株沙棘的根系监测图恢复淡绿色时,林宇的地质锤突然砸响警报——未被感染的4号培育区土壤里,检测到了相同的菌丝休眠体。
“东南角三株开始恢复气孔呼吸!”王雪的声音带着哭腔。
她镜片上的数据流突然变得平缓,那些折磨她三天三夜的异常波动,此刻正化作二十年前导师教她的正弦曲线。
程悦转身时,医用胶带突然崩裂。
她没发现自己的发丝正悄悄缠住潘辰的战术腰带,就像那些恢复生机的沙棘根系重新扎进火星土壤。
潘辰喉结滚动着想说些什么,却被主控台突然弹出的二十三组新数据噎住了声音——其中三组抑制剂配方标注着危险的红色叹号。
当穹顶的模拟月光第四次亮起时,赵刚憨厚的笑声打破了寂静。
这位机械维修师捧着恢复正常的监测仪,防护服上还沾着孙丽培养箱里溅出的蓝色培养液:“程博士,配电箱的根须开始收缩了!”
潘辰的军靴在地面蹭出火星。
他望着程悦苍白的手指在操作台上敲出残影,那些关于氧气转化率的红色警报正在逐个熄灭。
当最后一株沙棘的菌丝结构停止扩散时,程悦突然踉跄着撞进他怀里——医用胶带下的伤口正渗出带着荧光的淡金色汗珠。
“明天……”程悦的呼吸喷在潘辰断裂的徽章上,“我们需要重新校准生态穹顶的……”
她的声音被突如其来的震动打断。
林宇的地质锤突然指向4号培育区,那些刚刚恢复生机的沙棘叶片背面,隐约浮现出暗紫色的网状脉络。
潘辰的作战服内衬传来熟悉的刺痛——二十年前母亲病床边的监护仪,也曾发出这种频率的警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