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命运的岔路口

这个时候,屋外传来“咯吱咯吱”的踩雪声。

陈志飞撩开窗帘,看见崔玉杰正往公社方向狂奔,呢子大衣后摆上沾满了泥雪。

远处,赵常山赵书记带着两个民兵跟在他的身后,估计也只有赵书记能找到这个不着调的“父亲”和“丈夫”了。

“我去去就回。”陈志飞抓起棉帽子,临出门前又折返,从兜里掏出那张被酒浸湿的录取通知书,轻轻放在婴儿襁褓旁。

公社大院里乱成一锅粥,原来也不知道是谁走漏了风声,说是昨天晚上王翠英早产的时候,崔玉杰还在跟别村的女人偷情。

本就义愤填膺的社员们直接把崔玉杰按在磨盘上,赵常山举着铁皮喇叭喊道:“破坏家庭!欺骗组织!必须严肃处理!“

“都让让!”

陈志飞挤进人群时,刘国庆突然扛着锄头冲进来,身后跟着十来个知青。

人群像潮水般分开,露出缩在墙角的崔玉杰。这个新科大学生此刻狼狈不堪,金丝眼镜碎了一片,正哆嗦着往磨盘底下钻。

“刘哥!别打!”陈志飞拦住抡起锄头的刘国庆,“为这种人吃官司不值当!”

刘国庆也没真想打崔玉杰,就是想要教训他一下,而且又赵常山在场,也出不了什么大事。

所以陈志飞也就没多管,而知道暮色四合时,陈志飞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卫生所。

走廊长椅上蜷着个黑影,走近才认出是宋威海——他怀里抱着那个襁褓,正笨拙地喂米汤。

“这……孩子活了?”

陈志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婴儿的小嘴嘬着棉絮蘸的米汤,发出微弱的吞咽声。

戴春玲从药房探出头,眼睛肿得像桃子,看样子也是在这儿守了一夜:“还真是奇了怪了,本来这孩子都要没气了,反倒是在老宋手里捡了一条命。”

宋威海突然抬头,胡子拉碴的脸上泛着油光,他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张车票:“飞哥,我想好了,明天下午的火车。“

月光透过冰花窗棂照进来,陈志飞这才注意到墙角堆着两个鼓鼓囊囊的旅行包,明显是早就准备好的。

“王翠英她……”

“刚睡着……”宋威海用下巴指了指里屋,他顿了顿,声音突然哽咽,“我想带着翠英一起走!崔玉杰那王八蛋,根本配不上翠英!”

“行啊,早走早安生!你都想好了?”

“想好了!”

陈志飞摸出兜里皱巴巴的信封,里面有整整五十元。

“飞哥你这是干什么!”

“拿着,不是给你的,是给孩子和王翠英同志的!”

宋威海默不作声,不过未来艰难,他最终还是接受了陈志飞的好意。

第二天下午三点,和平乡火车站被雪埋得只剩个尖顶。

陈志飞踩着没膝的积雪送行,王翠英裹着蓝布棉被,怀里抱着熟睡的婴儿。

“回去吧,都别送了!”宋威海紧了紧背上的行李带,陈志飞喉咙发紧。

宋威海这么一走,陈志飞在和平乡,就再也没有过命的兄弟了。

火车开动时,宋威海半个身子探出车窗大喊:“飞哥!你要和秀兰妹子好好的,将来也生一个大胖小子!”

陈志飞只能看见宋威海的笑脸,至于他说的是什么,都被风雪撕得粉碎……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中心小学的破钟就响了起来。

陈志飞刚走进校门,迎面撞上慌慌张张的戴春玲:“陈主任,县里面来人了!”

“来人?是为了咱们学校烧煤预算的事儿?”

戴春玲欲言又止:“也算是吧,你过去就知道了……”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校长李松林佝偻着背坐在角落,对面是三个县教育局的干部。

桌上摊着份文件,鲜红的公章像摊血迹。

“经过县教育局的领导们研究决定……”为首的干部扶了扶眼镜,“和平乡中心小学与公社中学合并!”

陈志飞脑子嗡的一声,他看见李松林的手在膝盖上发抖,磨破的裤管露出里面发黄的秋裤。

“领导!”陈志飞突然站起来,“我们刚收到批煤,孩子们可以过冬啊!”

“煤?”干部冷笑一声,“知道全县多少学校在烧豆秸吗?怎么就你们学校富裕是吗?”

他敲了敲文件,“给你们三天时间整理档案,马上合并!”

散会后,李松林蹲在台阶上一根接一根地抽烟。

陈志飞刚想上前,王金香突然举着个铁皮盒子狂奔而来,辫子都跑散了:“找到了!找到了!”

“慌慌张张的,找到什么找到了!”

王金香气喘吁吁地解释:“我爹当年在煤矿设计的......用煤矸石就能烧!后山废矿场堆得跟山似的!“

李松林的烟头掉在地上,陈志飞抓起图纸就往公社跑……

三天后的清晨,整个和平乡都被“咚咚“的凿冰声惊醒。

陈志飞领着高年级的男生在后山废矿场刨煤矸石,女老师们则带着姑娘们用黄泥砌炉子。

“陈主任,这玩意能成吗?”戴春玲担忧地看着图纸上那个像火箭似的怪炉子。

陈志飞刚要说话,远处突然传来拖拉机突突声。

公社书记带着一帮人冲上山坡,最前头的赵常山举着铁皮喇叭直嚷嚷:“你们这种行为是在破坏矿山!都给我住手!”

“书记!”陈志飞抓起块煤矸石,“您先别激动,您闻闻这是什么!”

公社书记狐疑地凑近,突然被王金香拽到炉子前。只见她划着火柴往炉膛里一扔,“轰”地一声,蓝汪汪的火苗蹿起老高。

“这……”书记赵常山的胡子被燎焦了一撮,“真是煤矸石烧的?”

“当然!这还能差了!这样一来,别说咱们中心小学,就是咱们公社冬天取暖的问题都能解决了。”

有句话叫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来的路上,赵常山并不相信陈志飞能搞出什么名堂来,可当他看见这熊熊火焰,也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本来这座废弃的矿山在这里也是堆着毫无用处,陈志飞还算是废物利用上了。

所以赵常山思前想后,最终也没有阻止陈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