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

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壹 《村居》创作背景

高鼎是我国清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乱的鸦片战争时期。在那个时候,许多文人志士同样怀有一腔救国热忱,高鼎也不例外。但是他在晚年时,遭受了许多困难和诋毁,其中议和派的排斥和打击使他彻底郁郁不得志,只好像过往的诗人一样,隐居于上饶农村。在这远离战火的地方,诗人的内心得到了非常大的疗愈。初春二月,诗人跟随人群踏春,一路上花草生长,鸟儿歌唱,孩童玩耍。受到田园生活感染的高鼎心生喜悦,于是作诗《村居》。

贰 译文

农历二月到了,村子地上的青草都渐渐长出来了,黄莺也在飞来飞去,杨柳垂下长长的枝条随微风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水草间蒸发出烟雾般的水汽,使得杨柳也陶醉了。村里的孩子放学后早早地归来,赶忙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叁 简笔画古诗

肆 快速记忆

关键词串联法:草长、拂堤、儿童、忙。想象草很长拂到了堤岸,儿童在上面很忙,趁着东风放纸鸢。

伍 赏析

《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所作的一首诗。全诗以写景、写人分为两层。前面两句为第一层,重点写景。青草、黄莺、杨柳、春烟,诗人把这几个大自然的景色交融在一起,描绘了初春农村特有的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在这意味着新生的春天,一切都变得有希望。第三四句重点写人,并且是充满活力和童趣的孩子,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放学后急急忙忙趁着东风放飞风筝,生动有趣。全诗描绘出一幅充满希望、洋溢着欢乐的春日图景,抒发了诗人喜爱春天、轻松闲适的心情。

陆 作者介绍

高鼎(1828—1880年),清代后期诗人,汉族,字象一、拙吾,祖籍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关于高鼎的生平事迹、突出贡献及作品鲜有记录,传世的则更是少之又少,《村居》为其代表作。著有《拙吾诗稿》。

柒 思维导图整理一图把握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