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拿到“乱收费”材料之后

这费那费 笔笔都向庄户人征收

乱收费已成为我区农民沉重负担

赵彬

对于年平均收入只有500元的宁夏农民来说,日益增多的费用开支,使他们经济负担加重,实际生活水平无法提高。目前,如何减轻农民负担,已成为政府工作的主要话题。

在我区山川农村,普遍存在着向农民乱收费的问题。各类机构和一些名曰为农服务的组织在为农民提供了有限的且不包质量的服务之后,便纷纷伸手向农民收取各种费用。据调查,全区农村普遍存在的收费项目就有49种,这其中有扬场脱粒费、机翻机播费、统一植保费、淌水水管费、看场看粮费等。当然,这4项还未包括个别地市县临时性的收费项目。更严重的问题还在于,很多地方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价格全靠干部说了算。这种做法使农民苦不堪言。去年,青铜峡全市农民人均负担115.7元,占上年人均收入的16.6%,大大超过了国务院关于农民负担费用不得超过上年收入5%的规定。

据自治区政府部门统计:1990年我区农民负担总量为10480.82万元,其中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向农民征收的各类费用及罚款就有3636.85万元。一方面,农民要应付五花八门的收费和逐年增大的各项统筹、提留、承包款;另一方面,生资、生活用品的涨价和农副产品价格的偏低又造成农民背着过重的负担,生活水平下降。

在盐池的一些乡、镇,由于一吨水费3角钱,一度电5角钱,吓得农民宁愿继续吃窖水、点油灯,不敢问津现代化的生活。

若问“羊毛和棉花究竟哪个值钱?”人们会毫不犹豫地说:“当然羊毛值钱。”实际并非如此。当盐池农民把自产的羊毛卖给国家,再用卖羊毛的钱买棉花时,3斤羊毛的钱才能买回1斤棉花。自治区农调队队长说:“物价上涨和农副产品比价不合理,是造成农民实际生活水平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了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自治区政府于去年年底制定出《农民负担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农民除依法向国家缴纳税金外,只负担3项收费,即村(社)集体提留、乡(镇)统筹费、劳务(义务工每人每年5~7个、劳动积累工不超过20个)。集体提留和乡统筹费不应超过农民上年人均纯收入的5%。除此,对于其他各种名目的收费和要求农民无偿提供任何物力及劳务的,均属非法行为,农民有权拒绝。

法规出台了,农民在欢欣之余又忧心忡忡:保护农民利益还得靠各级政府,可是好经被歪嘴和尚念坏的教训实在太多了!

(刊发于1992年1月24日《宁夏青年报》,获第三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三等奖,编辑韦军)

拿到“乱收费”材料之后

韦军

赵彬连续两次获得中国新闻奖,是宁夏新闻界的传奇人物。她离开宁夏多年了,如今了解她的人不多。

她是宁夏青年报社初创期进报社的,和我同在一个办公室,就坐在我对面。

说起《宁夏青年报》,如今了解的人也不多。

《宁夏青年报》1984年试刊,1985年公开出版发行,后改名为《青年生活导报》。2003年整体划归宁报集团,改名为《现代生活报》。如今,《现代生活报》已停刊多年。

赵彬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家庭环境的影响让她从小养成了爱打抱不平的性格。这种性格被她带到了新闻工作中,为弱者鼓与呼,为无助者鸣不平,成为她的一个显著特点。《乱收费已成为我区农民沉重负担》,就是这种性格使然的结果。

1992年,宁夏农村工作会议召开。《宁夏青年报》因是共青团系统的行业报,没有派记者采访这次会议。会后,赵彬与参加会议的宁夏科技报社的一位朋友聊天时,得知与会者较多地触及农村乱收费问题,她的心立马冲动起来。

关注这类问题,并不属于青年报的“主业”,但赵彬就偏好这类“副业”。她让朋友找来了这次会议的简报,仔细研究,了解到不少“面”上的情况,譬如:“据自治区政府部门统计:1990年我区农民负担总量为10480.82万元,其中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向农民征收的各类费用及罚款就有3636.85万元。”利用简报等材料,写篇问题报道是不成问题的,但如果真这样做,那赵彬就不是赵彬了。

她选择了用基层的实事来说话,一下子扎到盐池县等地的农村,进行深入采访。

“在盐池的一些乡、镇,由于一吨水费3角钱,一度电5角钱,吓得农民宁愿继续吃窖水、点油灯,不敢问津现代化的生活。”——这样有说服力的例子,只有在基层才能挖到。

“若问‘羊毛和棉花究竟哪个值钱?’人们会毫不犹豫地说:‘当然羊毛值钱。’实际并非如此。当盐池农民把自产的羊毛卖给国家,再用卖羊毛的钱买棉花时,3斤羊毛的钱才能买回1斤棉花。”——这样令人吃惊的事实,当然也只有在基层才能淘到。

很快她便写出了《乱收费已成为我区农民沉重负担》。这篇反映农村广大农民群众呼声的稿件,态度鲜明,用语精确,点面结合,有根有据,彰显了新闻媒体的责任和党性原则,获得第三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三等奖。

这篇稿件首先体现了赵彬的眼力,即新闻的敏锐性。农村乱收费这类“谈资”司空见惯,通常是说说而已、听听而已,她却走心了,整出了不小的“动静”。

其次体现了她的脚力。到基层去找鲜活的例证,而不是在办公室坐而论道,这是看似很笨其实很聪明的新闻方法论。

那个时候没有电脑,写稿不同于现在的码字。赵彬有个习惯,写初稿时先不在稿纸正面的格子里写,而是写在稿纸的背面,这样字可以写得密一些、多一些、稍稍凌乱一些。

《宁夏青年报》创刊之初,采编部门全是年轻人,对彼此采写的每一篇新闻稿件,都无拘无束、毫无保留地进行交流与探讨。《乱收费已成为我区农民沉重负担》初稿写出来后,作为责任编辑,我先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随后编辑部的其他同志也提出一些建议。赵彬充分吸收大家的意见建议,稿子修改后才抄写在稿纸正面的格子里,然后再交编辑部的同志讨论。等大家都觉得稿子没有什么问题了,她认认真真、一字一句地把修改好的稿子誊写在新换稿纸的正面,交给总编辑审签。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对新闻事业的执着与热爱,有了这种毫无保留、和谐交流与探讨的工作氛围,有了认真推敲、一丝不苟、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才有了《乱收费已成为我区农民沉重负担》在中国新闻奖上一炮打响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