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东方:从古希腊到1800年的西方中国报告(上卷)在线阅读
会员

望东方:从古希腊到1800年的西方中国报告(上卷)

武斌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历史史学理论22.1万字

更新时间:2025-03-28 19:27:46 最新章节:注释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叙述了古代西方人对中国与中国文化的了解和初步知识。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西方人仅凭传来的中国丝绸和片段的传说,对遥远的中国有一点模糊的印象。在13-14世纪,蒙古帝国实现了东西方的大交通,马可·波罗等旅行家向西方人报告了他们在中国的亲历和印象。16世纪以后开始的大航海和蓬勃发展的中欧贸易,使中国最终进入到欧洲人的视野,成为他们努力探索的知识领域。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3-01-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武斌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收录魏晋南北朝史方面的论著十余篇,论题集中于门阀政治的缘起、发展、特征以及魏晋南北朝时代在政治制度上的独特现象,外编收录书评两篇及祝先生的学术自述。
    祝总斌历史26.1万字
  • 会员
    本书主要研究有唐一代的军礼内容及其实施情况,无论是被载入《大唐开元礼》等礼典的军礼还是未被著录的其他军礼,均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理清其礼制内容与实际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并对其特点与意义进行深层次的解读与阐释。虽然本书的讨论重点是唐代的军礼,但在叙述的过程中不仅仅囿于唐代,而是前后延伸,以求将其置于整个中古时代的军礼演变与发展的脉络之中,充分显示其继承演变的具体细节与历史地位,并对于唐代军礼与军
    陈飞飞历史21.4万字
  • 会员
    本书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项目和湖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资助项目。中国近代史研究在中国历史研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近些年,中国近代史研究更是方兴未艾,蓬勃向上。随着近代史研究的深入和研究范式的转换,区域史特别是区域社会史、文化史研究更受到学界的重视,有关江南地域史的研究更是其中翘楚。本书共分上下两编,上编为古代史,下编为近代史。就研究者立身之所在,聚焦江南,但不惟江南,发散问题,上下求
    李学功主编历史19.3万字
  • 会员
    中国历史书写深受海洋史观影响,导致中国历史叙述“权重”发生偏移,以19世纪中叶以来通商开埠为基础的东西关系“冲击—回应”理论大行其道,直到拉铁摩尔中国“亚洲内陆边疆”研究恢复以南北关系为中心的“大陆史观”之后,“过渡地带”作为中国历史的中心才受到重视。本书以中国西北为例,以地缘与空间视角下的农耕、游牧与绿洲互动为切入点,在“长时段”的眼光下,“西北”不仅没有“停滞”,而且在“区域”空间尺度上发生了
    黄达远历史12.3万字
  • 会员
    本书以史料派、史观派的分野作为内在线索,将百年中国史学分为1900-1929年、1929-1989年、1989-2000年三个时期,从“问题”出发,以“新史学”与“新汉学”的百年轮回为主线,主要立足于这一时段各派史家对史学内涵的不同理解,以及由此造成的理念、方法、门径上的分歧,进而就这种差异对史学建设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加以分析,勾勒出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的基本轮廓。
    王学典 陈峰历史23.7万字
  • 会员
    本书为程妮娜教授的论文集,择取作者40余年学术生涯中具有代表性的20篇论文,内容涉及中国古代王朝治边思想、东亚封贡体制、东北民族史、辽金政治史、《金史》编纂等诸多领域,展示了作者在辽金史、东北史、边疆史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贡献。
    程妮娜历史32.4万字
  • 会员
    本书叙述了古代西方人对中国与中国文化的了解和初步知识。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西方人仅凭传来的中国丝绸和片段的传说,对遥远的中国有一点模糊的印象。在13-14世纪,蒙古帝国实现了东西方的大交通,马可·波罗等旅行家向西方人报告了他们在中国的亲历和印象。16世纪以后开始的大航海和蓬勃发展的中欧贸易,使中国最终进入到欧洲人的视野,成为他们努力探索的知识领域。
    武斌历史22.1万字
  • 会员
    本书论题涉及“唐宋社会变革”假说的反思与区域视域下的“历史中国”、宋朝的乡村精英与社会控制、官治与民治视域下宋朝村民的日常生活、男性书写取向的宋朝女性对儒家纲常理念的墨守与突破、区域史取径下的宋朝东南“地方社会”、乡胥在赋役征派过程中的表现等,所收书评类文字,是作者近年“精读一部书”计划下教导模式的一项探索。本书在整体史观下思考“历史中国”视域下的“区域”与“中国”,瞩目问题意识、视野、文献、架构
    刁培俊历史55.9万字
  • 会员
    《唐将书帖》是万历援朝战争期间,一批明朝东征将士写给朝鲜宣祖时期(1568—1608)著名相臣柳成龙的书信。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从释读《唐将书帖》出发,考证相关作者及关联人物、事件等线索;中篇根据《唐将书帖》提供的线索探讨明朝的战略:从和谈、练兵、粮饷及善后三个角度切入;下篇立足吴惟忠、骆尚志、张应种、吴宗道等具体人物,考察南兵北将及其变迁的轨迹,以期大致勾勒这场战争的轮廓并呈现明清时代多视角
    杨海英历史44.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