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某年某月某日,在西北大沙漠的某个小小旅店,有一旅行团在此游玩,其中一女子和一男子是对情侣,当二人在旅馆后面的小树林里面散步之时正是傍晚日落天辉。
走着走着,累了,蹲下来捡拾地下的五色宝石,对此甚是欢喜,当二人正准备要向下面刨的时候,突然,女子大叫一声,伸出来手,之间中指指尖被扎破,流出红艳鲜血,大惊。
男子赶忙小心翼翼平开一层层的沙子,一点点,从生锈的尖端,到三棱侧锥到最后的柄,映入眼帘的是一长箭的箭头。轻轻吹掉上面的沙子,只见侧锥上面有靓丽的鎏金字迹——宇文觉!
二人原是考古队员,趁着假期在此处游玩散心,可见到的此幕令二人不得不小心谨慎,因为极有可能是一处古代遗迹!
二人赶忙呼叫总台,考古队大队人马从遥远的县城立即赶来,五辆越野车和十五人的队伍浩浩荡荡,掀起一路的黄沙,工具应有尽有。
所有都是大队长郑蓝亲自操刀指挥的,上面对此也非常重视,因为好久好久都没有出土重大遗迹了,香开盲盒一样。考古人以“连中三元”为目标,都想要名垂青史,最好能上历史课本。
这一次的情况更为特殊,是在西北。当从电话里面第一次听到“箭镞”时,郑蓝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儿处,毫不犹豫想到了“战场”两个字。
再有,郑蓝在关于西北地区历史的书上面曾经看到过一场古代的种族战役,书上面只是一带而过,并无详细介绍,可是当郑蓝查阅大量资料后并没有找到关于此场战役的介绍,这令郑蓝更加好奇。
在郑蓝工作的这四十多个年头里面,他在西北地区考古的次数屈指可数,虽小有成就,但是那场藏在心头的战役一直围绕着周围的气氛,无法从中脱离,只有弄个明白才能在最后的日子里没有遗憾。
一开始大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遗迹的厉害程度,以为只是小小的一片地方,可能就只是一处古代的兵器制造厂,可是郑蓝一直坚定着自己的观点——就是战场遗迹!
随着挖掘的一步步推进,旅馆后面的小片树林消失不见了,只留下坑坑洼洼、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坑位。
在这么小小的一片树林面积上,竟然挖出来了千余件兵器,其中,有刀戟,有弓箭,有铠甲,有尸骨(战士和战马),有木炭(战车经年久远被化成木炭)……
郑蓝和大多数专家认为此片小小的树林肯定只是这场战争遗迹的一小部分,还有大面积尚未被发掘,因此郑蓝前头提议将方圆一公里的沙质土地全部进行挖掘勘探,首当其冲的就是拆掉旅馆,将其夷为平地,还好附近的人烟稀少,这样一来就能很快划出来考古区域以便后面工作的展开。
可是,虽说住户寥寥无几,但是在两巴掌就能数过来的人头里面却有两位素不相识但观点想法故事(关于这场战役的传闻故事)惊人的相似,在二人同时同步同地的叙述中都出现了同一个人——宇文觉!隐隐约约应该还藏着另外一个人,不过现在还不能完全确定其人姓甚名谁,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此人乃宇文觉的夫人!
郑蓝独自估算了一下,一期工程挖掘小树林耗费了整整半年的时间,那么现在申请了这么大的面积,要挖到猴年马月呀?掐指一估算,大概要十年的时间。回过头来一想自己年已五十五,两鬓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早已斑白,但是离退休的日子越来越近,可是这心愿还尚未实现,或许可以申请延迟退休,或许可以交到下一代人的手里……现在唯一要想的就是遗迹挖掘的事情。
讲故事的两个人自称是宇文觉的后代,只不过是从小就没住在一起,两家离得远,没有任何交集,是这次的考古和叙事将二人联系在了一起,如何证明呢?两人家里都有一把二十三弦的古筝,样式大小竟一样,似乎就是同一个模子里面出来的。
在挖掘二期工程开启之前这种种都不能够证明什么,因为很有可能就只是巧合。
提交申请书十天后,郑蓝得到了答复,上级同意了方案。
下面的搬家和拆迁工作进行的很顺利,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郑蓝看见当地的那几位原著居民在背井离乡前往附近城市里面拆迁房前,都在家门口用白色的布包了几抔黄沙,或揣在兜里,或锁在盒子里面,都忙忙碌碌操劳着。在他们心中的感受既是欣喜的同时又是难过的。
高兴是因为有这么一个大好的机会去往有各种好吃各种好玩各种好穿的县城,还有免费的住房,以后在县城里面找一份工作,然后就安了家,有优越的教育医疗条件,能够远离脾气不稳定的黄沙,可是,伤心就伤心在思乡情结,这是难以避免的,但那会随时间愈走愈远,知道看不见踪迹,完完全全成为“城里人”,抛却红腮和黑脸,以及土里土气,来一场精神气质的脱胎换骨。
当考古二期工程开启的那一天正午,考古队所有成员都吃过了饭,正当各就各位时,天降异象——先是一条条七色彩虹桥横跨可视范围内的沙漠,紧接着就是一场铺天盖地的倾盆大雨。
一队人马见此情景都甚是诧异,心里面隐隐发冷,因为这是他们考古生涯中的第一次。随队的电视台记者姚姚想要用摄影机将此拍摄下来,可是此地的磁场突然异常,摄像机也就无法正常工作,画面黑白一团糟,见此,姚姚只能快速手绘了(这是下策,虽说她画技高超,但是没有直接拍摄来的更加快更加直接),从开始到最后的结束,此异象共进行了半小时有余。
异象进行至滂沱大雨时,停顿了五六分钟,表现出万里天晴,光阳满天。正当一队人马准备再次行动时,眨眼间天翻地覆,晴天秒变黑天。让人大惊。
紧接着就是绵绵细雨,直到第三十分钟的时候,一切恢复了正常。
郑蓝抹了额头上的珍珠大的汗珠,喘着长短不一的气息,慢慢的拿起来对讲机喊话二期工程继续。
姚姚没有想到她竟然突破了自己速写的极限,在短短三十分钟内绘了二十三张图,速写的时候太过专注而没有认真观察欣赏自己的画作,直到异象结束,看了几眼,拼拼描描点点缀缀删删减减,竟然拼成了一幅图!
当挖掘工作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发现了一把古代古筝,巧了,是二十三弦。
在当时的总负责人郑蓝的回忆录里面,结尾有这么一句话——宇文觉,何时代人不详,牺牲时年二十三,官家出身,文武双全,善古筝,尤弦二十又三,一生中,前在首都,后被派于西北边塞护弪疆,官至大将军,度过政权更迭,阴差阳错得妻孙氏孙露水,可惜天妒英才,早逝,且二人西归于同日,故事传说,自有人传述,真真假假难辨,不妨信其为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