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摘要
1931年
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制造“柳条湖事件”,“九·一八事变”爆发,抗日战争正式开始。
1936年
12月1日,毛泽东、朱德致书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化敌为友,共同抗日”。
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张学良、杨虎城扣留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实行抗日。
12月24日,蒋介石被迫接受抗日条件。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成为由国内革命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1937年
7月,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卢沟桥事变后,平津相继沦陷。
8月15日,南昌遭遇日军空袭,由此拉开了日本军机轰炸南昌的序幕。此后南昌中心城区多次遭遇日军空袭,市区人口从30多万锐减至8万。
8月28日,北大、清华、南开三校接到教育部公函,要求三校南迁,在长沙合组临时大学,由三校原校长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任常务委员,主持校务。
11月1日,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开始上课。
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本侵略者在南京城展开了长达40多天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至少30万普通市民和中国士兵遇难。
1938年
1月,日军进攻山东。
1月19日,长沙临时大学商承教育当局,决定迁往昆明。
1月27日,常委会决议:本校迁移昆明时规定学生步行沿途作调查、采集等工作,且借以多习各地风土民情,务使迁移之举本身即是教育。惟女生及体弱经医生证明不能步行者得乘车舟。步行时概适用于行军组织。步行学生到昆明后,所缴报告成绩特佳者,学校予以奖励。
3月14日,台儿庄战役。
4月2日,教育部电令,国防最高会议通过: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5月2日,本学年度第二学期开学。
5月4日,在昆明的西南联大理工学院学生开始上课,分理、工、文、法、师范五学院,共26个系,两个专修科,1个先修班;学生总数3000人。
5月13日,厦门沦陷。
5月20日,中国空军向日本空投传单。
6月7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刊》第一期出版。
6月12日,安庆沦陷,武汉会战开始。
7月29日,常委会决议:联大下学年添设航空工程学系。
8月4日,常委会决议:联大自下学期起增设师范学院。
8月,本年联大毕业生328名。
9月,本年联大招收本科生1353名,专科生50名。
10月21日,广州沦陷。
10月27日,武汉沦陷。
10月31日,南昌遭遇日军18架重型轰炸机的地毯式轰炸。日机在中山路、胜利路、肖家巷等地密集投弹300余枚,炸死市民206人,伤183人,房屋损毁532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