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我们回到吉西县之后,按照周女士和她婆婆提供的地址,顺利找到了那一处民房。当年老李租住的地方早已换了其他租户,我们通过如今的租户,联系到了房东老姜。跟房东老姜见面后,他很是热情地为我们提供了线索。
老姜给我们介绍了一些情况。他的这处房子是八年前开始对外出租的,老李一家是六年多以前搬来的,也就是1992年的秋天,搬来的时候就是一家四口,老李、妻子、儿子和孙子。老姜比较谨慎,不会把房子租给来历不明的租客,他是和老李一家见了两次面之后才决定将房子租给他们的。
据老姜回忆,老李本名李明德,四十多岁,个头不高,肤色较黑,说话通情达理,性格也比较和善。老李的妻子姓郭,老李称呼她为老郭,好像叫郭某月,至于具体名字,老姜已经记不清了。老李的儿子叫李海滨,二十多岁,个子比老李高,体形很瘦。老姜只是见过对方两次,他不爱说话,见了面也不和人打招呼。当时,老李还替他解释,说是儿子比较内向。不过,老李的孙子李江江非常可爱,每次老姜过来,孩子都会围着老姜转悠。
老姜的描述和周女士婆婆所说的基本一致。
当我问及老李一家的搬走时间,以及他们搬走前后是否有什么异常时,老姜思忖片刻,答道:“他们一家是1993年的夏天搬走的,应该是7月底。”
我反问道:“1993年的7月底,您记得这么清楚?”
老姜解释道:“因为,那一年的夏天下了一场大暴雨,老李就是在大暴雨之后和我说,他们要搬走了。”
伴随着老姜的回忆,我仿佛回到了老李一家搬离前的那一天。
“当时,老李联系我,说是想要退租,我问他怎么突然退租了,他说在外面生活了这么多年,想回老家了,本来计划年底回去,谁知道儿子辞职了,他们就想提前回去了。”
老队长追问道:“当时,你们在哪里见的面?”
老姜答道:“就在我租给老李的房子里。”
老队长又问:“当时,你是见到了老李一家,还是只见到了老李一个人?”
老姜答道:“哦,我只见到了老李一个人。当时,我还问他妻子和孙子呢,他说儿子带他们先回老家了,他留在最后,收拾一下东西,把房子退了再回去。”
他们是分开的?从这个角度分析,如果废弃看台下的三具尸骨就是老李的妻子、儿子和孙子,不管老李是不是凶手,都可以解释为什么警方没有在同一位置发现他的尸骨了。
当然了,这仅仅是我们将老李的妻子、儿子和孙子假定为受害者之后的推测。不管受害者是否是老李的家人,不管老李是凶手还是同为受害者,我们都没有任何确实的证据,眼下最重要的仍旧是确定老李一家的生存状态。
他们究竟是惨遭杀害还是安然离开了吉西县呢?
除此之外,老姜并没有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但是在他的帮助下,我们走访了周围的邻居。那些邻居都表示对老李一家有印象,尤其是老李,热情憨厚,乐于助人,又疼爱妻儿。
关于老李一家的去向,邻居们表示不清楚,只说他回老家了,至于他的老家在哪里,就没人知道了。倒是有邻居表示,曾经多次看到老李去街口的小饭店吃饭,似乎和小饭店的老板很熟,让我们去那里问一问。
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我们找到了邻居口中的那家小饭店。
我们询问后得知,小饭店已于两年前易主,之前老板的妻子生了重病,他带着妻子四处求医,就将小饭店盘了出去。
在小饭店现任老板的帮助下,我们辗转联系到了之前的老板。此时,他的妻子已经因病去世。
老队长对此表示了慰问,也说明了来意。
没想到这个老板对老李竟然真的有印象,他说:“哦,他算是店里的常客了,隔上三五天,就会过来一次,每次过来都是炒两个菜,有时候店里客人少了,还会让我陪他喝两杯。”
我打开笔记本,适时问道:“你感觉他这个人怎么样?”
老板想了想,说:“人挺不错的,说话和善,也很大方,他就住在附近,不工作,每天就是在家里照看妻子和孙子。”
我继续问:“你们聊天的时候,他有没有和你提过他的老家在什么地方?”
老板摇头道:“没有说过。”
我看向了老队长,蓦然有些失落。
老板想了想,又说:“哦,对了,有一次,他来店里吃饭,闲聊的时候,我提到了最近的大雨,他说有一次老家连年大旱,幸好镇上有两个水塔,否则村里的人都吃不上水了。当时,我多问了一句,他说那两个水塔在他们当地很有名,叫南北塔。”
南北塔?我在本子上轻轻写下了这三个字。
这时候,老板突然说:“虽然不知道他的老家在什么地方,但我知道他来吉西县之前住在哪里。”
邱楚义连忙追问道:“在哪里?”
老板答道:“清河市的龙岗县。”
我反问道:“你怎么记得这么清楚?”
老板解释道:“有一次,他过来吃饭,我说下个礼拜要关门两天,他问我去哪里,我说侄女结婚,我要去送亲,他还问我侄女嫁到了哪里,我说清河市的龙岗县,他说他对那里很熟悉。后来我顺嘴问了一句,他说他们之前就住在那里,儿子离婚之后,他们才从龙岗县来到了吉西县。”
在之前的走访调查中,不管是周女士的婆婆还是房东老姜都提到了李海滨离过婚,饭店老板的回忆也和他们的叙述吻合。
老队长开了口:“当时,他有提到他们一家在龙岗县的具体地址吗?”
老板无奈地说:“他没说,但是提过他儿子在一家化肥厂上班。”
龙岗县,化肥厂,李海滨。我又在本子上记下了这三条信息。
结合周女士的婆婆提供的信息,李海滨应该就是在龙岗县的时候离了婚,为了开始新生活,一家人来到了吉西县。也就是说,李海滨的前妻很可能还生活在龙岗县,即便没有在龙岗县,应该也能找到她的信息,进而找到她。
那一刻,我忽然觉得距离案件的真相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