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训练士卒

回到家里,李承民先是将兵器藏在床底下,随后坐在床上看起了手中的那本《兵卒基础枪技》。

【名称:兵卒基础枪技】

【品阶:初级】

【介绍:大周军营中基础枪技,用于普通士卒习练,可强身健体,增长气血】

“有了这本枪技,我倒是可以偷偷的修建军营,操练军队。”

李承民摩擦下颚,心中暗道。

在这个气运王朝世界里,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必须有气运加持,否则就是一群散兵游勇,不成气候。

这也是【农民起义】版本的起义军会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过起义军虽然并没有推翻大周王朝,但却撞散了大周王朝的气运,使得气运散落各地。

而之后的【群雄并起】版本,各路诸侯就是见大周皇帝无法控制天下气运,这才敢造反。

“但私建军营无异于造反,若是被发现那可是灭九族的罪啊!”

虽然他没有九族。

李承民思索片刻,恍然大悟道:

“我私自祭祀神明,购买兵器已经是杀头之罪了,再多一样私建军营的罪名好像也无伤大雅?”

他点点头,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不过我现在只有两缕气运,一缕给田地,一缕给稷神,并无多余的气运加持军营。”

“只能是先选出六个身体壮硕之人练习《兵卒基础枪技》以应对随时可能下山的山贼。”

目前兵器数目有限,只能选择六人,而对这六人李承民心中已有对象。

其中并不包括项井河,因为项井河身为一名弓箭手,站在后面射敌就好,贴身近战就不太适合了。

毕竟训练一名弓箭手远比训练一名枪卒难的多。

若是项井河有什么损伤那可就亏大了。

“现在先让我演练一遍。”

李承民先是挑选了一柄品相最好长枪,走到院中,握紧长枪。

他手中的长枪在军营中只算是短枪,长约八尺。

《兵卒基础枪技》共有十三式,分别为:抖、扣、扎、崩、劈、挑、缠、绞、云、带、锁、点、横。

此枪技作为兵卒必修武技之一,李承民前世自然是学过的,所以在拿到《兵卒基础枪技》的那一刻,李承民脑海中突然浮现前世游玩游戏时感触。

他此时方法身临其境一般,极为熟练的演练出十三式,每一招一式间带着从战场上磨练出的凌厉。

半个时辰后,李承民这才收势。

“奇怪,我刚穿越时,无论怎么想也想不到前世学会的那些法术功法,但现在把前世学过的东西重新拿到手中后,好像一下就全部想起来了。”

李承民眉头微蹙,他很确信这一世自己是没学过《兵卒基础枪技》的。

“这应该也算是我的金手指吧。”

…………

翌日清晨。

李承民带着六个汉子往云台山后山走去。

走了一阵,大家看见不远处的山洞,心中有些疑惑。

这里不是祭拜稷神的地方吗?

现在也不是祭祀的时间啊,来这干嘛?

“里正大人,咱们上云台山干嘛?祭祀稷神吗?”

“你们把布掀开吧。”

李承民摇了摇头,并未直接解答他们的疑惑,而是让他们把一路抬上来东西掀开。

几人互相望了望,疑惑的掀开布盖。

霎时间,几杆长枪出现在他们眼前。

“里正大人,这是……”刘钧田大惊失色。

其他五人也是惶恐的后退了两步。

私藏军械那可是死罪啊!

李承民把他们的反应尽收眼底,安慰道:

“近些日子,咱们沣水乡附近突然出现了几伙山贼,县里暂时腾不开人手,故而发下来一批兵器以及武技。”

说着李承民从怀里掏出那本《兵卒基础枪技》。

这本武技仿佛一颗定心丸一般,让惊慌失措的几人安稳许多。

“没想到,咱们沣水乡居然也会出现山贼。”

“是啊是啊,我从未见过山贼是何模样。”

“听说山贼都是些交不上税,吃不起饭的穷苦百姓。”

他们的祖祖辈辈就生活在此,在他们的记忆中,并没有经历过山贼之患。

所以李承民觉得有必要让他们知晓山贼的危险性。

“咱们隔壁的小溪里前几日遭受了山贼抢夺,家家户户的粮食全被山贼抢了去,若不是我们伸手援助,大溪里几百人口怕是都会饿死在这个冬天。”

“所以你们若不想自己辛辛苦苦种植的粮食被山贼给全部抢了去,就好好习练武技。”

“是,里正大人!”

对于农民来说,自己种植的粮食那就是命。

谁抢自己的粮食那他们就和谁拼命!

“好,以后我们日出上山练武,一直到日落下山。”

“现在你们一人挑选一杆长枪,然后站成一列,我一招一式的教你们《兵卒基础枪技》。”

说罢,李承民就站在前面先打了一遍十三式。

在大周军营中,素有“一月枪法”的考核。

意思就是在一个月之内,熟练掌握《兵卒基础枪技》。

若是考核通过了,不仅每月有银子、汤药等补物,还能成为伍长。

李承民前世就是通过了“一月枪法”的考核,成为了伍长。

…………

二月初,立春。

本该了无人烟的牛角山上悄然飘起了缕缕炊烟。

炊烟下是一处稍显简陋的寨子,寨子外插着一杆旗子,上面写着三个大字。

牛角寨!

寨主何大元看向身旁的军师周子良,语气豪迈道:

“先生,如今咱们的牛角寨已有二十七人,短剑、长枪皆有,可谓人强马壮!”

周子良微微一笑,轻轻晃动手中的羽扇,拱手道:

“寨主,我们眼下虽有人,但却少粮,寨中剩下的粮食只够一个月吃。”

“这倒无妨,大不了再下山抢一次粮便是。”何大元罢罢手,琢磨道:

“离咱们最近的是沣水乡,上次咱们抢了他们的小溪里,这次就去抢旁边的大溪里吧。”

“咱听说,今年税吏来沣水乡收税粮时,这个大溪里可是轻轻松松的就交齐了税粮。”

“他们家中余粮应该不少。”

听何大元又要去抢粮,周子良不禁微微皱眉。

“寨主,抢粮非长久之计,依我看还得是开辟良田,种植水稻方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