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训练计划调整(加更)

跟陈莎拉聊完,张兆华心里踏实了点,但也多了些琢磨。这个女记者确实不一样,懂球,也懂他面对的那些场外破事儿。

他拖着有些酸痛的身体回到酒店房间,关上门。夏季联赛的高强度对抗让他的膝盖、腰部和肩膀都隐隐作痛,肌肉更是像跑完马拉松一样酸胀,连抬胳膊都觉得费劲。

他冲了个澡,热水冲刷着疲惫的身体,感觉稍微恢复了些力气。他换上干净衣服,躺在床上,闭上眼睛,心念一动,意识沉入了那个熟悉的专属训练空间。

刚进来,系统的提示音就在脑子里响了起来。

【检测到宿主在夏季联赛期间表现优异,成功应对高强度对抗、媒体关注及舆论压力,展现出超越新秀水平的心理素质与适应能力。】

【奖励发放:解锁新训练模块——“高强度比赛模拟(夏季联赛强度)”】

哦?新模块?张兆华来了兴趣。他立刻打开训练菜单,果然看到了新增的选项。

他选择了这个“高强度比赛模拟”。眼前的场景瞬间变幻,仿佛又回到了夏季联赛的赛场。地板的纹路,篮筐的形状,甚至空气中的温度和湿度都被模拟得无比真实。

虚拟的对手出现,有像阿尔德里奇那样脚步灵活、投篮柔和的,也有像斯特里克兰那样膀大腰圆、只知道用蛮力的肉搏型,还有像掘金队那样整体快速轮转、防守凶悍的。系统甚至模拟出了观众的嘘声和欢呼声,以及比赛进行到不同阶段的体能消耗感。耳边传来虚拟的哨声和场边的叫喊声,让人感觉身临其境。

张兆华立刻投入进去。他重点模拟了最后几场比赛遇到的困境。场景切换到对阵步行者。虚拟的斯特里克兰冲上来,肩膀顶着他,胳膊肘时不时在肋骨上蹭,嘴里还念念有词,模拟着垃圾话。张兆华咬着牙,沉下重心,一次次尝试卡位,寻找篮板落点。

他感觉到虚拟身体的能量条在快速下降,模拟出的疲劳感越来越真实,小腿开始发沉,呼吸也变得急促。

“砰!”一次篮板争抢,他判断晚了一点,起跳高度不够,被虚拟斯特里克兰抢走了球。

“再来!”他立刻要求重置场景,调整自己的判断和起跳时机。

接着是高位策应的模拟。场景切换到对阵掘金。两个虚拟防守人迅速包夹上来,脚步飞快,试图切断他的传球路线,压缩他的传球空间。

他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判断场上形势,观察队友的跑位,找到空位的队友。

系统模拟出了队友跑位的路线和防守人的站位,但随着体能下降,他的视野也受到了影响,大脑反应速度变慢,手腕发力也开始有点变形。有好几次,传球被虚拟防守人抢断或者直接传出了界外,系统提示“决策失误”、“传球精度不足”。

“再来一次!”他在空间里大喊,一次次重复着疲劳状态下的篮板争抢和高位策应。通过模拟,他清楚地看到,当虚拟身体的疲劳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他的反应速度会变慢,对场上局势的判断力下降,传球的选择和精度也容易出错。

特别是最后一场打步行者,要不是最后关头运气好加上系统加成,好几个球都可能失误。

“看来耐力和关键时刻的冷静头脑还得加强。”张兆华自言自语。他意识到,仅仅靠技巧和力量还不够,体能和精神上的抗压能力同样重要。

他立刻调整了自己的训练计划。除了继续打磨脚步、篮板和对抗技巧,他还特意增加了耐力训练的比重,在虚拟跑道上增加了间歇冲刺跑和负重折返跑,模拟比赛中的快速攻防转换。

并且在“高强度比赛模拟”中,专门设置了更多第四节关键时刻、体能接近极限的场景,反复练习在这种极端压力下的传球和决策。

“大脑不能跟着身体一起累。”他想着。他甚至尝试在模拟中加入更多的身体接触,让自己习惯在对抗中完成动作。

系统面板上显示,单纯的训练也能缓慢提升模板契合度,但速度很慢。想要快速提升,还得靠完成系统任务和在真正的比赛中打出高光表现。张兆华点点头,这很合理。

训练是基础,实战才是检验和飞跃的舞台,也是系统认可并奖励的关键。夏季联赛只是小试牛刀,真正的NBA常规赛强度远超于此。即将到来的湖人队训练营和季前赛,就是他真正提升实力的绝佳机会,也是争取更多上场时间的关键。

他退出了训练空间,躺在床上,脑子里又想起了陈莎拉。她的专业和真诚让他印象深刻。很少有记者会深入触及的问题。也许,以后真的可以跟她多交流交流,听听她对媒体运作和公众形象塑造的看法。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会跟媒体打交道,利用好媒体,塑造正面的公众形象,也是一个职业球员的必修课。

当然,那条匿名短信的威胁像根刺一样,始终扎在心头。那个“小心你身边的人”的警告,让他无法完全放松警惕。他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不能轻易相信任何人,包括这个看似真诚的女记者。

他闭上眼睛,脑海里开始勾勒接下来的计划:训练营要拿出最好的状态,展现出夏季联赛没有完全展示的潜力,争取给菲尔·杰克逊留下深刻且积极的印象;

季前赛要抓住每一次上场机会,将训练成果转化为实战表现,证明自己完全可以在NBA立足,争取在常规赛开始前,拿到一个稳定的轮换位置,最好是首发!

他想象着自己穿着湖人队的紫色战袍,站在斯台普斯中心的赛场上,和科比、奥多姆、沃顿这些未来的队友一起并肩作战,面对联盟中最顶尖的内线球员。

想到这里,张兆华感觉全身又充满了力量和斗志。洛杉矶,他来了。NBA,他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