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根系之外

三个月后,郊区实验场遗址竖起了纪念公园。

我(沈念)握着林秋的日记本残页站在石碑前,上面刻着所有受害者的编号——从“404-01”到“404-14”。陈博士的女儿小薇的骨灰埋在蒲公英花丛下,每当风吹过,花絮就会飘向远处的海面,像极了林秋生前渴望的自由。

“沈姐姐,看这个!”

弟弟(现在该叫他周辰阳)举着放大镜跑过来,镜片下的草叶上停着只蓝蝴蝶,翅膀纹路竟和实验体编号“404”惊人相似。他后颈的缝合疤痕已淡成粉色,医生说那只是小时候摔伤的旧痕——看来公司的记忆清除程序在大火中彻底失效了。

纪念公园的施工队挖出了地下实验室的残骸。我在废墟里找到支未开封的注射器,蓝色液体在阳光下泛着诡异的荧光,标签上的“记忆溶解剂”字样已被烧得模糊。当我把它丢进垃圾桶时,瞥见街角有个穿黑风衣的男人迅速转身,他的皮鞋跟部印着“XX生物科技”的标志。

深夜,我在报社整理资料时,邮箱突然收到匿名邮件。附件是段加密视频,画面里是间新的实验室,培养舱里漂浮着和我长得一模一样的克隆体,编号“15.0”。镜头缓缓扫过操作台,上面摆着熟悉的银镯子、玫瑰香薰蜡烛,还有本崭新的日记本,扉页写着:

“欢迎来到第15次循环,林秋。”

电脑右下角弹出新闻推送:郊区新建高档别墅区,主打‘永生花园’概念住宅。配图里的售楼小姐戴着和陈博士同款的银镯子,身后的花园里,玫瑰开得异常艳丽,每片花瓣都在月光下泛着冷光。评论区有条匿名留言:

“买了这里的房子,就能和逝去的亲人永远在一起哦~他们会用特别的方式‘陪伴’你~”

周辰阳突然打来电话,声音带着颤抖:“沈姐姐,我的植物观察日记...里面夹着奇怪的东西!”

我赶到他家时,看见他摊开的本子里掉出片玫瑰花瓣,上面用血迹写着:他们在收集新的‘种子’,坐标XX路404号。花瓣边缘沾着蓝色粉末,正是实验体血液里的荧光物质。

窗外下起暴雨。闪电划过的瞬间,我看见对面楼的阳台上,有个穿白大褂的男人正在修剪玫瑰,他的剪刀起落间,几片花瓣飘落,露出底下埋着的人类指骨。而在他脚边,摆着四个花盆,标签分别写着“刘庆贵”“王菊”“吴新怡”“吴旭涛”——正是曾经向我求助过的“一家四口”。

手机在此时震动,未知号码发来条彩信:全家福照片里,四个人的眼睛都变成了空洞的黑色,背景是正在施工的“永生花园”,地基里露出半截墓碑,上面刻着:实验体405号培育基地。

周辰阳突然指着窗外惊呼。我转头望去,暴雨中,无数株玫瑰正在疯长,它们的根系穿透柏油路面,朝着四面八方延伸。而在根系最顶端的花苞里,我看见几张熟悉的脸——是被判定“死亡”的陈博士、初代林秋,还有那些本该消失的克隆体。

她们的嘴唇开合,无声地念着同一句话:

循环从未结束,他们只是换了个花园种人。

我摸向口袋里的银镯子残片,指尖突然传来冰凉的触感。残片上的摩斯密码竟在雨夜中浮现出新的纹路,这次破译出来的是一串坐标,而坐标中心正是那片新开的“永生花园”。

周辰阳拽了拽我的衣角,他的瞳孔在黑暗中泛着微光:“沈姐姐,那些花在叫你的名字...”

远处传来挖掘机的轰鸣,新的别墅正在废墟上拔地而起。而在地下深处,根系正在编织新的网络,它们吸收着混凝土里的金属碎屑,孕育着下一批“种子”。

当第一栋别墅的灯光亮起时,我终于读懂了林秋日记的最后一句话:

“他们说花需要阳光才能生长,但有些花,是用人类的恐惧和记忆浇灌的。”

风掀起桌上的档案,“失踪人口”名单上的照片纷纷飘落,每张照片下都贴着朵干花——玫瑰花瓣上的编号,从404-01开始,至今未停。

世界观补完:

-“XX生物科技”通过房地产包装继续进行实验,“永生花园”是新一代克隆体培育场

-蓝蝴蝶是实验体基因泄露的产物,成为连接两个世界的“信使”

-银镯子残片具有记忆存储功能,受害者的意识碎片借此传递线索

-每代“林秋”的死亡都会产生意识残波,这些残波正在汇聚成反抗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