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为了孙航,评委们打起来了

沙志明得意地转向孙航:

“孙厂长,你总该给我们T大海外学子一个解释吧?”

孙航正从箱子里往外拿网线,头也不抬开口道:

“跟你解释个屁!”

“你算老几?”

孙航没有将掌握的沙志明收了王全安的录像机的证据立刻拿出来。

因为他知道,就算是此时拿出那些照片,王全安只要反应快都可以说帮着沙志明从海外代购的。

最多后面沙志明给王全安一些钱,那些证据都会迎刃而解。

只要沙志明和王全安配合好,两人至少有9种方法可以破解孙航的这些照片证据。

孙航打算等到一个关键时刻,用这些证据打个沙志明措手不及。

让他在最后关头的评选阶段,彻底闭嘴!

……

听到孙航这个小辈的当众说自己算老几。

沙志明蹭地站起来,指着孙航说不出话。

他终于体会到王全安说的“粗俗”是什么意思了。

简直有辱斯文……

沙志明冷哼一声,转向顾淮安:

“顾司长,启航缝纫机厂有这种粗鄙无知的厂长,居然能进入采购测试序列,我提议直接取消资格!”

“这样的人若参与建设我国互联网标准,西方会怎么看?”

“我那些海外学生还怎么立足?”

“我们T大丢不起这人,建议立即取消资格!”

顾淮安见孙航丝毫不受影响,心中暗赞:

“这小子临危不乱,将来必成大器。”

面对沙志明的逼视,顾淮安耸耸肩:

“沙教授,我是西北工大毕业的,我们学校出国的人少,西方怎么看我们西工大无所谓啊……”

言外之意,你的学生愿意主动出去被人鄙视,关我屁事。

沙志明倒吸一口冷气,脸色涨红。

他没想到顾淮安会当众力挺孙航。

沙志明立即看向其他评委。

方丰泰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沙教授,我们浙大出国名额更少了,一年就那么几个,西方怎么看更加无所谓了?”

“老祖宗有句话,不遭人妒是庸才,你的学生被西方戳脊梁骨你应该高兴跳起舞来才对啊!”

沙志明都被气蒙了:

“我跳你妹的舞啊!”

方丰泰又是抿了一口茶水:

“还有啊,我这人从小有类风湿,不像你们这些个教授,到了西方膝盖就跟上了润滑油似的,跪得那叫一个顺滑!”

“沙教授,现在我国在很多方面都追上世界水平了,你要跪自己跪,别拉着我们这些硬骨头跟着一起,丢不起那人……”

方丰泰这番讽刺直接扯下了沙志明的遮羞布。

沙志明拍案而起:

“方丰泰!说话要讲证据,你说谁是软骨头?”

方丰泰也重重放下茶杯,茶水溅出:

“说的就是你,沙志明!要不要拿着你的身份证,我照着念一遍?!”

“你的研发项目有哪个真正落地商用了?”

“你今年那些项目,明眼人都看得出是在骗经费!”

“你有一点心思为我国信息建设出力吗?”

“你不是国贼谁是国贼?”

谁也没想到测试还没开始,评委席就先吵起来了。

其他评委连忙将两人隔开,生怕事态升级。

沙志明被人拉开后,狠狠瞪了眼方丰泰,又看向无动于衷的顾淮安。

按理顾淮安该为他说句话,可对方却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好!咱们就用测试数据说话……”

“我倒要看看孙航有多大本事,能胜过IBM和思科这两大巨头。”

……

评委席上,随着沙志明最后一句话,瞬间直接安静了下来。

因为此时孙航和王全安两个团队的设备已经基本上架好。

随着主持人说完一句话之后,测试直接开始。

这一次互联网标准之争,需要从最基本的布线,到打通整个局域网的所有线路。

最后需要成功将其中一台电脑上的文件,通过局域网拷贝到另外一台指定电脑上。

启航缝纫机厂这边,胡青和作为布线工程师。

而王全安那边,他的秘书则作为布线工程师。

信息司在作为互联网标准的制定之初,就定下一个要求:

对于互联网,包括局域网实际的一线工程师的能力要求不能太高。

毕竟倘若整个龙国推广互联网全覆盖,那么对于一线工程师的需求量实在非常庞大。

倘若布局一个局域网的布线工程,就需要本科以上学历才能够搞懂,那整个龙国的本科生全都下放到一线也根本不够用。

龙国有23个省,大概有333个地级行政区,2843个县级行政区,更有非常庞大的38602个乡镇级行政区。

若全国算下来,1993年大概是有60.8万个行政村。

互联网就是要将龙国这些所有的行政村组合成一张大网,编织到一起。

最后在每一个省建立一个可以互联的互联网机房,达到将60.8万个行政村的每户人家发送的信息可以共享到一起。

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

可以想象,覆盖如此庞大的行政村网络,需要多少一线的布线工程师。

所以机电部信息司这边要求布线工程师简单培训就可以上手,直接建设互联网的基础架构。

实际上互联网对于布线工程师简单培训就能上手的这个要求,是孙航提出来的。

一名真正优秀的操盘手,在招投标之前。

就已经将自己有优势的产品技术方案写进了招标书里。

就跟后世的很多编制考试里面,指定招收的招考人员对象的年龄、性别、身高、籍贯、大学所学专业,都已经卡得死死的。

基本上就是定向需要招收某一个人。

道理都是相通的。

胡青和这边从箱子里抽出了5根10米长的网线后,迅速用剪线钳将这些网线全部剪断。

下一刻,胡青和迅速从旁边一个蓝色的工具箱里拿出了10个水晶头。

这种RJ45水晶头,也就是在2025年很多人常见的网线水晶头。

这种水晶头具有成本低廉、安装简单的特点。

现在孙航的缝纫机厂其中的一条产线,一分钟可以做30个这样的RJ45水晶头。

胡青和这边迅速拿剪线钳将网线的一端外面的塑料皮剥掉后,从里面分出了四组两两绞在一起的细双绞线。

RJ45水晶头只需按照固定顺序,将这些细双绞线放到对应的插槽里。

下一刻压线钳对着里面的压口直接按压一下。

水晶头里面就会有细铜片直接压紧线槽里的双绞线,成功连接相对应的触点。

胡青和几乎是10秒钟就做好了网线一端的水晶头。

5根网线,10个水晶头,不到两分钟的功夫,所需要传输信号的所有网线就已经全部做好了。

看到这里的时候,不管是顾淮安还是方丰泰等其他评委,一个个都是震惊地看着胡青和手中做好的5根网线。

眼底压抑不住都是喜悦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