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伤心处

“停下等,停下等……”

赵继德听到前方传来的话,便拉着唐平安停了下来。

唐平安站定之后,好奇地看着鞑子大营,不知道小袁营是否是如同历史上所描述那样的打法。

根据记载,小袁营偷袭鞑子大营是“彼等潜入鞑子大营,将马匹束缚相连,继而纵火焚烧鞑子大炮。鞑子及战马被烈焰惊扰,人马相互牵绊,倒地践踏,死伤者不计其数,只得被迫迁徙。”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说明小袁营中有精锐,类似后世侦察兵的那种,潜伏突击能力很强。

想到这里,唐平安不由得嘴角微翘,心中暗道:同行啊!

没有人说话,都只是远远看着鞑子大营,等待下一步行动。

唐平安对于古代军营的情况并不是很了解,或者说,他了解的,就只有一些书上的记载,真正怎么样的,肯定不如这个时代的人了解。

为此,他好奇地打量,想着书上了解的,再和眼前对比,琢磨眼前这座鞑子营地内的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

不知道过了多久,他忽然眼睛一亮,心中振奋:得手了!

就见鞑子大营一角,有火光明亮起来,明显异于正常的照明。

“杀啊!”

与此同时,在队伍前头那边,有人大声喊了起来.

听到这声音,小袁营的人,全都跟着大喊起来,然后纷纷向前跑了起来。

看到这一幕,不知道为什么,唐平安立刻感觉热血沸腾,当即梗着大喊道:“杀啊!”

他身边的赵继德听到,不由得看了他一眼,因为天黑看得不是很真切,却也能感受到唐平安的兴奋。

顿时,赵继德心中有点纳闷了:看着斯斯文文的,没想到也能疯?

不过随即,他又想起,这位读书人和鞑子有杀父之仇.这么一想,他也能理解了。

想到这,他连忙伸手抓住已经跟着跑起来的唐平安胳膊,对他大声喊道:“你别冲前面去,没甲没刀的,后面喊就成了!”

唐平安听到,知道他是担心自己的安危,当即大声回答道:“我知道!”

他又不傻,就这么冲上去,遇到鞑子,哪怕是单挑,他也不一定打得过的。

除了装备之外,还有这幅身体也不是他后世的身体素质。要想多杀鞑子,并不急于一时。

于是,唐平安就当起了战场上的拉拉队,跟着大部分人一起,一边往前跑,一边在大声吆喝。

“杀啊!”

“杀鞑子!”

“……”

他明显看到,等他们这动静闹出来之后,鞑子大营明显乱了。

不但火势越烧越大,而且在火光之下,鞑子似乎是没头苍蝇,跑来跑去,惊慌失措。

甚至借助鞑子营地内的火光,唐平安还发现,火光中,有鞑子中箭倒地的。

忽然,一道亮光闪现,同时有一声惊天动地的声音响起。

“轰……”

是鞑子营地内的火药桶被引炸了!

巨大的爆炸声,都掩盖了几千人七嘴八舌地喊杀声。

随后,又有小一点的爆炸声,火光,炸出的火势,又引燃了更多的营帐。

鞑子营地内的人影,不再没头苍蝇一样乱跑,而是全都往远离唐平安这边跑了。

唐平安能看出来,鞑子不再想着组织抵抗,全都溃散了。

这么一来,他和其他人一样,喊得更起劲了。

“杀啊……”

“杀鞑子!”

“……”

等唐平安喊着跑近营地时,小袁营的人,跑得快的,已经越过鞑子营地,追杀到黑夜中去了。

月光之下,似乎到处都是人,非常乱。

这时,唐平安身边的赵继德,忽然对他大声说道:“停下,不要跑了!”

唐平安听到,看着别人继续往前跑,他便有点不解地看向赵继德,问道:“为啥?”

“黑灯瞎火的,谁知道是不是还有鞑子躲着。你要是有事,大哥非骂死我不可!”

一直默默跟着唐平安的唐顺听到这话,连忙开口说道:“对对对,公子就听他的吧。”

唐平安听了,倒也没有坚持,而是转头看向远处,说道:“太乱了!”

赵继德听到,便对他说道:“追前面的人,都会问中不中.如果是我们自己人,就会回答不中。回答错的,就用刀招呼!”

唐平安:“……”

他想起来了,小袁营是从河南起义的,大部分人,应该都是河南人。

中不中?一般会回答中吧?但是正确的口令是不中。

看来,小袁营的人,也都花了点心思的。

等到小袁营的人都覆盖了鞑子营地之后,亮起无数火把之后,赵继德才带着唐平安走进营地。

营地内有不少尸体,但更多的是被鞑子抓来的大明百姓,还有被鞑子劫掠来的各种财物。

当唐平安看到其中竟然还有锅碗瓢盆而惊讶时,赵继德给他解释道:“我们的实力,也没法打鞑子主力。这些大都是草原上的鞑子,穷得要死,什么都抢!”

唐平安一听,顿时焕然大悟。

大明朝自从开国以来,就一直和草原上的蒙古部族斗,对草原封锁了几百年,这一招,其实是有效果的。

蒙古鞑子穷得要死,甚至连铁箭头都没有,不少人用的箭头,都是骨头磨制的。

有这个原因在,满清鞑子才会毫不费力地就打败了蒙古各部,收编他们当小弟。

当然了,这些是唐平安从书中看来的。如今看到蒙古鞑子真的连大明百姓的锅碗瓢盆都抢,就印证了书中没错。

他正在看着,忽然听到不远处传来一声骂:“狗日的鞑子!”

唐平安听到,闻声看去,却见小袁营的人,从一个营帐内抬出了不少尸体。

他一见之下,顿时也是怒容满面。

那些是被鞑子糟蹋了的女孩,看年纪都不大。

赵继德见了,也跟着骂了一句,然后看到唐平安一脸怒容,便对他说道:“鞑子刚入关的时候,糟蹋完女人就扔了,很多人会冻死,饿死。如今他们抢得差不多,就会把女人都掠出关。看这样子,那些鞑子是逃跑之前杀了她们!”

听到他的话,隔壁一个路过的同伴,开口说道:“狗日的官军也是差不多,跟鞑子一个德行,一样祸害我们老百姓!”

赵继德怕唐平安因为他爹是当官的,面子会不好看,就给他解释道:“他说的是真的,甚至有的官军,祸害完了人,还把人杀了,首级割了充当战功。”

唐平安知道这些,有点感慨道:“天下大乱,最苦的,就是老百姓啊!”

“谁说不是呢!“听到他的话,赵继德跟着感慨道,”你不知道,当年我弟弟妹妹都饿死了,那些官老爷还在吃香喝辣的,有人去求赈灾还往死里打。真活不下去了,大哥就带着我们造反了!”

说到这里,他拍拍唐平安的肩膀,又补充说道:“我大哥一直有说,如果天下的官,都像你爹一样,我们也不会提着脑袋造反。只是很可惜,我们就只遇到你爹一个好官而已!”

唐平安听了,点点头说道:“我理解,人没有乖乖待家里饿死的道理。官逼民反,天经地义!”

听到这话,赵继德有点吃惊,看唐平安的表情,见他不似作伪,不由得大为高兴,当即又拍了唐平安的肩膀道:“唐公子,你这样的读书人,才是真正明理的,我最是佩服了!”

唐平安听了,只是笑了下,也不多说,就和其他小袁营的人一起整理营地内的事情,忙碌了起来。

等到东边的天空露出了鱼肚白,晨光开始洒向人间时,营地这边的分类,已经差不多了。

大概救下了五千多人,大都是青壮男女为主,小部分是小孩。

各类财物,堆满了一个篮球场的样子。其中,金银珠宝和铜钱也有不少。

牛羊猪之类的,有两千多头。当然了,主要是羊多。

“来来来,都过来,领些路费,赶紧回家去吧,不要让家里惦记了!”

“这段时间,你们最好躲起来,不要再被鞑子抓去了!”

“……”

听到这话,唐平安不由得立刻看过去,却见是一个书生模样的人,带着一群人,在对那些被小袁营救下的百姓说话。

边上的赵继德看到他这样子,就给他解释道:“这是我们的军师,刘玉尺,也是个秀才,原先是我们矿上的账房来的。”

唐平安听了,点头佩服地说道:“做的不错,小袁营不愧是仁义之师!”

赵继德一听这话,当即呵呵笑道:“大哥说了,我们都是苦哈哈,为难他们,就是为难自己。”

说到这里,他又感慨一声,看着那些救下的百姓,有点沉重地说道:“其实,他们中的很多人,怕是都被鞑子祸害得没家了!”

他的话音一落,果然就听到那些被救下的百姓中,有不少人都哭出了声,引发了更多人的悲伤。一时之间,大部分人都在抹眼泪。甚至有不少山东汉子都蹲地上,抱头放声痛哭起来。

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在这场浩劫之下,估计也没有一个是有完整的家了!

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世上又有几人能扛得住这种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