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孝三进宫!
这是刘璋第三次在绝世巅峰的名单里见到李存孝了,但是每一次他都与李存孝失之交臂,不知道这次又会是一个怎么样的情景。
“第二人,银戟太岁,贾复:武力:104,实力评定:神将。”
“第三人,银锤公子,裴元庆:武力:103,实力评定:神将。”
“第四人,五代猛将,周本:武力:103,实力评定:神将。”
“第五人,敦煌戍主,郭戍:武力:104,实力评定:神将。”
“请宿主做出选择。”
“去掉后面三人,在贾复和李存孝之中进行选择。”
“宿主获得贾复,目前为郭子仪军中大将。”
对于李存孝的陪跑,刘璋一点也不意外,不过,名单中的一人引起了刘璋的注意。
“我记得裴元庆是我第一次召唤的时候出现的人,当时武力只有102,为何现在是103?”
“名单中的人物会根据现在出世的人的战斗力对池子里的人进行重新评定,这都属于正常现象。”
既然有贾复增援郭子仪,那么刘璋也就不需要忧虑了,不过谁也不会嫌弃自己手下将领多,剩下两张青铜召唤卡,刘璋打算用了。
“两张青铜召唤卡启用,召唤武将,分别投放到廉颇军中,以及我军军中。”
“系统抽取中……”
“第一人,花和尚,鲁智深,武力:97,实力评定:超一流。”
“第二人,靖难名将,瞿能,武力:99,实力评定:超一流。”
“第三人,隋朝名将,郭衍,武力:95,实力评定:超一流。”
“第四人,金末猛将,杨沃衍,武力:99,实力评定:超一流。”
“第五人,晚唐名将,张廷蕴,武力:98,实力评定:超一流。”
“在瞿能和杨沃衍之中进行选择。”
“宿主获得瞿能,为廉颇军中提上来的将领。”
“系统抽取中……”
“第一人,唐朝名将,王孝杰:武力:99,实力评定:超一流。”
“第二人,宋朝名将,蔚昭敏:武力:97,实力评定:超一流。”
“第三人,明朝名将,柳升:武力:97,实力评定:超一流。”
“第四人,元朝名将,张柔:武力:98,实力评定:超一流。”
“第五人,南北朝名将,魏玄:武力:95,实力评定:超一流。”
“在王孝杰和张柔之中进行选择。”
“宿主获得王孝杰,目前为宇文成都副手。”
“结束此次召唤。”
刘璋关闭系统后,就是彻底令大军在南郡暂歇,大有只要南郡没到手就不走了的架势。
虽然刘璋大后方失火的消息,也传到荆州耳中,刘表有意拖延直到刘璋离开,但是蒯越以为让出南郡,或许不失为一个好的法子。
即便是将南郡让给刘璋,他们也随时可以积蓄力量夺回来,再一个就是北面的刘彻对南郡也有别的意思,与其把南郡握在手里,不如让出去,让二虎竟食。
刘表最终妥协给的不是刘璋,而是荆州的世家大族,以蒯越、蔡瑁、张允为首的几人。
南郡的让出只是一个托辞,真正让世家放弃南郡的理由是襄阳,江陵这些地方本来就对世家没有半点的用处。
世家在南郡的掌控力很弱,一来是襄樊距离司隶地区太近了,二来是上庸三地的申家、孟家等世家这些年来对南郡多有渗透,蒯、蔡、黄、张等世家的影响力在南郡还远远没有对方的大,又何必如同鸡肋一般留在手里?
南郡对于目前的荆州来说就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三日后,刘璋的大军取道上庸,打算会一会如今在上庸的卫青、赵破奴。
而蜀中,最危急的广汉一线,似乎终于迎来了一丝转机。
广汉附近,氐族烧杀抢掠,卷土重来的氐人如同燎原之火,将先前郭子仪残杀氐族的仇恨全都发泄给了汉人。
身为郭子仪的族弟,郭崇韬可谓是受到了太多的压力,氐人的进攻是一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蜀郡的世家大族需要安抚。
这个时候,幸亏王平带着賨人赶来支援郭崇韬,与高宠,杨怀一同阻挡敌军于临邛城外的白鹤山。
期间,高宠与杨大眼先后交手三次,互有胜负。
第一次,高宠单独压制杨大眼,打得对方几乎是快要临阵而亡,幸得杨大眼之妻潘宝珠前来,以其绝妙的羽矢救了杨大眼一命。
第二次,杨大眼与兄弟奚康生一同对付高宠,高宠不知道奚康生善长铁箭之术,在快要打杀二人之时,再一次让他们逃跑。
第三次,杨大眼、奚康生、潘宝珠一同围攻高宠,高宠以一敌三,面对敌方两名强力弓箭手,力有不逮,被潘宝珠射中肩膀,退回军中。
但即便是如此,杨大眼等人对于高宠的忌惮一点都没有减弱,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其中任何一个人单独面对高宠,都会是一个死。
高宠负伤于临邛之中养病,这给了杨大眼他们可趁之机,拓跋宏,拓跋英两名强力的统帅接过指挥大军之权,郭崇韬面对这二人的统兵,纵使再有天分,也有些应付不过来。
毕竟,其中孝文帝拓跋宏可是一时明君,在历史上的评价极高,迁都洛阳,改汉姓等诸多举措,都是由他实施。
而拓跋英历史上名为元英,钟离之战面对韦睿都能打得有来有回,是北魏的扛鼎大将之一,历史上评价他:“英将帅之用,有声于时。”
面对两名强力统帅的压力,郭崇韬出世没多久就打破了自己的极限,统率提升了1点,达到了98点,跻身当世一流。
而郭崇韬也开始发狠起来,与杨怀一起将拓跋宏、拓跋英等人引入到白鹤山中,然后以火烧之法,打算放火烧山,彻底把拓跋宏、拓跋英留在白鹤山中。
拓跋宏,拓跋英中计,误入白鹤山,杨怀打算以身殉敌,与二人同归于尽。
杨大眼得知后,连忙前来援救,刚到白鹤山附近,郭崇韬埋下的伏兵齐出。
小将黄天化提了银胆锤,骑着坐骑玉麒麟,见到杨大眼,高声叫衅道:“杨大眼,小爷黄天化,可敢与我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