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苏丹山河壮美,历史厚重,国家个性独特,社会发展曲折,古老而年轻。一方面,苏丹国家特色鲜明,兼具非洲国家、阿拉伯国家、伊斯兰国家三重属性。在现代民族国家形成之前,“苏丹”更多的是一个地域概念,指“黑人的土地”,是人类文明的早期诞生地之一。作为苏丹历史源头的努比亚文明,约从前7千纪持续到4世纪,是众多非洲古代文化孕育的母体,与埃及并列为非洲两大文明源头。6世纪,苏丹进入基督教时期。13世纪,阿拉伯人进入苏丹,伊斯兰教得以迅速传播。15世纪建立了丰吉(Funj)和富尔(Fur)素丹国。16世纪,苏丹被并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势力范围。另一方面,作为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实体,苏丹的政治版图直至19世纪中期才基本成形,1821年被埃及征服,1899年成为英—埃共管国,1953年建立自治政府,1956年1月1日宣布独立,2011年南北分立。苏丹资源丰富,但各方面发展严重滞后,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极不发达国家之一。系统考察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发展轨迹,资治通鉴,鉴古知今,既可以梳理苏丹历史发展的成败得失,又可以给其他国情类似的国家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