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杂体诗三十首》的写作背景

江淹《杂体诗三十首》的出现,与当时诗歌发展,特别是当时的诗歌创作实践有着密切关系。六朝文人“刻意为文”、逞才游艺创作的动机,以及由此产生的大量游戏类诗歌,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由于文学史上占主流地位的重实用文学观念的束缚,那些较少反映社会生活和民生疾苦的作品一直得不到重视。然而,文学发展的实际情况并非完全如此。历代文人,除却那些有感而发的“不平之鸣”,还创作了大量的游戏、娱乐之作。这类作品本来就是为了“自娱”或者“娱人”的;而娱乐,本来就是文学艺术的本质属性之一。惜乎由于传统观念的制约,这些作品的价值一直被掩盖。本书的写作目的,即全面探究江淹的杂拟诗与当时诗歌发展以及诗学思想的关系,使我们对于这段文学史的认识更加接近当时的实际情况;并且,给这种“为文造文”、“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思潮一种更加客观公允的评价,这些都与拟作出现的时代文化背景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