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反击前夜

第一节·烟火禅

白露过后的西子湖浮着残荷,苏明月把密电码本摔进锦鲤池。

“姑奶奶不干了!赵明远这厮昨日往茶楼传了三百封密码信,破译出来全是菜市场物价单!”

翡翠指甲套勾断三根电报线,惊得梧桐叶落满石案。

沈玉簪捡起漂在池面的密码纸,冰裂纹梅瓶映出歪斜字迹:寅时三刻,汪裕泰茶庄新到碧螺春五十斤。

她忽然轻笑出声:“明月你看,这‘碧’字用的是《梦粱录》茶税暗码,‘螺’字却是霓虹国片假名写法......”

话音未落,苏明月已扯开她束腰的西洋搭扣。

“三天三夜没合眼,管他什么阳谋阴谋!今日便是天塌下来,也得陪我上奎元馆吃碗片儿川!”

第二节·绉纱悟

河坊街晨雾裹着桐油香,刚吃完面的苏明月又把沈玉簪拽进“边福茂”鞋铺。

苏明月趿着绣花拖鞋踩上量脚凳。“掌柜的,要那双缀东珠的!”忽然压低声音:“斜对面丝绸庄刚刚进了七匹湖绉,裹货的油纸印着獬豸纹。”

沈玉簪正望着街边馄饨摊出神,没搭理她。

穿阴丹士林布褂子的妇人正哄啼哭幼童,往孩子粗瓷碗里多添了半勺猪油渣。滚汤浇开紫菜碎,油星子在晨光里浮成点点金斑。

“客官加不加雪里蕻?”摊主老伯的吴语侬软,恰如八百年前御街叫卖声。

妇人假装没听见。

苏明月忽然把东珠鞋拍在柜上:“不买了!有这钱不如盘下汪裕泰隔壁的茶食店。”

第三节·定胜谶

藕香居茶楼飘着蟹壳黄香气,苏明月咬开定胜糕享受着红豆沙。

“我只有吃东西时才不会犯晕。”

“赵明远在每条街安插十个眼线又如何?临安城卖香烛的王婆子,光靠记客人鞋底泥就能辨出来历。”她蘸茶水在桌面画圈,“改天咱们有空也该学学这‘一针一线皆文章’的本事,到时候我只是站在店门口,用眼神就能把他的进货单传给你。”

沈玉簪望着窗外挑夫发呆。那人将扁担从右肩换到左肩,露出后颈新鲜刺青——正是赵府暗桩的獬豸纹。可扁担头挂的油纸包裂了口,漏出的龙井茶末随风洒了一路。

“明月你说的对,”她忽然指向码头,“漕帮运米用南宋的‘千石船捆扎法’,为了加快装卸他们都在麻绳里掺了德国钢丝。”茶汤在蟹眼盏里晃出涟漪,“任赵明远布下天罗地网,终究绕不过柴米油盐四个字。”

第四节·冰裂纹

行至清河坊四拐角,苏明月突然撞进沈玉簪怀里。

蜜合色玻璃纱旗袍擦过青砖墙,蹭落半块风化的南宋界碑。

“当心!”沈玉簪揽住她腰肢旋身,梅瓶从织锦手袋滑出,在青石板撞出新裂纹。幽蓝光晕漫开处,八百年前的市井声扑面而来。戴芙蓉冠的道人摇铃而过,货郎担上的“摩睺罗”娃娃眼珠泛着现代树脂光泽。

苏明月指尖抚过新裂纹:“这纹路......像极了赵氏钱庄的银票暗记!“

第五节·烟火谋

暮色染红保俶塔时,双姝倚在断桥石栏啃葱包桧。

苏明月突然大笑:“赵明远在十二个时空布局又如何?我刚刚顺了个眼线的口袋,你看这三张当票——民国当铺的规矩,南宋质库的印鉴,还有张不知哪个时空的凭证!没想到这帮孙子平时穿来飞去耀武扬威,日子却过得如此惨兮兮。”

“这叫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沈玉簪望着湖面归舟出神。摇橹人弯腰时露出腰间链子枪,舱里堆的却是临安城急缺的盘尼西林。

她忽然握紧苏明月的手:“马上回临安,开店。”

“为什么去临安?”

“临安有尊真神!”

最后一缕夕阳沉入雷峰塔时,梅瓶裂纹渗出金红釉彩。

八百年前御街的炊烟与民国炊烟在空中交织,烧出五个时空共同的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