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译作、选集与自办刊物

美国大学体系内的汉学机构及这些汉学机构中的学者们所出版的著作、选集,以及汉学机构自办刊物都可视为汉学研究成果的最直接体现。

美国圣母大学讲座教授、著名汉学家葛浩文先生,翻译了30余位中国当代作家的60多篇小说作品。目前葛浩文先生被誉为英文世界地位最高的中国文学翻译家,也是有史以来翻译中国当代小说最多的翻译作家。[5]他的著作及译作获得了多个国际文学奖项,同时也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作品的英文译者。美国波莫纳学院亚洲语言文学系白亚仁教授翻译了余华20世纪90年代的大部分小说作品,有《在细雨中呼喊》《黄昏里的男孩》《第七天》《十个词汇里的中国》等,能够灵活运用译介策略,较准确地把握小说文本翻译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美国蒙特利国际研究学院翻译及口译研究院陶忘机(John Balcom)教授翻译了大量科幻类小说作品,此外还参与编写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翻译》(Translating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一书。美国查塔姆大学的金凯筠(Karen Kingsbury)教授因致力于张爱玲的小说作品的翻译而享誉文坛,同时也成为张爱玲的小说作品走进美国的引路人。

此外,美国大学体系内的汉学学者们所编写的中国当代小说文学选集为海外读者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提供了一个“文学拼盘”,也是中国当代小说在美国经典化的重要方式之一。曾任教多所美国知名高等院校的刘绍铭教授与葛浩文主编的第一部综合性英译选集《哥伦比亚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集》(The Columbia Antholog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代表了英语世界对中国当代小说的接受态度与选聘标准,为中国当代小说的海外传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样在美国多所高等院校任教过的李欧梵教授,以其丰富的阅历先后编译了《中国现代中短篇小说选》(Modern Chinese Stories and Novellas)、《二十世纪中国小说选》(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Stories)等。

美国高等院校汉学机构主办的与中国当代小说翻译和研究相关的期刊中,以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创办的《今日世界文学》(World Literature Today)、美国丹佛大学创办的《当代中国》(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 na)、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二十世纪中国》(Twentieth Century China)、美国杜克大学创办的《位置》(Positions)、美国密歇根大学创办的《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等刊物最具影响力。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学者坦普尔·豪斯(Temple House)于1927年创办的《今日世界文学》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文学期刊,历经近百年的办刊历程,仍然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海外研究领域的领先学术期刊。该刊物被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委员会誉为“世界上编辑质量最高、承载信息量最大的文学期刊”之一,是“了解世界文学的极佳途径”[6]。该刊从创刊初期就对中国文学予以关注,但对中国当代小说的关注始于1979年秋季号上刊登的葛浩文的《中国当代文学与 〈文艺报〉》,认为正值中国掀起改革开放浪潮之时,《文艺报》的复刊预示着中国文学将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态势。该刊对中国当代小说的关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该刊专门设立了中国当代小说译介与研究的专刊、专辑与专栏,发表了大量的研究型文章,如《走向世界:中国当代小说的转折点》(“Walking Toward the World: A Turning Point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Fiction”)、《余华小说的颠覆性》(“Yu Hua: Fiction as Subversion”)等,成为国外传播中国当代小说的领袖;第二,该刊在2010年与北京师范大学共同创立了《今日世界文学》的中文版《今日中国文学》(Chinese Literature Today),该刊每年两期,以英文版的形式在美国出版发行。该刊借《今日世界文学》的东风刊登了大量优秀中国当代小说作家的作品,如莫言、残雪、余华、阎连科、毕飞宇、苏童、格非、韩少功等,以及致力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汉学家,如葛浩文、白睿文、白亚仁、王斑、王德威等。该刊按照其创刊宗旨“希望通过出版优秀的中国文学作品,尤其是中国当代最佳小说的掠影让读者相信中国小说无疑已经迈入世界小说的行列,并且引起了英语世界的译介热忱”[7]引导海外读者对中国文学的阅读兴趣,推动着中国当代小说的海外受众。

表1-1 美国大学体系内与中国当代文学相关的汉学研究机构基本情况表

表1-1 美国大学体系内与中国当代文学相关的汉学研究机构基本情况表续一

表1-1 美国大学体系内与中国当代文学相关的汉学研究机构基本情况表续二

表1-1 美国大学体系内与中国当代文学相关的汉学研究机构基本情况表续三

表1-1 美国大学体系内与中国当代文学相关的汉学研究机构基本情况表续四

资料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搜集、整理。

表1-2 美国大学体系内与中国当代文学相关的、非汉语母语的研究型学者的基本情况

表1-2 美国大学体系内与中国当代文学相关的、非汉语母语的研究型学者的基本情况续一

表1-2 美国大学体系内与中国当代文学相关的、非汉语母语的研究型学者的基本情况续二

表1-2 美国大学体系内与中国当代文学相关的、非汉语母语的研究型学者的基本情况续三

表1-2 美国大学体系内与中国当代文学相关的、非汉语母语的研究型学者的基本情况续四

资料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搜集、整理。

表1-3 美国大学体系内与中国当代文学相关的、汉语母语的研究型学者的基本情况

表1-3 美国大学体系内与中国当代文学相关的、汉语母语的研究型学者的基本情况续一

表1-3 美国大学体系内与中国当代文学相关的、汉语母语的研究型学者的基本情况续二

表1-3 美国大学体系内与中国当代文学相关的、汉语母语的研究型学者的基本情况续三

表1-3 美国大学体系内与中国当代文学相关的、汉语母语的研究型学者的基本情况续四

表1-3 美国大学体系内与中国当代文学相关的、汉语母语的研究型学者的基本情况续五

表1-3 美国大学体系内与中国当代文学相关的、汉语母语的研究型学者的基本情况续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