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阳光透过实验室的窗户洒进来,在白色实验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祁默微微皱眉,调整了一下百叶窗的角度,确保阳光不会干扰他观察试管中液体的颜色变化。
他穿着整洁的白大褂,每一颗扣子都一丝不苟地系好,黑色短发利落地贴在额前,镜片后的眼睛专注地盯着手中的工作。实验室里只有仪器运转的轻微嗡鸣和他笔尖在记录本上划过的沙沙声。
“祁默。“实验室门被推开,教授的声音打破了宁静,“给你介绍一位新成员。“
祁默头也不抬,只是手上的动作顿了一下:“教授,我正在记录关键数据,三分钟后可以中断。“
教授早已习惯他的性格,笑着对身后的人说:“看吧,我就说他会精确到分钟。“
一个轻快的笑声响起:“哇,好厉害!这就是物理学博士生的时间管理吗?“
那声音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祁默终于抬起头。站在教授身边的是一个穿着浅蓝色衬衫的男生,阳光从他背后照进来,给他整个人镀上一层金边。他比祁默略矮一些,栗色的头发有些自然卷,眼睛弯成月牙的形状,嘴角挂着毫不掩饰的好奇笑容。
“这是颜喻,社会学系的交换生,刚回国。“教授介绍道,“这次跨学科研究的社会调查部分由他协助。颜喻,这是祁默,我们实验室最优秀的博士生。“
“久仰大名!“颜喻向前一步,阳光灿烂地伸出手,“听说学长发过三篇顶刊?太强了!“
祁默看了一眼那只伸过来的手,没有去握,只是点了点头:“数据记录不能中断,稍等。“说完便低头继续他的工作。
颜喻的手在空中悬了两秒,却没有丝毫尴尬,反而饶有兴趣地观察起祁默的侧脸。教授见状笑了笑:“你们先熟悉,我还有会要开。祁默,记得下午的项目讨论。“
教授离开后,实验室重新安静下来,只剩下祁默书写的沙沙声和颜喻轻微的呼吸声。颜喻没有像常人那样感到不自在而找话题,而是直接拉过一张椅子,坐在了祁默旁边,近距离观察他的操作。
祁默的睫毛在灯光下投下细长的阴影,随着他专注的目光轻微颤动。颜喻突然凑近,几乎要贴到祁默脸上。
“你的睫毛好长啊,“他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惊叹,“专注的时候会微微颤动,像蝴蝶翅膀一样。“
祁默手一抖,移液枪差点打翻试管架上的试剂。他猛地向后仰,与颜喻拉开距离,镜片后的眼睛闪过一丝恼怒:“实验室有安全规范,请保持适当距离。“他指了指墙上贴着的《实验室安全守则》,“特别是当他人操作危险试剂时。“
颜喻举起双手做投降状,脸上却依然挂着毫无悔意的笑容:“抱歉抱歉,职业病犯了。社会学嘛,最喜欢观察人类行为了。“他眨了眨眼,“不过学长生气的样子也很有趣,眉头会先皱起来,然后右边嘴角比左边早0.5秒开始下沉。“
祁默放下移液枪,摘下眼镜揉了揉鼻梁。这个动作似乎是他表达无奈的方式:“你是来协助研究的,不是来做人类行为观察的。“
“但跨学科的精髓不就是互相观察学习吗?“颜喻歪着头,像只好奇的小动物,“物理学家看数据,社会学家看人。说不定我的观察能帮你优化实验设计呢?“
祁默重新戴上眼镜,镜片反射着冷光:“我的实验设计经过严格验证,不需要优化。现在,如果你真的想帮忙,可以从阅读项目背景资料开始。“他从抽屉里拿出一沓装订整齐的文件,“这里有所有前期研究和假设,明天我要看到你的读书笔记。“
颜喻接过文件,随手翻了翻,看到密密麻麻的批注和数据表,吹了声口哨:“哇哦,学长连批注都用不同颜色分类,真是...严谨。“
祁默没有理会他的调侃,转身继续他的实验。颜喻看着那个挺直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这个冷面学长,比他想象中有趣多了。
项目正式开始一周后,祁默发现自己的生活节奏被彻底打乱了。
以往,他习惯在晚上九点后独自留在实验室,那是他效率最高的时段。校园安静下来,没有突如其来的访客,没有嘈杂的对话,只有他和他的数据。他会工作到凌晨一点,然后步行回宿舍,路上偶尔抬头看看星空,思考一些白天没想明白的问题。
但现在,每天晚上当他准备进入状态时,实验室的门就会被推开,颜喻总是能找到各种理由出现。
“学长!我忘拿充电器了!“——尽管祁默清楚地记得下午看到他把充电器塞进了背包。
“祁默!我突然有个绝妙的想法,必须马上记录下来!“——然后在他旁边噼里啪啦地打字,时不时发出恍然大悟的“啊哈!“声。
更让祁默无法忍受的是,颜喻似乎对“整理“他的数据有着异常的热情。那天早上,祁默来到实验室,发现自己按照日期和实验条件分类的文件夹上,被贴满了五颜六色的标签。
“这是什么?“祁默指着那些荧光粉、亮橙和电光蓝的标签纸,声音比平时低了八度。
正在喝咖啡的颜喻转过身,一脸得意:“我的分类系统啊!红色是重要发现,蓝色是待验证数据,黄色是有趣但不确定的异常值...“
“我有一套完整的编号系统。“祁默一字一句地说,“不需要额外分类。“
“但颜色多直观啊!“颜喻走到他身边,身上带着淡淡的柑橘香气,“你看,一眼就能看出哪些数据最关键。“
祁默深吸一口气:“颜色分类缺乏精确标准,'重要'和'有趣'是主观判断。我的编号系统包含实验日期、条件和变量参数,精确且可追溯。“
颜喻撇撇嘴:“你们物理学家真无趣。数据背后是人,人需要直观的视觉线索。“
“数据背后是事实。“祁默开始小心翼翼地撕下那些标签,“事实不需要装饰。“
正当两人僵持时,实验室门再次打开,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生探头进来:“颜喻,导师找你讨论问卷设计...哦,抱歉打扰了。“
颜喻朝她挥挥手:“马上来,林学姐!“他转向祁默,眨了眨眼,“别太想我。“
祁默没有回应,专注于修复他的文件夹。林茜等颜喻走出实验室后,小声对他说:“你最好别太招惹那个'冰山',听说他上个室友因为受不了他的洁癖和作息,三个月就申请换宿舍了。“
颜喻回头看了眼实验室里那个一丝不苟的背影,笑容更灿烂了:“真的吗?那我得测试一下他的底线在哪里。“
第二天,祁默回到实验室时,发现白板上画满了夸张的漫画。中央是一个戴着厚重眼镜、眉头紧锁的Q版人物,旁边标注着“祁默博士的严肃时刻“。周围是各种科学梗和小漫画,甚至还有他拿着移液枪像持剑武士的造型。
祁默站在门口,一动不动。颜喻从资料堆后探出头,准备欣赏他暴怒的表情。
出乎意料的是,祁默走近白板,仔细端详了一会儿,然后指着其中一幅说:“这个比例很准确,但右手的透视有问题,食指应该再短一些。“
颜喻瞪大眼睛,一时语塞。他设想过各种反应,唯独没料到这个。
“你...不生气?“
祁默推了推眼镜:“为什么要生气?绘画是有效的表达方式。只是...“他指了指实验室角落的摄像头,“下次最好在纸上画,这里的所有操作都会被记录。“
颜喻突然大笑起来,笑声在实验室里回荡:“祁默,你真是个宝藏!“他跳起来,拍了拍祁默的肩膀——这个动作让后者明显僵硬了一下,“我开始明白为什么教授让我们合作了。“
祁默不明所以地看着他兴高采烈的样子,轻轻摇了摇头,走向自己的座位。他没有注意到,自己嘴角有一丝几乎不可察觉的弧度。
项目进行到第六周,距离中期汇报还有三天时,危机爆发了。
晚上十一点,祁默正在检查最后的分析结果,突然发现颜喻负责的社会调查数据存在严重误差。样本量不足,对照组分配不均,最关键的是,几个关键变量的测量方式与实验设计不符。
“这完全不能用。“祁默皱眉道,“必须重新收集数据。“
“什么?“颜喻从椅子上弹起来,“不可能!我花了三周时间跑遍全市做这些问卷!“
祁默将电脑屏幕转向他:“你看这里,对照组年龄分布与实验组不匹配,这里,问题措辞改变了原意,还有这里...“他指着一段代码,“你合并了不应该合并的变量。“
颜喻的脸色渐渐变白。他凑近屏幕,反复检查那些数据和图表,最终肩膀垮了下来:“该死...我太着急了,没仔细检查问卷终版就印出去了。“他抓了抓头发,“现在怎么办?汇报就在三天后...“
祁默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做出了让颜喻震惊的举动——他保存了当前文件,新建了一个文档。
“把原始数据发给我。“他说,“我们通宵。“
“你...要帮我重做?“颜喻不敢相信地问。
祁默已经打开了统计软件:“不是帮你,是为了项目。现在开始,你负责重新编码开放性问题,我处理定量部分。“
接下来的36小时,两人几乎没有离开过实验室。颜喻第一次看到祁默工作时的全神贯注——他几乎不眨眼,手指在键盘上飞舞,偶尔停下来在便签上写几个符号,然后又继续。凌晨三点,当颜喻困得头快要撞到键盘时,一杯黑咖啡被推到他面前。
“加了双份糖。“祁默说,眼睛依然盯着屏幕,“你上次喝咖啡时放了四包糖。“
颜喻愣住了,他没想到祁默会注意到这种细节。他捧着那杯咖啡,突然觉得喉咙发紧。
天亮时分,祁默终于靠在了椅背上:“完成了。“他的声音有些沙哑,“新的分析结果支持原假设,甚至发现了几个有趣的交互效应。“
颜喻看着屏幕上那些精美的图表和严谨的分析,一时说不出话来。他本以为会遭到严厉批评,或者至少是一番“做事不严谨“的说教。但祁默只是平静地保存了文件,开始整理桌面。
“你不骂我吗?“颜喻忍不住问。
祁默奇怪地看了他一眼:“指责不会改变已经发生的事。解决问题更重要。“他顿了顿,“不过,下次问卷设计完成后,可以先给我看看。“
颜喻突然笑了,那笑容与往常的嬉皮笑脸不同,带着一丝真诚的感激:“遵命,祁博士。“
汇报当天,项目获得了评审组的高度评价。结束后,团队成员决定去校外的小餐馆庆祝。酒过三巡,气氛热烈起来,只有祁默安静地坐在角落,小口啜饮着一杯柠檬水。
“别管他,他一向这样。“林茜对颜喻说,“去年实验室团建,他在KTV角落里看了一晚上《物理评论快报》。“
颜喻没有接话,而是拿着两杯饮料走到了祁默身边:“试试这个,桃子乌龙,不太甜。“
祁默抬头看了他一眼,接过杯子抿了一口,眉头舒展开来:“谢谢。“
“应该是我谢你。“颜喻在他旁边坐下,“要不是你,这次汇报就完蛋了。“
祁默摇摇头:“团队合作。“
夜风从窗户吹进来,带着初夏特有的清爽。颜喻突然发现,自己不再只是想逗弄这个严肃的学长,而是真正欣赏他的可靠和专业。而祁默则困惑于一个问题——为什么自己会记得颜喻喝咖啡要加四包糖?这不符合他通常只记忆重要数据的习惯。
回学校的路上,其他人走在前面有说有笑,祁默和颜喻落在了后面。路过一家24小时便利店时,祁默突然走了进去。几分钟后,他拿着一瓶饮料出来,递给颜喻。
“你上次说喜欢这个口味。“他说,声音平静得像在讨论天气。
颜喻低头一看,是他曾经随口提过的限量版樱花可乐,早已下架,没想到这家店还有存货。他握着那瓶饮料,感到一种奇异的温暖从胸口蔓延开来。
“祁默,“他轻声说,“你知道吗?有时候你真让人...“
“让人什么?“祁默问。
颜喻抬头,看到路灯在祁默镜片上投下的光晕,突然改变了主意:“让人意想不到。“他拧开瓶盖,气泡声在夜色中格外清晰,“谢谢。“
祁默点点头,两人继续向前走。夜空中的星星安静地闪烁着,就像某些悄然发生变化的东西,明亮却不易察觉。
学术会议通知发到邮箱那天,颜喻正趴在实验室的空调出风口下乘凉。七月的阳光把水泥地面烤得发白,蝉鸣声穿过双层玻璃窗依然清晰可闻。
“青岛的温度比这里低五度。“颜喻把手机举到正在调试分光计的祁默面前,“听说会场就在海边,晚上能听到潮汐声。“
祁默调整着目镜焦距:“会议议程第三天下午有你的报告。“
“所以——“颜喻转着椅子滑到他身边,“要不要和我一起去?教授说可以报两个人的差旅费。“
“我的研究进度...“
“每天只需要占用你六小时,剩下的时间你可以在酒店工作。“颜喻竖起三根手指,“我保证不打扰你,还会带蓝山咖啡豆当贡品。“
祁默的睫毛颤动了一下。上周颜喻弄洒他的咖啡后,确实念叨过要赔他最好的咖啡豆。这个细节像一根细小的刺,突然扎进他严密的思维逻辑里。
“我需要核对实验时间表。“他最终回答。
颜喻欢呼着跳起来时,祁默才惊觉自己居然在计算可行性之前就给出了模棱两可的回答。这不符合他做决策的一贯方式。
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穿过酒店窗户时,祁默正在整理会议笔记。他特意选了背对大海的房间,却依然能闻到咸涩的海风气息。手机震动起来,是颜喻发来的消息:[负一层酒吧有学术沙龙,来玩吗?]
[需要准备明早的报告。]他回复道,把钢笔按颜色排列放进笔袋。但十分钟后,当他站在电梯里按下“B1“按钮时,不得不承认某些变量正在失控。
酒吧里,颜喻被各国学者围在中间,白衬衫解开两颗纽扣,袖口卷到手肘,正用流利的英语讲着什么,引得众人发笑。祁默站在阴影里,看着他仰头喝下金汤力时滚动的喉结,突然理解了共振现象——某种频率正在他胸腔里引发危险的振动。
“祁博士!“颜喻发现了他,眼睛瞬间亮起来,“来尝尝这位德国教授带来的黑啤,有烤面包的香气呢。“
祁默后退半步避开他递来的酒杯:“我不喝酒。“
“知道知道,给你要了气泡水。“颜喻变魔术般从身后拿出玻璃杯,杯壁凝结的水珠折射着琉璃吊灯的光,“看,没加冰,杯垫是全新的。“
这种被看穿习惯的感觉让祁默脊背发麻。他接过杯子时,颜喻的手指无意间擦过他的手背,像静电穿过神经元。
会议最后一天傍晚,颜喻抱着笔记本电脑冲进祁默房间:“帮我看看PPT逻辑!“他发梢还沾着海水,显然是刚从海边回来。
祁默皱眉看着他在地毯上留下的湿脚印:“你应该先擦干...“
“是是是,待会帮你擦地板。“颜喻盘腿坐在地毯上,屏幕荧光映着他的脸,“这里关于文化差异对数据解读的影响,是不是应该加个案例?“
祁默蹲下身时嗅到海盐与防晒霜混合的气息。他的视线掠过颜喻后颈晒红的皮肤:“你防晒没涂匀。“
“什么?“颜喻茫然转头,鼻尖差点撞上祁默的下巴。
“这里。“祁默用笔帽轻点他肩胛骨的位置,“紫外线指数7.3的情况下,防晒霜需要每两小时补涂一次。“
颜喻突然笑起来:“祁博士,你现在好像我妈。“
“这是基本...“
“知道啦知道啦。“颜喻转身背对他,“那麻烦严谨的祁博士帮我涂防晒?明天要去海边实地调研呢。“他故意把防晒霜抛过来时,祁默才注意到自己发红的耳尖。
暮色中的海滩上,祁默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先涂后颈,再沿脊椎向下,用量精确到每平方厘米0.8毫克。颜喻把脸埋在臂弯里,感觉他指尖的温度比夕阳更灼人。
“你知道吗?“颜喻闷声说,“你涂防晒的样子像在操作精密仪器。“
“防晒系数需要均匀覆盖...“
“我是说,“颜喻突然翻身,抓住他还沾着防晒霜的手腕,“你这样会让我误会。“
祁默的镜片蒙着海雾,声音依然平稳:“误会什么?“
浪花在他们脚边碎成泡沫,颜喻松开手大笑起来:“没什么!要不要堆沙堡?我教你社会学版的城堡防御体系...“
深夜的旅馆露台,颜喻晃着啤酒罐指向星空:“看,天蝎座的心脏部位,那颗红色的是心宿二。“
祁默擦拭着被海雾模糊的镜片:“你指错了,那是火星。“
“喂!“颜喻踢了他小腿一下,“这种时候应该配合浪漫气氛。“
“准确比浪漫重要。“
海风突然大起来,颜喻的衬衫下摆被掀起一角。他转头看着祁默被月光勾勒的侧脸,那句玩笑话不受控制地溜出唇间:“如果我是女生,现在应该会想吻你。“
祁默转头看他,目光清澈得令人心慌:“性别不应影响情感判断标准。“
“那...“颜喻倾身逼近,“如果是男生呢?“
潮声忽然变得震耳欲聋。祁默的睫毛颤动频率达到了颜喻从未见过的峰值,就在他以为要听到宇宙爆炸的声音时,祁默站了起来:“风速变大了,建议回房间以免感冒。“
颜喻把空啤酒罐捏扁,嘲笑自己居然对一块木头心动。但他没看到祁默转身时,在手机备忘录里输入的新条目:[心跳加速是否与海平面气压变化有关?需查证。]
开学第一天,颜喻站在实验室储物柜前愣住了。原本杂乱无章的三层空间被改造成微型生态系统:最上层是分类整齐的文献资料,中层放着按色系排列的文具,底层甚至有个恒温杯垫,上面温着他常喝的蜜桃乌龙茶。
“你的储物习惯存在安全隐患。“祁默的声音从背后传来,“上周你忘关的抽屉夹坏了电路线。“
颜喻转身,看见祁默正在校准电子显微镜。白大褂袖口露出半截银色腕表,秒针走动的声音在清晨的实验室格外清晰。“所以你就给我搞了个家政系统?“
“这是基于你过去三个月行为模式的最优解。“祁默调整目镜的手顿了顿,“茶杯每天下午三点会启动加热,你总是这个时间需要热饮。“
颜喻突然凑近,近到能看清祁默虹膜里的琥珀色纹路:“学长,你该不会在偷偷观察我吧?“
祁默后退半步,镜片反光遮住了眼神:“数据收集是科研的基本功。“
这个回答让颜喻整节课都心不在焉。社会学研究方法的讲义上,他无意识画满了电子显微镜的简笔画。当林茜问他为什么对着空气傻笑时,他才惊觉自己已经四天没和任何人调情了。
秋雨来临时,祁默的笔记本里新增了一个加密文件夹,命名为“Y.Y.异常数据“。第一条记录始于九月的第三个周三:
【09.21阴】
-左肩在气压降至1002hPa时出现疼痛反应(推测旧伤)
-咖啡因摄入量比平均值减少37%(与上周实验压力下降相关?)
-对视时间超过3秒会转移视线(社交礼仪?)
他严谨地用三色图表标注这些发现,却在保存时鬼使神差地插入了一张便签截图——那是颜喻画在会议记录边角的Q版火箭,旁边写着“祁博士要冲向宇宙啦“。
万圣节前夜,颜喻举着南瓜灯闯进实验室:“不给糖就捣蛋!“他戴着毛茸茸的狼耳发箍,尾巴扫过祁默的实验台。
“你干扰了洁净度。“祁默皱眉擦拭被碰倒的试剂瓶,却从白大褂口袋掏出独立包装的姜糖,“去年你说讨厌太妃糖。“
颜喻撕包装纸的手停在半空。去年随口说的一句话,连他自己都忘了。糖块在舌尖化开时,他清晰听见心脏漏跳的声音。
波士顿的雪夜,祁默看着视频通话里颜喻放大的笑脸,第17次调高手机亮度。对方正在展示新买的恐龙睡衣:“像不像你养的那只鬃狮蜥?“
“鬃狮蜥是爬行类,恐龙属于...“
“知道啦祁博士!“颜喻突然把镜头转向夜空,“快看!双子座流星雨!“
雪花在屏幕上绽开成冰晶,祁默却只看见颜喻眼里的星光。他悄悄截图的瞬间,颜喻突然轻声说:“其实波士顿的雪和实验室的碎干冰...挺像的。“
这句话让祁默整晚都在查阅气象资料。凌晨三点,他在新邮件里写道:【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雪是水的结晶态,相似性仅存于外观】。但在按下发送键前,他删掉了所有理性分析,只留下一句:【要视频看雪吗?】
情人节那天,颜喻在酒吧灌下第三杯龙舌兰。林茜夺过酒杯:“你手机震了二十分钟了。“
祁默的聊天框里静静躺着52条未读消息,最后一条是:【你左肩疼的时候,可以用热力学贴,在实验室左边第三个抽屉】。颜喻突然抓起外套冲出去,在初春的寒风里按下视频通话。
“你那边...在下雪?“祁默的声音带着时差特有的沙哑。他身后是凌晨四点的实验室,培养箱的蓝光映在镜片上。
颜喻把镜头对准簌簌落下的细雪:“你说过雪和干冰...“
“不一样。“祁默突然打断他,“雪会融化。“他摘下眼镜擦拭,露出泛红的眼睑,“像某些不可逆的反应。“
通话结束后,颜喻在雪地里站到天亮。他大衣口袋里装着没送出的巧克力,包装上印着量子纠缠的图案。
京都的枫叶红得刺眼时,颜喻在哲学之道摔碎了相机镜头。取景框里永远拍不到想要的画面,就像他始终不敢点开祁默发来的论文附件——《论情感数据的非线性表征》。
“你最近很不对劲。“林茜在越洋电话里叹气,“当年那个撩遍全校的颜喻呢?“
颜喻望着民宿窗外的青苔庭院,手机里存着祁默实验室团建的照片。那个挽着祁默胳膊的女研究员,胸牌上写着“神经科学博士“。
“帮我订去波士顿的机票。“他突然说。
在查尔斯河畔的酒吧,颜喻终于看清那个女研究员——她正在和祁默讨论脑电波图谱,两人的白大褂下摆随着手势轻轻交叠。威士忌灼烧着喉管,他想起祁默说过酒精会麻痹前额叶皮层。
“你醉了。“祁默扶住他时,手套还带着低温实验室的寒气。颜喻数着他白大褂上的纽扣,突然咬住第二颗的位置:“这颗...对应心脏吗?“
祁默的瞳孔剧烈收缩。等他反应过来时,颜喻已经吻了上来,威士忌的苦涩在唇齿间漫开。这个吻持续了3.2秒,直到祁默推开他问:“这是你的社会学实验吗?“
信封掉出来的瞬间,颜喻正在打包祁默留下的显微镜。羊皮纸特有的触感让他想起实验室的擦镜布,火漆印是量子隧穿效应的简笔画。
第一条记录的时间是他们分别那天的凌晨:
【Day 1】
-发现咖啡因依赖程度与Y的微信回复速度呈负相关(r=-0.83)
-伦敦今天下雨,但他说过雨声有镇静作用(矛盾)
-实验:在潮湿环境培育的果蝇交配率更高(待验证)
最后一条墨迹尚新:
【Day 366】
-验证期已满
-控制组数据证明:所有生理反应特异性指向Y
-推论:存在名为“爱情“的量子纠缠态
-行动方案:返回初始观测点
颜喻的视线模糊在最后那个坐标上——正是他们初遇的实验室经纬度。窗外春雨渐沥,他摸到左肩贴着的热力学贴,保质期显示到明天。
蝴蝶停在气相色谱仪上时,祁默正在重绘当年的漫画。碳素笔尖突然被夺走,他抬头看见颜喻潮湿的睫毛,像沾着晨露的蝶翼。
“第366天。“祁默的指尖拂过对方发红的眼尾,“你的瞳孔扩张了43%,体温升高1.2℃,这些数据...“
颜喻的吻堵住了剩下的分析。培养箱发出完成的提示音,他们身后,当年被颜喻贴过彩色标签的文件夹突然弹开,数百只折纸蝴蝶倾泻而出——那是祁默用实验废纸叠的,每只翅膀上都写着观测日期。
窗外,初夏的阳光穿过百叶窗,在纠缠的身影上投下琴键般的阴影。超净台上的手机忽然亮起,是祁默设定的每日提醒:【18:00补充Y的蜜桃乌龙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