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中的长安皇城东南隅,七丈高的青铜浑天仪在闪电中泛着幽光。林绾跟随高力士穿过三重玄武岩闸门,钛合金簪尖在水纹密锁上划出电离火花。当地下工坊的汞蒸气灯次第亮起时,她看见二十名白衣方士正在操作一台横跨三个朝代的装置。
“此乃太史局天象监。“高力士拂去《乙巳占》残卷上的积灰,“李淳风真人昔年留下的'天劫阵',用的是武德年间陨铁与则天皇后的星图。“
装置核心是块三丈见方的磁石棋盘,三百六十枚玉质棋子悬浮其上,每颗刻着二十八宿名称。方士们用算筹拨动铜制游标,棋子便在空中组成《开元占经》的星象。林绾注意到西北角的“毕宿“棋子泛着铀矿石特有的磷光——这正是陇右铅毒案的源头。
“上月北斗瑶光位移三度,对应《易纬》所载'荧惑守心'。“首席方士李无涯展开绢帛,上面用朱砂绘着日冕物质抛射轨迹,“按监正推算,七日后午时三刻将现日全食,持续二百四十息。“
林绾的簪尾在磁石棋盘划出洛希极限公式,玉棋子突然共振出《甘石星经》的旋律。她终于明白这个部门存在的意义——所谓“天劫阵“,实为利用地磁异常操控电离层的古代气象武器。
子时,林绾持鱼符潜入天象监地库。陨铁锻造的闸门需以九鸾钗为钥,开启时涌出的臭氧气息证实了她的猜想——这里储存着大量固态二氧化碳(干冰)。
“贞观十九年,袁天罡在此造虹桥引突厥大军入彀。“萨琳娜的声音从水银池后传来,她正在调试一台青铜浑象,球体表面密布着纳米级凹槽,“则天皇后改良为'天狗食日'之术,用的是平流层镁粉播撒法。“
林绾触摸浑象上的大食国方位,凹槽突然射出全息星图。萨琳娜将铀矿石粉末倒入凹槽,星图立刻转为实时气象云图——这正是她在现代使用的卫星云图模式。
“看这里。“波斯圣女指向江淮上空的积雨云团,“用热气球将五百斤镁粉送至此处,配合日食时的电离层扰动,可在淮河制造绵延百里的极光幻象。“
密室暗格弹出一卷武周时期的《雨师敕令》,羊皮上记载着人工降雨的硝石配比。林绾发现批注栏的墨迹未干,竟是李隆基的朱批:“着将作监于蜀道设硝窟三十处,此乃社稷重器。“
盐船爆炸次日,天象监全员进驻骊山观星台。林绾望着三百架改良后的孔明灯——灯体用浸油宣纸与钛合金骨架制成,吊篮载着镁粉与硝石混合物。
“午时二刻,东南风起。“李无涯的铜漏壶精准报时。方士们点燃灯芯,热气球群如星斗升空。林绾用簪尾磁石调整首灯航向,镁粉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虹光晕。
当第一粒黑子出现在日轮边缘,李无涯挥动令旗:“开天幕!“热气球同时炸裂,镁粉在平流层形成反光镜面。江淮上空的积雨云被精确折射,日食阴影提前笼罩叛军盐船。
“就是现在!“林绾向江面掷出硫磺火药筒。被聚焦的阳光引燃火药,火焰顺着人工制造的极光通道直扑敌舰。盐枭杨昶惊惶中发现,自己舰队正笼罩在碗状光幕中,而外围江面依旧晴空万里。
战后验船时,陈玄礼从焦黑的舵盘上刮下晶状体:“此物非金非玉,遇水则胀。“
林绾将晶体置于汞灯下,折射出分形结构:“这是武周时期培育的二氧化硅结晶,用作阳光聚焦透镜。“她在《天工开物》残页中找到记载——“垂拱四年,窑变得璇玑玉衡,可驭天火。“
地牢审讯室内,萨琳娜向杨昶展示青铜浑象:“你们劫持的官盐船底,早被涂上吸光材料。天劫阵启动时,这些船就是最好的引火点。“
林绾补充道:“李淳风在《乙巳占》中埋藏了激光原理——'聚日精于毫末,可熔金石'。你们走私的铀矿石,恰恰增强了光束的穿透力。“
庆功宴上,李无涯突然呕出蓝血。林绾剖开其胸腔,发现心脏表面布满铀尘结晶。更可怕的是,所有参与天劫阵的方士瞳孔都出现放射性白内障。
“报应来得真快。“萨琳娜擦拭着辐射检测仪,“你们用铀矿石增强天劫阵时,就没想过防护措施?“
深夜,林绾独闯太史局藏书阁。在《麟德历》夹层中找到李淳风血书:“天劫阵每用一次,地脉损十年。开元二十八年荧惑异动,实为神龙元年滥用之果。“
当她触碰“神龙元年“四字时,墙壁轰然中开,露出武周时期的地下核反应堆。显示屏上的倒计时正跳动着:距临界还有19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