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董猛伏诛
- 晋:假如我肉糜帝,是在装傻呢
- 黑啤男爵
- 2118字
- 2025-04-24 09:10:47
“哈哈哈……!”
董猛仰天长笑。
“好一个——”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陛下不愧是有大才之人。只用了几个字,就将几千年来的君臣之道,概括得如此精要……”
“陛下的巧思和文采,俱是一等一呀!”董猛笑着说。
虽然董猛的脸上还是微笑,但已经和以往那样谄媚的笑容大不相同。
好像只有现在,他才做回了自己。
从前的董猛,是一具攀附权力的行尸走肉。他隐藏自己的思想,收敛自己的性情,作为一件工具存在。为了主子而活,为了争夺权力而活。
有时候,真不知道是他在追逐权力,还是权力在追捕着他。
他也没得选。
八岁进宫,在权力场中沉沉浮浮,看遍了世态炎凉、尔虞我诈。
这人世间,哪里又是岸上呢?
也许只有死亡,到达人生终点的这一刻,才是真正的“上岸”。
“老奴这张面具,戴得也够久了。今天终于可以脱下了。”
董猛喃喃道。
他知道,自己的死期来临了。
这一刻,不管是什么样的面具,都会自然脱落。
因为这一场人生戏剧,已然谢幕!
没有演下去的必要了。
他闭上眼睛。
浑浊的老眼中,流下两行清泪。
“阿母,儿来寻你了。”
这竟是大太监董猛,在人世间说的最后一句话。
作为西晋的太监,自小便不被允许与自己的原生家庭、家族接触。
大部分宦官入宫后,也都忘却了这一身份。
但总有一些宦官,在被送入宫前,对自己的家庭印象极为深刻,入宫之后,也没能忘却。
毕竟是人伦常情。
东汉的宦官曹腾,收养了养子曹嵩以延续家族。曹嵩,便是魏武帝曹操之父。
后世北魏的宦官王温,因侍奉太后得力,也得以请求为母封官、为父追赠。
唐代的权宦高力士,寻生母赡养。
司马衷没想到。
这竟然也是董猛临终前的遗言。
一个宦官,追逐了一辈子权势,临死前说的最后一句话,却是关于入宫前的阿母?
真是令人唏嘘!
文鸯闻言,也是一愣。
董猛今天要是不提,文鸯还一直以为,宦官都是孤儿呢……
“这宦官在入宫前,都已经‘去势’。对着故去的老母,却还是称呼自己为‘儿’?”
文鸯心中啧啧称奇。
“文某一直以为宦官乃是不人不鬼之物,没想到……竟然也有几分人伦之情……”
不过,文鸯的情绪波动,并没有持续多久。
毕竟他是一个武人,心思并没有陛下那么细腻。
顿了片刻,文鸯便赫然起身来。
眼下,既然董猛已经交待完遗言。
那就该他干活了!
文鸯将大刀的边缘,在铠甲上来回刮了几下。
发出了“沙沙”的磨刀声。
随后,屏住一口气。
看向眼前这个宦官。
董猛闭眼默泪,虽然没有言语。
但却用沉默告诉文鸯。
动手吧!
于是。
文鸯抬起手,挥刀行刑。
他斩下干脆利落的一刀!
只是一瞬。
这位精明算计的西晋大宦官,便得以在九泉之下,与家人团聚了。
司马衷则没有再看董猛。
他转过头,注视着这诺大的杨府。
眼下,这杨府正堂上,除了他和文鸯,已经没有活人了。
“把他们尸首都收拢,下葬了罢。”
“就不立碑了。”
“造反还能有一口棺材、一个土包,运气已是不错。”
司马衷摆摆手。
随后就背过身去,不再言语,像是陷入了沉思。
文鸯拱手领命。
他不知道这位年轻的皇帝,此时心里在想什么。
只觉得,这大致是位有些人情味的帝王。
“换了残暴一些的帝王,估计要把这些人拉出去,曝尸几天解解恨不可。”
文鸯心中暗想。
他常年征战在外,见惯了太多曝尸荒野的士兵和将领。
攻城之后,将敌人的尸首挂在城墙上。
这种事他也没少干……
对于各种各样的鞭尸行为,更是见怪不怪。
司马衷则背对着文鸯。
嘴里喃喃自语,心中唏嘘不已。
“面具……朕何尝不是带着面具在演戏?”
“权力场的斗争,生来如此。”
“等楚王一来,朕也要戴上面具,开始扮演朕的人设了。”
“给这些人收尸,并非对他们有所同情。”
“大家都是权力体制下的一位‘棋手’,都在争着要当那个胜者。”
“如今朕赢了,不过是施舍给落败者的一丝尊敬罢了。”
这人世间。
其实就是一场巨大的“面具狂欢舞会”。
人人都戴着面具。
谁先摘下面具,谁就先被判了死刑。
只有等到死的那一刻,才是摘下面具的最好时机。
……
不消片刻。
就有一个兵卒急匆匆奔进来,禀报道。
“文将军,有一队甲士,约摸数百人,正朝着杨府行进。马上就要到了!”
文鸯心中料想。
定是楚王司马玮和孟观、李肇二人带领的殿中军,此刻赶来杨府汇合了。
文鸯下令道。
“传我军令。弟兄们皆收起武器,于杨府前迎接楚王殿下!”
虽然,文鸯麾下的这些士卒,已经和孟、李二人麾下的殿中军进行了配合,合力打下了杨府。
但如今,是楚王接管局面,自然还是要把姿态放低,以换取楚王的信任。
司马衷也点点头。
“文卿,你做得很好。”
“如今杨党既然已经覆灭。朕的下一个目标,便是贾南风一党。”
“眼下,既然楚王胜利,那么禁军的兵权,暂时也会控制在楚王手中。因此对于楚王,你还要多加拉拢。”
“与他搞好关系,对于朕来说,会是很大的助益!”
司马衷又回到了,文鸯记忆中那位贤明帝王的样子。
运筹帷幄、处变不惊。
文鸯心生崇敬,朗声抱手道。
“臣领命!”
随后文鸯问道:
“此番,微臣会借着这个机会,将自己的弟兄们编入殿中军中,以掌控殿中军的一部分军权。”
“但是,充其量,也只能调动数百人。此后,又该如何扩大兵权呢?”
司马衷闻言,点点头。
他早已经想到了这一点。
“你说得不错。以你手下目前的几十号兄弟,就算在殿中军里,再怎么争取到主导权,触到顶上也不过是几百人的规模。”
“确实难以进一步突破。”
“如果想要进一步将朕麾下的治军规模,扩大到千人……”
“文卿,你必须要有一个正式的武官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