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姬昌抉择
- 封神:我是比干,阳谋大师
- 你有火吗
- 2007字
- 2025-03-24 01:52:14
南极仙翁让姬昌自称天子,听闻此言,姬昌自然满脸惊愕,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语气中满是抗拒与担忧。
为何朝歌凡人与仙人平等,皆因人皇地位等同圣人。
一旦没有人皇这个身份,那么人族会是何等景象,姬昌虽然没有仔细考虑,但是不管如何,一旦接下这个因果,姬昌必然是出卖人族之奸!
若是失败,那么姬昌必然导致被万世唾骂。
哪怕是蓝星的司马懿家族跟姬昌比起来,也是小巫见大巫。
为得江山,这已经是毫无任何底线了。
南极仙翁静静地看着姬昌,神色平静,待他情绪稍缓,才缓缓开口:“西伯侯,汝距离成为圣贤,仅在一念之间。至于你所顾虑的万世唾骂,若掌控得当,未必不能转为万世尊崇。反之,若任由这帝辛继续肆意妄为,黄帝后裔才真的会陷入万世唾骂之危。如今,帝辛公然祭祀上古人族,其野心昭然若揭,若他的野心得逞,你们姬家又将如何自处?”
南极仙翁的话语如重锤般,一下下敲击在姬昌的心间。
姬昌陷入了沉思,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纠结与挣扎。
姬昌深知仙翁所言不虚,自从帝辛继位,虽然没有很明显的表示,但是种种行径确实令人不安,可这改变尊号之事,实在难以抉择。
比较帝辛祭祀上古人族之事,对于圣人而言,自然是瞬息洞察帝辛想要干什么。
但是,一则封神马上开始,现在不易大动干戈,二则,帝辛表现的不是很激烈,若是让圣人现在出手,必然导致授人以柄。
对于帝辛,也不能不防。
不管如何,成汤江山是必须要更替的,封神到来就是成汤江山结束之时,这是圣人所定的必然结果。
“难道真的没有办法吗?”
姬昌喃喃自语,声音中透着一丝无奈。
南极仙翁微微摇头,目光坚定地看着姬昌,沉声道:“你们没有选择。况且,你若成就自身圣贤之位,得万世尊崇,又有何不好?你若是不愿,也可交给儿子做成此事。”
“交给儿子?”
姬昌听后,眉头皱得更深了,脑海中浮现出长子伯邑考的身影,心中一阵为难:“让伯邑考做此事,吾心实在不忍。”
南极仙翁轻叹一声,随即说道:“你若是不愿,贫道可答应你一个四方大帝的尊位。你再选一个你不太喜欢的儿子承担此事,如此,你意下如何?”
南极仙翁说罢,静静地等待着姬昌的回应,目光中淡然却又带着一丝不容拒绝的意味。
姬昌陷入了深沉的思索,其中权衡利弊,姬昌自然是细细思量。
一方面,帝辛近来动作频频,其野心昭然若揭。
一旦帝辛成功转换法统,作为黄帝直系后裔的姬家,必将首当其冲,陷入危机。
自五帝伊始,历经夏朝,人族之皇皆出自黄帝一脉,即便成汤立国之后,各方也一直维持着表面的和平共处。
可如今,帝辛显然已不再满足于现状,帝辛的所作所为,祭祀上古人族之事,已经开始试探黄帝后裔的底线。
这无疑是对黄帝后裔统治地位的公然挑衅。
另一方面,人族圣贤那至高无上的地位,像磁石一般深深吸引着姬昌。
姬昌深知,一旦成功领悟并推出六十四卦,自己必将超越伏羲,承接那无量的气运。
这不仅意味着个人的无上圣贤之位,更能让姬家在人族中获得前所未有的尊崇地位。
若是以后掌控江山,运用得当,自己依旧是万世尊崇。
经过一番权衡,姬昌缓缓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向南极仙翁,沉声道:“仙长,吾承接此因果。不过,待吾创出六十四卦之后,便选择兵解。至于伯邑考,他心地纯善,实非承担此等复杂之事的人选,还望仙长能赐予他一个四方大帝的尊位。”
南极仙翁闻言,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善。吾便给予伯邑考紫薇大帝之尊位。待你凭借六十四卦获得无量声望之后再行兵解,如此安排,你可满意?”
姬昌听闻,心中一暖,再次点头,诚恳道:“甚好,多谢仙长。”
南极仙翁接着问道:“西伯侯,你既已决定兵解,那准备让何人来承接这后续之事呢?”
姬昌微微皱眉,稍作思索,旋即脱口而出:“姬发,此子定能不负所托。”
“善,如此,西伯侯起誓吧。”
南极仙翁神色庄重,目光如炬,紧紧盯着姬昌,那眼神仿佛能洞察其内心的每一丝想法。
姬昌深吸一口气,神情肃穆,缓缓跪地,双手朝天,神色凝重地起誓道:“今日,姬昌在此立天道誓,承蒙阐教仙长教导,成功创得六十四卦,必将谨遵约定。待功成之后,定让姬发承接后续诸事,全力配合阐教,称天子,阐述天道,绝不敢有负仙长所托,如有违背,愿受天道严惩,魂飞魄散,永不超生!”
姬昌话音刚落,天地间似有一道无形的法则波动闪过,印证着这誓言的庄重与效力。
南极仙翁满意地点点头,抬手轻抚胡须,周身仙光微微流转,随后开口道:“既已立誓,那便开始吧。”
南极仙翁双手结印,口中念念有词,只见虚空之中浮现出一道道神秘的卦象符文,散发出古朴而厚重的气息。
“乾坤为首,乾为天,纯阳至刚,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为地,纯阴至柔,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南极仙翁一边徐徐讲解,一边将那蕴含着无尽奥秘的六十四卦,以一种玄妙的方式,缓缓融入姬昌的意识之中。
姬昌紧闭双眼,全神贯注地聆听、感悟,额头渐渐沁出细密的汗珠,却浑然不觉。
随着南极仙翁的讲述,姬昌仿佛置身于一片混沌初开的天地,亲眼目睹着八卦衍生、变化,最终交织成那神秘莫测的六十四卦象,每一个卦象都似在诉说着天地间的兴衰更迭、阴阳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