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刀山剑树,人血馒头!

扬州府衙大坪前,从来没有这么多人,火把照耀下,盔甲行头、刀枪、火铳都闪闪发亮,把府衙四周都站满了。

天热,心更热,所有人都很躁动,难得的,这世间起了缕清风,吹动着王命旗牌微微舒展。

大坪的正中,斩人柱子的位置,换成了一根根手臂粗长的劈柴架成的一座柴山,下宽上窄,有一丈多高!

柴山上端的旗杆上背靠背捆着两个人。

一个是福建私枭头目黄玉林。

这黄玉林,看着是个儒雅随和的人,说起话来慢条斯理,举止文质彬彬,出手阔绰,在海瑞来扬州府前,每天出入茶馆酒楼,气焰熏天。

其手下的私盐贩子在长江沿岸驾驶大号沙船,公然贩私,这是公开的秘密。

但黄玉林在官场结交了不少朋友,扬州的衙门,动不了他,也不敢动他。

有些时候,黄玉林做的太过分了,盐运使司、扬州府衙、江都县衙就会高调组织抓捕黄玉林,结果可想而知,官兵自然是次次扑空。

而黄玉林被抓到,不是官兵抓的,是他自己个儿送上门的。

在听说海瑞即将入扬,玩腻了掩耳盗铃把戏的黄玉林想找寻新的刺激,干脆就带着喽啰去到盐运使司,递上名帖,要见盐运司使明经。

正所谓人狂必有灾殃,本就为了前程、卿卿性命担忧的明经彻底怒了,动了真格,直接将黄玉林扔进了大牢。

一个是徽州私枭头目胡万安。

徽人常说:“吾乡贾者,首鱼盐,次布帛”。

足见徽商对经营盐业十分重视,在国朝初期规定,盐商必须赴边塞纳粮,由官府酬给盐引,商人持引方可支盐行销。

这种制度谓之“开中法”。

那时,由于徽州距边塞太远,徽商纳粮办引的活动敌不过山西、陕西商人的竞争,所在盐业经营中还不能居于优势。

但在弘治五年,开中法逐渐废弛,转而实行折色制,纳粮办引的商人可以由别人代为支盐行销,于是盐商中遂有边商、内商之分,边商专门纳粮办引,内商专门买引销盐。

这些变化使行盐的商人可免赴边纳粮之苦,给徽商经营盐业带来方便。

所以从那以后,徽商经营盐业的人愈来愈多,两淮盐场产盐最多,盐利最大,因而也就成了徽商竞趋逐利的地方。

徽人盐商因此“祭酒甲天下”。

至于胡万安被抓,皆因徽人盐商不规矩,虽说盐商、私枭可以互相转换,但绝大多数时候两者是泾渭分明的。

也就是说,你要么是盐商,要么是私枭,赚一份钱,方便接受盐运使司的摊派和控制。

胡万安则表示,我全都要!

徽人盐商或为场商,或为运商,场商专向灶户收购食盐卖给运商,利用贷本取利、压价收盐等手段盘肃灶户,有的场商还招募盐丁,自行生产,牟取厚利,运商则专事办引销盐,以极低的场价购买食盐,运至销盐口岸高价发卖,谋求最大获利。

湖广本是淮盐畅销口岸,所销之盐占淮盐的一半以上,根据规矩,私枭只能按省贩卖,但披了一层官皮,徽人盐商毫无顾忌地越线了。

而且,徽人盐商竟想凭恃其雄厚财力,把湖广行盐的权利控制在自己手里,使之成为徽商取之不尽的财源。

这种无视规矩、道义,一副“独立商人”的姿态,激怒了盐运使司和所有盐商,官商联手设了个计,把胡万安套了进去,扔进了大牢。

两位私枭头目的命运,因为海瑞的到来而改变,昨夜逃走,今日抓回。

绕着柴山约一丈距离,四面都摆满了站笼,每个站笼里都站着一个私盐贩子,站笼上方的圆口卡着他们的脖颈,每个人的手都被铁铐铐在站笼的柱子上。

府衙门前还站着几队孝陵精兵,全都列在那里。

扬州百姓全来了,虽然都静悄悄的,毕竟万头攒动,无数双眼睛里都望着绑在柴堆上的黄玉林和胡万安,望着柴堆四周那几十个站笼。

越来越多的百姓,围堵着扬州府衙附近的街道水泄不通。

日月更替,天青如洗,白日高悬,所有等待观刑的人却很兴奋,以太阳的慢慢移动估算着时间。

午时三刻杀人的时辰是天定的。

行刑的人从衙门里列着队走出来了。

由于扬州府衙、江都县衙等衙门的刽子手不够,一队锦衣卫士临时充当起了刽子手。

四个法号手,四个放碗口铳的兵分别走到刚搭建好的监刑台前的两侧站好了,吹法号的摆好了法号,放碗口铳的点燃了火把。

部堂命令,私枭头目,当受万火焚身之刑,而私盐贩子,则受囚笼绞刑。

几十个穿着红衣的刽子手便都没有扛刀,两个执行火刑的锦衣卫刽子手举着火把提着油桶走到了柴堆前,其他执行绞刑的刽子手各自走到一只囚笼前。

所谓囚笼绞刑,指的是囚笼底板是活的,在后部设有一个环形拉手,只要刽子手将拉手一扯,底板便被抽了出来,囚笼里的人脖颈便会卡在囚笼圆形的套里,活活绞死。

这样行刑的方式,让观刑百姓开始骚动起来,刑场四周的孝陵卫兵顿时握紧了手中的刀、枪。

“怎么能这样杀人?”

“杀头啊,我连馒头都准备好了。”

“海老爷,海老爷,哪怕就砍一个头呢!”

“海老爷,我孙儿得了痨病,您就可怜可怜我,砍个人头吧,我给你跪下了!”

“……”

一个人呼唤起了海瑞,就有更多的人呼唤海瑞,当一个人跪下,一个又一个人都跟着跪下了。

一时间,沸声如雷。

海瑞听到声音,停下了拟疏的手,领着扬州三衙官员从洞开的衙门里走了出来。

径直走向了那个痨病孙儿的老婆婆面前,说是老婆婆,年纪或许只与海瑞一般大,然而,苦难让这位妇人肌肤如枯树之皮,皱纹如沟壑堆叠。

见到海瑞,老妇人更加激动了,立刻冲了过来,孝陵精兵想拦,却见海瑞快步扶住了她,低矮的妇人,渴求道:“海老爷,我求…我求求你,就一个,就一个。”

“老嫂子,人血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