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有人跟踪

第二天,陈近文早起洗漱时候,陈芳提起了过年的事情。

“小文,没多久就要过年了,我打算这几天去把过年的东西买一下。”

现在家里有钱了,又有了自己的票据,陈芳也准备积极行动起来。

这是他们三姐弟第一次单独过年,她也想像陈父在时那样,把家里简单布置一番。

“行啊,正好你也可以带着小民一起出去逛逛,对了,你那里的钱还够吗?

算了,我再给你点吧。”

说着,陈近文掏出了十块钱,递了过去。

他最近一直忙活着抓鱼卖鱼,都没注意到,快要过年了。

难怪最近的鱼很容易换出去呢,原来大家都是在为过年而做准备。

陈近文不知道的是,现在这段时间,市场上主要是供应冻带鱼或者咸鱼,而且还需要排队抢购。

他换出去的都是新鲜鱼,当然受大家的欢迎了。

“不用了,我还有钱呢。”

陈芳拒绝了。

前几天陈近山补偿的三百块钱,都在她那里放着,所以她也不需要弟弟出钱了。

再说了,之前陈近文零零散散给的,加上她自己糊火柴盒挣的钱,除开一些必要的花销后,还剩不少呢。

“拿着吧,都是给家里用的,不用分彼此。”

陈近文把钱使劲儿塞进了她的手里。

陈芳无奈,只得接受。

她对于弟弟能随手掏出十块钱的‘巨款’,已经习以为常了。

虽然她不知道弟弟手里到底有多少钱,但她猜测应该不会少。

不过她也没有像其他大人那样,要求陈近文把钱全部交出来。

陈近文吃完早饭后,便出了门。

他路过中院的时候,无意间听到了赵家屋里传出了一丝响动。

可他并没有当回事儿,他还以为是人家睡觉时弄出的动静儿呢。

他还是如往常一般,自顾自的出了四合院。

当陈近文顶着寒冷,沿着胡同走了一会儿后,就隐约感觉到有人在跟着他。

他便猛地回头看了一眼,果然看到了一个人影一闪而过,躲进了一个拐角处。

陈近文心里一惊,赶紧也拐进了另一个胡同,藏了起来。

他不知道这个跟踪的人是谁,但他可以确定,这人肯定是来跟踪他的。

躲起来的陈近文,仔细回想了一下自己最近是否有得罪人,或者被人给盯上。

想来想去,他只发现最近与陈近山起过冲突。

但以陈近山的性格来看,是肯定做不出来这种事情的。

想不出所以然的他,只得耐心的等在角落里,想看看到底是谁在跟着他。

不一会儿,一个鬼鬼祟祟的身影跟了过来,还在四处张望。

这人陈近文认识,是中院赵家的小儿子,叫赵来顺,也是赵家媳妇的小叔子。

赵来顺二十来岁,并没有正式的工作,以打散工为生。

看到他,陈近文心下就了然。

这小子肯定是独自去抓了几天鱼,啥也没捞着。

就想着跟踪他,找寻他抓鱼的地方和诀窍,甚至于可能还要抢夺他的鱼。

想到这里,他心里顿时有了警惕。

他虽然不惧怕别人知道自己抓鱼的地方。

但是自己砸窟窿,和存放鱼的方式却是不能让任何人知道的。

赵来顺四处看了看,见看不到陈近文的身影了。

暗骂了一声晦气,便转身往四合院方向走去。

陈近文等他走后,才小心的换了一条路往公交车站而去。

他还时不时的注意后面是否有人跟着。

在公交车上的时候,陈近文就琢磨起了这个事情。

如果大家都没有抓到鱼,而只有他能抓到的话。

这种跟踪的事儿必然会再次发生,甚至会愈演愈烈。

毕竟财帛动人心,绝大多数人都不敢拍着胸脯说,对这种无本又不犯法的买卖不感兴趣。

那如何才能避免刚才的情况再次发生呢?

想了半天,他还真没法阻止别人来跟踪他。

也只能在以后出门的时候更加小心,甚至于出门的时候都不走正大门,直接从他家房子旁边翻墙出去算了。

他家是在后院的角落里,与院子的围墙就隔了一道阳沟,围墙后面就是另一个胡同。

如果他从那里出来的话,就不用担心会有人跟踪了。

不过翻墙又是一个问题,四合院的围墙有三米来高,以他现在一米四左右的身高,徒手是完全翻不过去的。

他必须得用到梯子才行。

如此一来,他便决定,今天找个机会去木材厂弄个合适的梯子。

定下大体的方略后,陈近文才放下了心,继续赶往玉潭渊。

半下午的时候,陈近文在路边等起了周明峰,今天是他们约定的第二次交易时间。

没等多久,他就看见周明峰骑着自行车飞奔而来。

“小陈,等久了吧?”

“没呢,我也是才过来一会儿。”

两人寒暄了几句后,就直接拿着筐下去把鱼都装了上来。

依旧是老规矩,周明峰骑车搭着他去到了一个荒僻的地方,称量完鱼,然后才往纺织厂而去。

在去的路上,周明峰高兴的说道。

“小陈,告诉你个好消息,我们领导同意了你说的用粮食换鱼的方式。

价格的话,一斤细粮换两斤半鱼,一斤二合面换一斤鱼,具体看你要哪种。”

周明峰说了一下兑换的比例。

陈近文琢磨了一下,如果全部换细粮的话,他还真是吃不起多少。

“周哥,这样吧,咱们先换细粮,不过换粮食的话,就得每天交易了,你这边有问题吗?”

如果还是这样隔几天交易一次,他还真不好掩饰如何把几十斤粮食弄走。

“没问题啊,我每天带十斤细粮过去,行不?”

“可以,完全没问题。”

两人边骑,边商议,很快就到了纺织厂。

这次陈近文等在厂外面,就不像上次那样担心了。

等了一会儿后,周明峰拿着布料走了出来,看堆头,跟上次的布料应该是差不多大小。

陈近文也没检查,顺手就揣进了棉衣里面。

与周明峰告别后,他便往曾经看见过的一个木材厂走去。

花费一点功夫,陈近文联系上了木材厂的一个小组长。

成功的用两条三斤重的鱼,换到了一架三米左右长的木梯子。

不过由于木材厂里没有现成的,需要新制作,两人便约定明天来取。

去了一件心事后,陈近文这才开始继续晃悠着卖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