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边关危机

陈程高中状元后,一时风头无两,京城中人人都传颂着他的才名。他的生活看似顺遂,可心中对现代家人的思念却从未停止,与永安公主探寻回家线索的行动也在暗中持续。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边关的一封加急战报,打破了朝堂的宁静,也让陈程陷入了新的困境。

北方的辽国突然集结重兵,侵犯宋朝边境。边关守军奋力抵抗,但因兵力悬殊,形势岌岌可危。战报如雪片般飞至京城,朝堂之上一片哗然。皇帝紧急召集众臣商议对策,陈程作为新晋状元,也被宣召入宫。

宫殿内,气氛凝重压抑。皇帝眉头紧锁,满脸忧虑地看着手中的战报,众大臣们则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却始终拿不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陈程站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众人的发言,心中却在急速思索。

待大臣们讨论稍歇,陈程上前一步,恭敬地向皇帝行礼后,沉稳地说道:“陛下,微臣以为,辽军此次来势汹汹,我们不可贸然正面迎敌。当务之急,应先稳固防线,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皇帝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陈程清了清嗓子,接着说道:“我们可以利用地形优势,在边关险要之处设置防线,加强防御工事。同时,派遣小股精锐部队,骚扰辽军后方,切断他们的补给线。辽军远道而来,补给线本就脆弱,一旦被切断,必然军心大乱。”

陈程的话刚落,一位老臣便站出来反驳道:“状元郎,你这说的都是纸上谈兵!这小股部队深入敌后,谈何容易?稍有不慎,便会全军覆没,到时候岂不是白白送了将士们的性命!”

陈程耐心解释道:“大人所言不无道理,但我们可以挑选熟悉地形、武艺高强的将士组成特种部队,他们行动敏捷,善于隐蔽,定能出其不意地袭击辽军补给线。而且,这样做的目的并非与辽军主力正面交锋,而是扰乱他们的部署,为我们争取时间调集兵力。”

又有一位武将冷哼一声道:“哼,说得轻巧!你一个文弱书生,从未上过战场,哪里懂得行军打仗的艰难?这等儿戏般的计策,怎能抵御辽军的铁骑?”

陈程并不气馁,继续说道:“各位大人,我虽未上过战场,但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辽军擅长骑兵作战,机动性强,但我们若能避其锋芒,攻其弱点,未必不能取胜。此外,我们还可以联合周边的少数民族部落,许以利益,让他们从侧面牵制辽军,形成合围之势。”

然而,陈程的一番苦心献策,却并未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朝堂之上,众人依旧争论不休,一些大臣固执地认为应该立即集结大军,与辽军正面决战,以彰显大宋的威严;还有一些人则主张割地赔款,以求一时的和平。

皇帝听着大臣们的争论,犹豫不决。他看着陈程,眼中虽有一丝欣赏,但更多的是疑虑。最终,皇帝还是决定采纳几位元老重臣的建议,集结大军,准备与辽军正面交锋。

陈程心中焦急万分,但他深知自己人微言轻,无法改变皇帝的决定。退朝后,他独自走在皇宫的长廊上,心情沉重。他明白,正面决战风险极大,宋军很可能会遭受重大损失,可他的建议却被轻易地忽视了。

回到家中,陈程茶饭不思,心中始终牵挂着边关的战事。他不甘心就这样看着宋军陷入危险,于是,他连夜写了一份详细的作战计划,包括兵力部署、战术运用、后勤保障等各个方面,第二天一早便再次进宫,希望能说服皇帝改变主意。

然而,当他来到皇宫时,却被侍卫告知,皇帝正在与几位重臣商议战事,不见任何人。陈程无奈,只能将作战计划交给侍卫,希望他能转交给皇帝。但他心里清楚,这份计划很可能会石沉大海,无人问津。

接下来的日子里,陈程每日都在焦急地等待着边关的消息。他四处打听,却始终得不到确切的战况。朝堂之上,大臣们依旧在为战事争论不休,但却没有人再提及他的建议。

终于,边关传来了战报。正如陈程所担心的那样,宋军与辽军正面交锋,损失惨重。辽军的铁骑如潮水般涌来,宋军虽奋力抵抗,但因战术失误,防线被轻易突破,边关重镇岌岌可危。

皇帝得知战报后,大发雷霆,将几位主战的大臣狠狠斥责了一番。此时,朝堂之上一片死寂,众人都不敢出声。陈程站在一旁,心中五味杂陈。他既为宋军的失利感到痛心,又为自己的建议未被采纳而感到无奈。

在这危急时刻,陈程再次挺身而出。他来到皇帝面前,跪地说道:“陛下,如今战事紧急,宋军已陷入困境。微臣之前所献之策,或许还有一线生机,恳请陛下再斟酌斟酌。”

皇帝看着陈程,眼中满是疲惫与无奈。他沉思片刻后,说道:“陈卿,你的忠心朕心领了。但如今战局已定,再用你的计策,恐怕也来不及了。”

陈程心中一痛,他知道,自己的努力终究还是白费了。但他不甘心就这样放弃,他继续说道:“陛下,哪怕只有一丝希望,我们也不能放弃。如今辽军虽胜,但他们也损失不小,此时若我们能调整战略,或许还能扭转局势。”

皇帝摆了摆手,说道:“陈卿,此事朕自有打算,你退下吧。”

陈程无奈,只能退下。他走出宫殿,望着天空,心中满是迷茫。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一番良苦用心,却始终得不到认可。在这个时代,他的现代知识和理念难道真的行不通吗?

回到家中,陈程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想起了在现代的美好生活,想起了艾莎、林丹和孩子们,心中的思念如潮水般涌来。他不知道自己还要在这个时代挣扎多久,也不知道是否还有机会回到家人身边。

然而,陈程并没有被挫折打倒。他深知,在这个动荡的时代,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改变命运。他决定,无论前方的道路多么艰难,他都要继续寻找回家的线索,同时,他也不会放弃为这个国家出谋划策,哪怕他的声音依旧微弱,哪怕他的建议依旧不被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