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林疏月的手指深深抠进石壁缝隙,山雨裹挟着陈年腐叶的气息灌入鼻腔。守林人的铜锣声穿透雨幕,震得人耳膜生疼。谢萦突然夺过老周的探铲,锋利的铲尖抵住她后心:“进去,把祭文续完。“

洞窟深处传来细碎的啃噬声,像是千万只老鼠在啃咬青铜。林疏月摸出紫外线手电筒,冷光照亮洞壁上的苔藓——那些看似天然的斑痕,实则是用骨粉调墨写就的密文。

---

骨墨遗书

王献之的皂靴陷入暗河淤泥,父亲尸身的衣袂随水波荡漾。他颤抖着解开螭龙玉佩,玉背暗格里掉出半片龟甲,上面刻着与谢安笔迹完全相同的文字:

**“羲之吾兄:墨渊异动,请速以七十六人血祭......“**

暗河突然翻涌,浮尸们的眼眶中钻出荧蓝水蛭。谢道韫的青铜灯盏映出骇人景象——每具尸身的天灵盖都被雕成微型砚台,发黑的墨垢填满螺旋刻痕。

“这才是真正的《兰亭集序》。“她蘸取浮尸百会穴中的墨汁,在石壁写下血红的“永和九年“。

---

瓮中玄机(现代线)

林疏月的登山靴踩碎满地鼠骨,洞窟尽头的青铜鼎比她想象中更庞大。鼎腹密布着指甲盖大小的孔洞,每个孔中都塞着发黑的牙齿。

“用玉印开启血觞。“守林人敲响铜锣,回音在鼎内震荡出诡异的音律,“你祖父当年差最后一步。“

老周突然扑向鼎足,袖中滑出刻刀:“五三年他们用洛阳铲撬开鼎耳时,里面传出活人的呻吟......“刀尖刮去铜锈处,露出密密麻麻的针孔小字——竟是四十二位兰亭名士的死亡记录。

谢萦的匕首突然转向,划开自己手腕:“王氏血脉算什么?我们谢家才是真正的守墨人!“鲜血滴入鼎中牙孔,那些发黑的牙齿竟如活物般蠕动起来。

---

####血砚惊魂(古代线)

王献之将龟甲按在父亲尸身眉心,暗河瞬间沸腾。浮尸们的天灵盖接连爆裂,墨汁凝成《兰亭序》全文。当最后一个“矣“字成形时,谢道韫的青铜灯盏突然炸裂。

“你以为我在害人?“她扯开衣袖,露出布满螺旋疤痕的手臂,“永和八年冬,你父亲亲手在我颅骨刻下这些镇魂符!“

石壁上的血字开始剥落,露出底层密密麻麻的齿痕。王献之终于看清真相——那些所谓的“人牙“,实则是用墨玉雕琢的微型墓碑。

---

齿冢迷踪(现代线)

林疏月用镊子夹出鼎中牙齿,紫外线下显露出微雕文字。老周突然夺过一颗门齿:“这是我祖父的牙!他五三年失踪时,这颗金牙是我亲手镶的!“

铜鼎内部传来机括转动的闷响,鼎腹缓缓裂开。谢萦突然发出癫狂的笑声,她扯开衣襟,胸口纹着与鼎内相同的齿痕图——正是山阴地脉的走向。

“该还债了。“守林人举起铜锣砸向林疏月后脑。千钧一发之际,那具执笔人骸骨突然暴起,森白骨掌穿透守林人的咽喉。

---

双生残局

雨势渐歇时,洞窟地面的积水映出诡异星图。林疏月发现每颗“星辰“都是牙齿的微雕投影,而连接它们的线条,正是老周锁骨处的胎记形状。

“原来我们才是祭品......“她举起玉印砸向青铜鼎,鼎身应声裂开。腐臭的墨汁喷涌而出,裹挟着数十封未拆的信笺——全是1953年祖父与谢家人的往来书信。

王献之在暗河尽头找到出口,爬出水面时满手腥黏。晨曦照亮眼前的碑林,每块碑上都刻着“琅琊王氏某某之墓“,而最中央的无字碑前,插着他从墨渊带出的半截青铜钥匙。

守林人的尸体突然抽搐,撕开人皮面具的脸赫然是年轻时的祖父。他染血的指尖在地上划出最后两个字:

“快逃“

---

墨色黎明

第一缕阳光刺入洞窟时,青铜鼎彻底坍塌。林疏月攥着沾血的1953年信笺,看着谢萦在晨光中化作一尊墨玉雕像。老周跪在鼎墟前,将祖父的金牙埋入废墟:

“五十年了,终于能给他们立个衣冠冢。“

山脚下传来汽笛声,新的考古队正在进驻。林疏月望向王献之爬出的水潭方向,潭边芦苇丛中,半块残碑露出水面,碑文在朝阳下清晰可辨:

“会稽山阴无兰亭,墨渊千载葬诗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