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暗流涌动
- 重生嫡女:爱与仇的朝堂风云
- 南风梦雪
- 4664字
- 2025-03-15 09:16:35
待小翠轻盈的身影消失在房间门口,楚瑶缓缓直起身躯,每一个动作都仿佛承载着过往沉重的记忆,步伐略显滞重地朝着窗前走去。她伸出纤细却透着坚韧的手,轻轻推开那扇雕花窗户,刹那间,一股清新怡人的雨后空气如灵动的精灵般扑面而来,其中混杂着泥土质朴的气息与花草淡雅的芬芳,那股独特的味道,如同春日里的第一缕阳光,瞬间驱散了她脑海中那团混沌的迷雾,让她的思绪在这一瞬清醒了几分。
她静静地伫立在窗前,目光投向那片既熟悉又因重生而显得陌生的庭院。庭院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她曾经的欢笑与泪水。然而此刻,她的眼神逐渐变得如寒夜中的利刃,冰冷而锐利。她深深明白,时间犹如沙漏中的细沙,正飞速流逝,自己必须争分夺秒地行动起来,才能在这场与继母和庶妹的惊心动魄的斗争中抢占先机,否则,稍有不慎,便可能再次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回想起小翠方才所言,楚瑶暗自思忖,林氏和楚柔此番鬼鬼祟祟的密会,必定如同隐藏在黑暗中的毒蛇,正谋划着对她不利的恶毒阴谋。上一世,正是因为自己对她们那如蛛丝般细密的阴谋毫无察觉,像一只懵懂无知的羔羊,才会一步步踏入她们精心设计的陷阱,最终落得那般凄惨悲凉的下场,含冤而死。这一世,她在心中暗暗发誓,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都绝不会再让悲剧的车轮再次无情地碾压过自己和母亲的命运。
楚瑶深知,若想彻底揭露她们那深藏于黑暗中的阴谋,让真相大白于天下,就如同抽丝剥茧一般,必须掌握足够确凿的证据。而楚柔身边形影不离的丫鬟,无疑是撕开这张阴谋大网的重要突破口。
她轻轻唤来另一个贴身丫鬟小桃,声音轻柔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小桃,你平日里心思细腻,可知道二小姐身边的翠儿平日里与谁来往最为密切?”
小桃微微一愣,如墨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思索的光芒,片刻后,恭敬地回答道:“回小姐的话,奴婢前些日子偶然听闻,翠儿与厨房的一个小厮似乎走得格外近,两人时常趁四下无人之时,在花园那偏僻的角落偷偷见面,行为甚是神秘。奴婢当时瞧见,那小厮还鬼鬼祟祟地给翠儿递了个小包袱,翠儿接过之后,左右张望了一番,才匆匆离开。”
楚瑶嘴角微微上扬,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在嘴角浮现,如同夜空中划过的一道冷冽流星:“很好,小桃,此事交给你去办。你务必暗中紧紧盯着翠儿,她的一举一动都不可放过,若有任何哪怕一丝一毫的异常,即刻来向我如实禀报。记住,此事关系重大,一定要做得万分隐秘,不可让任何人察觉到一丝端倪。你可知道,这说不定关乎着我们日后的生死存亡。”
小桃用力地点了点头,眼神中透着忠诚与坚毅:“奴婢明白,小姐尽管放心,奴婢定会办妥此事。要是翠儿真有什么不轨的事儿,奴婢肯定第一时间告诉您!奴婢会像影子一样跟着她,保证不会错过任何细节。”
“嗯,此事切不可掉以轻心,你若办得好,日后我必有重赏。若能从翠儿身上挖出她们的阴谋,你便是我最大的功臣。”楚瑶神色凝重地说道。
安排好小桃的任务后,楚瑶缓缓走到桌前,轻轻坐下,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她清楚地知道,仅仅将目光锁定在翠儿身上,犹如杯水车薪,远远不足以将林氏和楚柔那盘根错节的阴谋彻底粉碎。必须如同撒下一张大网,从多方面、多角度入手,才能将她们的阴谋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让她们为自己的恶行付出应有的代价。或许,她还得留意林氏平日里的往来信件,以及楚柔在府外的行踪。
与此同时,在楚家那布局精巧却暗藏阴霾的另一处庭院中,林氏和楚柔正相对而坐,两人的面色如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母亲,不知为何,那楚瑶近日竟如同变了一个人一般。今日在花园中,我不经意间与她对视,竟从她的眼神中捕捉到了一丝让我莫名心悸的东西,那眼神,仿佛……仿佛看穿了我们的一切。”楚柔秀眉紧蹙,一脸担忧地说道,话语中透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恐惧。她下意识地绞着手中的手帕,指节都因用力而泛白。
林氏不屑地冷哼一声,那声音如同夜枭的啼叫,尖锐而刺耳:“哼,不过是一个黄毛丫头罢了,能翻出什么大风大浪来。你无需如此惊慌失措,只要我们按之前精心计划的行事,她终究不过是我们掌心中的玩物,迟早会被我们无情地踩在脚下,永世不得翻身。我在这楚家经营多年,岂是她能轻易撼动的。”
“可我还是担心,万一她……”楚柔欲言又止,眼神中满是忧虑。她想起楚瑶今日看向她的眼神,那眼神中的冷静与犀利,让她不寒而栗。
“没有万一!”林氏打断她,眼神阴鸷,“你只要照我说的做,一切都在掌控之中。你要记住,我们的计划天衣无缝,只要你在诗会上表现出色,得到太子殿下的青睐,楚瑶就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
楚柔虽微微点了点头,但心中那股不安的情绪却如疯长的野草,愈发强烈。她总觉得,自从楚瑶那次莫名摔倒昏迷醒来后,仿佛有一股神秘而强大的力量,在悄然改变着一切,而这种改变,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她仿佛能感觉到,楚瑶就像一头蛰伏的猛兽,随时准备对她们发动致命一击。
就在这时,一名丫鬟脚步匆匆地走进厅中,微微屈膝行礼后,急切地禀报道:“夫人,二小姐,太子殿下今日在城中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诗会,邀请了京城中的诸多才子佳人齐聚一堂。老爷方才吩咐下来,让两位小姐也做好准备,一同前往赴会。”
林氏和楚柔闻言,原本阴沉的脸上瞬间如同被点亮的灯笼,露出了欣喜若狂的神色。
“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柔儿,你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在太子殿下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只要能得到太子殿下的青睐,我们在楚家乃至整个京城的地位,都将无人能及。到时候,楚瑶只能乖乖地任我们摆布。”林氏激动得双手微微颤抖,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她仿佛已经看到了楚柔成为太子妃,她们母女在京城呼风唤雨的场景。
楚柔眼中闪过一丝得意与自信,宛如一只高傲的孔雀:“母亲放心,女儿定不会让您失望,定会使出浑身解数,让太子殿下的目光紧紧停留在我身上。我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我才是最有资格站在太子身边的人!我已经准备了一首绝妙的诗词,定能在诗会上惊艳众人。”
“对,我的女儿定能艳压群芳。去好好准备,一定要在诗会上大放异彩。首饰要选最华丽的,衣裳也要穿最出众的,绝不能让楚瑶抢了你的风头。”林氏嘴角勾起一抹志在必得的笑容。
而此时,在自己庭院中的楚瑶,也从丫鬟口中得知了诗会的消息。她心中微微一动,脑海中瞬间闪过无数念头。她心想,这或许是一个天赐良机,不仅可以借此结识京城中的各方有识之士,为自己日后艰难的复仇之路积累宝贵的人脉资源,同时,也能巧妙地利用这个场合,试探一下楚柔的虚实,看看她究竟怀揣着怎样的阴谋诡计。说不定,还能从诗会中找到一些与林氏和楚柔阴谋相关的线索。
时光悄然流转,很快便到了诗会当天。清晨的阳光如同金色的丝线,透过窗户的缝隙,轻柔地洒在楚瑶的闺房之中。楚瑶早早起身,在丫鬟们的精心侍奉下,开始为今日的诗会精心打扮。她身着一袭淡蓝色的长裙,那裙摆宛如湛蓝的湖水,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其上绣着的精致兰花图案,栩栩如生,仿佛每一朵都在散发着淡雅的芬芳。走动间,裙摆随风飘动,她宛如一位从仙境下凡的仙子,美得如梦如幻。她的长发如黑色的绸缎般柔顺,随意地挽起,只插上一支温润的白玉簪,那白玉簪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柔和的光芒,更衬得她清新脱俗,宛如空谷幽兰。她还特意在腰间系了一条淡粉色的丝带,丝带的尾端绣着精致的花纹,随着她的走动,丝带轻轻飘动,为她增添了几分灵动之美。
当楚瑶和楚柔一同踏入诗会现场时,仿佛两颗璀璨的星辰,瞬间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诗会现场本就热闹非凡,才子佳人云集,此刻众人的目光纷纷聚焦在她们身上。楚柔见众人的目光大多被楚瑶所吸引,心中不禁泛起一阵如汹涌波涛般的嫉妒。她冷哼一声,故意提高音量,阴阳怪气地说道:“姐姐今日倒是打扮得格外漂亮,如此光彩照人,莫不是想在太子殿下和各位才子面前出尽风头,好让众人都拜倒在姐姐的石榴裙下?”她上下打量着楚瑶,眼神中满是嫉妒与不屑。
楚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从容淡定的微笑,不紧不慢地说道:“妹妹说笑了,我不过是随性而为,挑选了一件自己觉得舒适的衣裳罢了。倒是妹妹,今日这一身打扮,可谓是艳压群芳,举手投足间尽显风情,想必是为了太子殿下精心准备了许久吧。妹妹如此用心,定能在太子殿下心中留下深刻印象。说不定,妹妹的才情也能在诗会上大放异彩呢。”她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淡淡的调侃,眼神却始终平静如水。
就在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明争暗斗之时,一位风度翩翩的男子,迈着沉稳而优雅的步伐,缓缓朝着她们走来。此人正是当今太子萧逸尘。他身着一袭月白色锦袍,袍角绣着精致的银色云纹,腰间束着一条白玉带,越发显得身姿挺拔,气宇轩昂。他的面容如雕刻般俊美,剑眉星目,眼神中透着睿智与温和。他的嘴角带着一抹淡淡的微笑,仿佛春日里的暖阳,让人感到无比舒适。
萧逸尘的目光在楚瑶和楚柔身上轻轻扫过,如同春风拂过湖面,最后,他的视线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稳稳地落在了楚瑶的身上。楚瑶那清新脱俗的气质,宛如一缕清风,在这繁华热闹的诗会现场显得格外与众不同,瞬间触动了他内心深处的某根弦,心中不禁泛起一圈圈涟漪。他觉得楚瑶就像一朵绽放在尘世中的青莲,不沾染一丝俗气。
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如暖阳般温暖的微笑,声音温和而富有磁性地说道:“两位小姐皆是京城中才貌双全的佳人,今日能在此诗会相聚,实乃人生一大幸事。不知两位小姐可有兴趣与我一同漫步,欣赏这诗会中才子佳人们的绝妙诗作?”他微微欠身,举止优雅,尽显皇家风范。
楚柔见状,眼中闪过一丝急切与兴奋,连忙上前一步,娇声说道:“能与太子殿下一同欣赏佳作,聆听殿下的高见,乃是柔儿莫大的荣幸。殿下学识渊博,能在殿下身边聆听教诲,柔儿定能受益匪浅。殿下平日里日理万机,今日能有此闲暇,想必也是对这诗会期待已久吧。”她微微低头,脸颊微红,做出一副娇羞的模样。
楚瑶则微微欠身,姿态优雅,轻声说道:“殿下客气了,瑶儿也深感荣幸,能与殿下同行,实乃瑶儿之福。听闻殿下对诗词见解独到,瑶儿也期待能在这诗会中,从殿下处学到更多。殿下对诗词的喜爱,想必能让这诗会增添不少光彩。”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如同山间清泉,让人听了心旷神怡。
于是,三人一同在诗会中漫步。诗会现场,才子佳人们或吟诗作画,或抚琴对弈,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他们漫步在这充满诗意的氛围中,欣赏着一幅幅精美的画作,品味着一首首绝妙的诗词。期间,萧逸尘不时与楚瑶交谈,每一次交流,都让他对楚瑶的认识更加深刻。他惊讶地发现,楚瑶不仅拥有倾国倾城的容貌,更有着过人的才思,对诗词的见解独特而深刻,常常能一语中的,让他眼前一亮。比如,当看到一幅描绘山水的画作时,楚瑶说道:“此画虽笔墨精妙,将山水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但少了几分灵动之气,仿佛山水之间缺少了灵魂。”萧逸尘听后,深以为然,对楚瑶的好感如春日里的藤蔓,愈发加深。
而楚瑶,在与萧逸尘的交谈中,也敏锐地感受到了他的不凡。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都透露出一种与生俱来的王者之气与睿智。她心中暗自思忖,或许这位太子殿下,日后会成为她复仇路上一股强大的助力,若能得到他的支持,自己为自己和母亲讨回公道的道路,或许会顺畅许多。但她也深知,在这复杂的宫廷与家族斗争中,不能轻易相信任何人,与太子的交往,也需步步为营。
诗会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缓缓落下帷幕。楚瑶带着满心的思索与收获,回到了楚家。此时的她,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计划。她深知,前方的道路依旧如同布满荆棘的荒野,充满了未知的艰难险阻,但她的眼神中却没有丝毫畏惧。因为她坚信,只要自己如同磐石般坚持不懈,如同利剑般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穿越黑暗,为自己和母亲讨回那份迟来已久的公道。她回到房间后,立刻将今日诗会中的所见所闻细细梳理,思考着下一步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