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三枚匕首

镇武司,演武场上。

拳声轰鸣,哀嚎不断。

二人赤手相搏,庞千岳追着张文一顿揍。

“单臂万斤,很狂妄是吧?”

“练皮境堪比凝气境,很嚣张是吧?”

“军部门口磨刀,很威风是吧?”

“路过城门口,还能顺便抓个贪官,你他妈是神捕啊!”

庞千岳这镇武司第一莽夫的名头可不假,饶是张文力能扛象,也只能抱头乱窜。

烟尘过后,演武场归于寂静。

张文皮糙肉厚的,倒也不怕挨打,只是没想到给司察处带来如此大的麻烦,颇有惭愧。

“庞大人,张文有错。”

“你没错,错的是老子,就不该把你从铭州带出来。”

如今,圣旨已下,武库司这贪污案,司察处不接也得接,好在还有个督察处陪跑,尚有安慰。

“陛下开了御口,这案子你来负责是没跑了,不过,毕竟是军方的事,还是以督察处为主导,你跟着他们的步子走就行。”

庞千岳还是不放心,再次叮嘱:“切莫自作聪明,军方发起疯来,是要命的。”

“谢大人提点。”张文躬身拜谢。

“若是形势不对,就别查了,回你铭州老家去。”庞千岳叹了口气。

张文心中不解,一个普通的贪污案,能有多凶险?

次日。

张文一大早便去了军部督察处。

今天倒是不用斩箭,督察处的门大开着,已有一人先于张文到此。

“张都卫,我真想把你挂在这弓弦上吊死!”

左都看见张文,咬着牙,持弓的手捏得死死。

他躲了庞千岳五封协查函,门被踹飞都没吱声,却还是没躲过张文的城门一脚,直接踹出个武库司贪污案。

“哈哈哈,看来是左大人负责这案子,可真是太巧了。”张文快步走近,指着旁边的文弱官员,转移注意力,“不知这位大人是?”

那文弱官员赶紧起身,拱手作揖:“下官,户部范之礼,二位大人若是查案中遇到钱银账目,可交由下官处理。”

司察处张文,督察处左都,户部范之礼,便是这次武库司贪污案的奉旨督办。

三人坐在屋内,面面相觑。

茶倒是喝了不少,如何查案一字没提。

“我觉得……”张文忍不住,话没说完,被左都打断。

“我觉得张都卫莫说话,跟着我就行。”

“下官附议。”范之礼也出声。

三人如今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张文磨刀事迹过于骇人,两人均不敢让他拿主意。

“行,我不说话,我就跟着您二位了。”

张文哼了一声,得个清闲,甚好。

下午时分,左都带着二人去了武库司。

一名监令恭敬迎来,将三人带入内庭。

茶歇糕点,一应俱全,三方木制精巧小盒,一人跟前一个。

三人打开,寒光乍现,竟是一枚黄金打造的抛光匕首。

那监令朗声道:“此乃十两金,补作三位大人的劳顿之苦。”

张文心中不快,无论是贿赂还是威胁,如此有恃无恐,太过骇人。

“还请监令帮忙谢过少府大人,不知少府大人可有其他言语?”左都对军方的脉络了解得极为清晰,武库司主官为正三品少府。

品阶不高,却无人敢得罪。

对于左都的话,这监令听了,脸上颇是满意:“少府大人说,督察处是自家人,陛下金口立案,武库司不会让督察处难做,请三位明日再来。”

“麻烦监令带话,左都谢少府大人体谅。”

三人一杯茶没喝完,便出了武库司。

左都抱着木制小盒,瞥了一眼范之礼手中的小盒,又看向张文空空的双手,脸色大变。

“张都卫,你的盒子呢?”

张文惊了一下:“哎呀,忘拿了,十两黄金啊,亏了亏了。”

左都疑虑得看了他一眼:“明个还得去,应该还在的。”

……

当天晚上,张文在演武场练刀,挥汗如雨,直至深夜。

第二日,三人再到武库司。

正如左都所言,只有张文跟前,还放着木制小盒。

张文打开一看,与昨个一模一样的金制匕首,今个竟是有两枚。

“敢问监令,今个少府大人有何指示?”

那监令答道:“等!”

左都微笑,端起旁边的茶水,喝了一口,静静等待。

唯独张文将那木盒合上之后,起身在屋内四处走动。

看看窗外,瞅瞅门缝,一刻不得闲。

“张都卫可是有事?”监令的语气不善。

“没什事,来了两日,也没在这武库司转转,有些好奇。”张文道。

“武库司乃是兵家重地,内有机密军械制造,岂能随意观摩,还请张都卫落座!”

那监令话说完,屋外的兵士如得令一般,将门窗全部关闭。

“张文,赶紧坐下。”左都大喝。

张文这才落座。

三人就在这屋内坐到傍晚才出来。

监令只让三人明日再来,别无他话。

出得武库司。

左都深深看了一眼张文空空如也的双手,眉头皱了一路。

快要分别时,还是忍不住。

“张兄,明个记得拿木盒。”

“哦?你看我这记性,明天一定记住,哈哈哈!”张文大笑。

……

这夜,张文又是练刀至凌晨,弯月如刀,寒气逼人。

第三日,三人再临武库司。

张文跟前,小盒依旧,只是内里又多了一枚金制匕首,变作三枚。

今天,左都还未说话,那监令先开口。

“少府大人说,三位大人辛苦查案三日,终是有了结果,可喜可贺。”

话音刚落,一名杂役端着一托盘而来,里面放着一本册子和一卷轴。

左都接过,翻看几眼后,递给张文。

原来是一卷宗和一本账册。

卷宗记载,武库司军靴监令,私自与纺织局串通,抬高军靴采办价格,每双军靴抽头五十文钱,涉及军靴数量达三十余万。

那账册则是武库司军靴采购清单,以及纺织局的出库清单。

账目清晰,毫无破绽。

左都朗声道:“没想到这武库司中还有如此蛀虫,还是少府大人明察秋毫,护我大梁军需之清廉,乃是我军方的后勤基石。左都敬仰!”

这番夸赞并未让那监令动容,亦没有回答。

他把目光放到张文身上。

“张都卫,不知你可否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