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又是童贯的骚操作?(求追读 求月票)
- 靖康:从逃跑将军到开国太祖
- 白澄祥
- 2054字
- 2025-04-02 22:10:17
东京城,枢密院衙门。
西路军要进京勤王,拱卫京师地消息在枢密院和三衙传开了。在王黼地召集之下,童贯、郑居中和高俅都来到了枢密院衙门议事。
这四个大人物齐聚堂上,四人面色各异,但都是不同程度的烦躁与担忧。
率先发难的是最近被官家冷落又刚被童贯牵连着一起被宋昭上书弹劾的王黼:“请郑枢密先说说吧,到底怎么回事?”
郑居中和童贯虽然都是领枢密院事的差遣,但是童贯毕竟还是个常年在外监军的宦官,因此虽然大家尊称他一句童枢密,事实上的枢密使还是郑居中。
郑居中开口答道:“先是滑州(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一带,有刁民造反,为首的一贼名叫张迪,如今聚众已有三五千人,为祸地方。随后有消息传开说伐辽大军要来平叛,之后还要来京畿路拱卫京师。”
先是高俅暴跳如雷起来:“什么平叛,什么拱卫京师,枢密院下调令了吗,我殿前司下军令了吗?!滑州已经是在黄河南边,距离东京城,不过一两日的路程,大军到了滑州岂不是就可以威胁京城了?我看这就是兵变,是造反!”
王黼抬手示意高俅不要太激动:“高殿帅莫要这么急躁,把事情先问清楚。郑枢密方才话里说了两个事,第一个滑州有一小股贼众,这个是确凿无误的对吧?”
“没错,这个情况很清楚,滑州知州报过这事,枢密院也请高殿帅差小队虞侯去看过情形。”
“郑枢密后来说伐辽大军要平叛、要进京,用的词是‘有消息传开’,那就是传言了?”
郑居中听王黼这样问,他自己其实也拿不准,事发突然,他还来不及仔细查清消息的来源,只能实话答复。
“确实这层消息谁也说不清是如何传开的,但是就忽的一下枢密院和三衙大小官吏都听说了。抓了几个人问情况,都说是听别人说的,一时之间暂时还问不出来最终是哪里传出来的消息。”
“为何不过是道听途说的消息,却传得如此言之凿凿,伐辽大军刚刚经历了大败,不在原地休整,为何要南下威胁京城?”
郑居中转过头去看了一下童贯,和童贯对了下眼神,微微点头表示要得罪了,便开口进行了一番解释。
“按照传言,东路军之所以要反,自然是因为伐辽一战中宣抚司指挥失当导致东路军损伤惨重,又兼种师道被勒令致仕。
“东路军原本就是自成一派的西军部队,如果有心人在此情况下鼓动,军士们做出些出格的举动倒也在情理之中。”
王黼为难地点点头,他也不得不承认东路军进京讨要个说法说得通,但是他想不明白西路军为什么也会南下。
“东路军是种师道的旧部就不说了,西路军不是童枢密亲自操刀重组的胜捷军吗,西路军怎么会随东路军南下?”
郑居中又看了一眼童贯。童贯也就不等郑居中越俎代庖,自己交代起来:“西路军本来就是新兵为主,更容易受到有心人的蛊惑。大军开拔雄州之前,胜捷军就在陈州闹过一次兵变,靠着刘延庆之子刘光世带着亲兵才弹压下来。
“西路军在伐辽一战中,其实没怎么吃亏,如果要说,可能是咱家前两日下的一条军令有些激恼了西路军军士。”
王黼的眉头都快皱成一团了,赶紧问问这个祖宗到底干了些什么:“童枢密下了什么军令?”
“咱家下令要处置选锋军副将韩世忠,治他临战脱逃的罪。”
堂上其他人对韩世忠这个小人物并不熟悉,让童贯再细细说来。
童贯先大致交代了一下韩世忠之前几次有功未被上报的情形,随后说道:“这次我派去西路军监军的小押班刘一横死在了西路军撤退的路上,最终是被韩世忠收敛了尸体带回来的。”
听完童贯的解释,王黼更糊涂了:“韩世忠给这小押班收尸,何罪之有啊?”
“王相公,刘一横后背心窝处中了四箭啊,四箭紧紧挨在一起,刘一横没有甲胄,一看就是手无缚鸡之力,辽军何苦连射四箭取他的性命呢,这明明就是报仇报怨的杀人法子?我怀疑是韩世忠公报私仇,便处置了这员副将。”
“你如何罗织的罪名?”
“刘延庆来和咱家说过,他们刚一接战,我那小监军就下了撤退的命令,但韩世忠在前线抗命和辽军继续作战,事后推脱说自己没有收到撤退的军令,我就罚他个违抗军令,贬为队将了。”
王黼听完深深叹了一口气:“童枢密你糊涂呀,你方才说了,韩世忠屡次立下大功却不得升迁,军中已经多有人鸣不平,你还如此对待此人,何苦在这个时候公报私仇,落了有心人的口舌呢?”
童贯却好似很无奈的样子:“咱家也没有想到这次会有人冲咱家来了。”
王黼又是抬手示意童贯不必再解释:“这次肯定还是那蔡京搞的鬼,之前已经让宋昭上过弹劾你我的谏言疏了,如今又闹出一个伐辽大军造反的戏码,这是要把你我往死里整啊。”
郑居中也插话分析道:“且不说此次是不是真的兵变,就算是假的,如此大张旗鼓地宣扬这件事,必然是要造成童枢密不仅伐辽不成,还在军中失去了军心的声势。”
高俅听几人一唱一和,听到这里却又不明白了:“如果没有兵变,造这个声势有什么用?”
童贯看着脑满肠肥的高俅,也无奈摇了摇头:“高殿帅,咱家刚才说了,这次是冲着咱家来的。这话如果传进了官家耳朵里,官家自然会觉得咱家无能统兵,又失去军心,要把咱家罢撤了。蔡京一党到时候便可再想办法安插人来接了咱家的位置。”
高俅听的似懂非懂,但是看王黼几个都还是在为蔡京一党的政治攻势发愁,高俅怯怯地提了个问题:“列位,依我说,蔡京一党想争权位是一码事。但是,这消息要是真的,伐辽大军真的南下了,该如何是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