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安虽在朝堂上神色镇定,侃侃而谈,但内心却如翻江倒海般焦急。那些能为他作证的外臣,不仅是洗刷他身上谋逆罪名的关键证人,更是他多年来为朝廷出谋划策、推行利民政策的重要助力。他们的失踪,无疑是对今安自证清白之路的沉重打击。他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向皇帝拱手请命,言辞恳切且坚定:“父皇,儿臣恳请您准许儿臣派出宫中精锐侍卫,全力搜寻几位大人的下落。儿臣坚信,清者自清,只要能找到他们,定能还儿臣一个公道。”皇帝看着今安坚定的眼神,微微点头,应允了他的请求
今安迅速召集了一队训练有素、忠诚可靠的侍卫,详细地向他们描述了外臣们的外貌特征和衣着打扮,同时将皇宫内外划分成多个区域,安排侍卫们分头搜寻。一时间,整个皇宫内外都回荡着侍卫们匆忙的脚步声和呼喊声。然而,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搜寻工作却毫无进展。今安心急如焚,眉头紧锁,在宫殿的回廊中来回踱步。就在他感到绝望之时,一个熟悉的身影悄然出现在他的眼前——是青岚。
青岚平日里看似温婉柔弱,实则在江湖中有着深厚的人脉和非凡的影响力。她看到今安焦虑的模样,轻声说道:“今安,莫要着急,我已让江湖中的朋友帮忙打听,或许能找到一些线索。”今安看着青岚,眼中涌起一丝希望,紧紧握住她的手:“青岚,一切就拜托你了。”青岚微微一笑,眼神中透着坚定与自信。她乔装打扮成一名普通的江湖女子,穿梭于京城的大街小巷。她先是来到了平日里外臣们常去的茶楼酒馆,向老板和伙计们打听消息,可得到的答复都是没有见到过那些外臣。
但青岚并未气馁,她又辗转来到了京城中一些鱼龙混杂的地方,找到了几个平日里与二皇子府有来往的小混混。她用一些银两和江湖义气,从他们口中套出了一些关键信息——袭击外臣的人似乎是二皇子府中的死士,而那些外臣很可能被囚禁在城西的一处废弃宅院。青岚心中一喜,她深知时间紧迫,立刻朝着城西奔去。那处废弃宅院周围看似平静,实则暗藏杀机。青岚小心翼翼地靠近,敏锐地察觉到了周围隐藏的暗哨。她凭借着在江湖中学到的轻功和隐匿技巧,巧妙地避开了暗哨,潜入了宅院内部。
在宅院的地下室中,青岚终于找到了被囚禁的外臣们。他们被绳索捆绑,面容憔悴,但眼神中仍透着坚毅。外臣们看到青岚,眼中涌起希望的光芒。青岚迅速为他们解开绳索,轻声说道:“几位大人,今安殿下一直在为你们奔波,我们得赶紧离开这里,去朝堂上为殿下作证。”当青岚带着外臣们出现在朝堂时,原本喧闹的朝堂瞬间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们身上,脸上写满了震惊与疑惑。二皇子的脸色更是瞬间变得惨白如纸,他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嘴唇微微颤抖,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怎么也没想到,青岚竟能突破重重阻碍,找到这些外臣。
外臣们整理了一下衣衫,纷纷向皇帝行礼。其中一位年长的大臣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陛下,今安殿下一心为国,清正廉洁,从未有过谋逆之心。相反,二皇子为了脱罪,竟威逼利诱我们,让我们作伪证诬陷今安殿下。此等恶行,实在令人不齿。”其他外臣也纷纷点头,将二皇子的所作所为一一禀明。
皇帝的脸色阴沉得可怕,他怒目而视,盯着二皇子,眼中满是失望与愤怒。二皇子被皇帝的目光逼视,心中恐惧到了极点,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不断地磕头求饶,额头很快磕出了血:“父皇,儿臣一时糊涂,求父皇饶儿臣一命,儿臣再也不敢了……”
然而,就在皇帝准备下令处置二皇子时,一名太监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跪在地上大声禀报道:“陛下,太后病重,情况危急,速召您和众皇子前往!”皇帝闻言,脸色一变,心中虽有诸多愤怒和无奈,但太后病重乃是大事,他只得暂且搁置此事,带着众人匆匆赶去太后的寝宫。
在前往寝宫的路上,今安心中五味杂陈。虽然暂时洗清了嫌疑,但二皇子的所作所为让他深感痛心。而太后的突然病重,又让他隐隐感到一丝不安,仿佛这背后还有更大的阴谋在等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