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顺风张帆 身正为范

五月的清风掠过棋院,带来崭新的希望。柏寒终于登上了院生金字塔的顶端——A组。

这个汇聚了十位顶尖院生的战场上,未来八天将上演十六盘关乎个人命运的对决。

首日上午,柏寒执黑迎战竹内康佑。

少年展现出惊人的爆发力,仅用146手就以凌厉攻势屠龙获胜。

终局时,竹内康佑面色苍白地盯着棋盘,久久未能回神。

经历了四月低迷的沼錧削发明志,短发让他显得格外精神。与苦手安达利昌的对局异常胶着,最终在读秒声中以半目险胜。

沼錧紧握的拳头微微颤抖,这场胜利对他的意义尤为重大。

下午的研修继续。

柏寒对阵安达利昌,执白的他延续火热状态,送给对手苦涩的二连败。而沼錧则在与大渊浩太郎的交锋中败北。

望着安达利昌落寞的背影,柏寒心中泛起同情——这些十五六岁的少年,一旦在残酷的院生研修中连败,一年的心血就可能付诸东流。

想要重振旗鼓,往往要等到来年。

周日的两盘对局如期进行。柏寒稳定发挥,先后击败大渊浩太郎和沼錧沙辉哉,以四连胜的傲人战绩独占鳌头。

这个初入A组的少年,正肆意绽放着自己的才华。

……

五月八日,东京的晨光温柔地洒在丰岛区的街道上。在藤泽一就的陪同下,柏寒踏入了棋坛泰斗林海峰九段的宅邸。

这座雅致的二层别墅,宛如闹市中的一片静谧绿洲,散发着浓厚的围棋文化气息。

林海峰夫人林王来弟已在门口等候,她温婉的笑容如同春风,让柏寒倍感温暖。

与张豊猷研究会激烈、喧闹的氛围不同,这里更像是一个围棋世家的大聚会。

参与的棋手大多是来自台湾的旅日棋手,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和亲切的乡音。

穿过庭院,柏寒和老师随着林夫人步入室内。只见八九位棋手正围坐在一张棋桌前,专注地摆着棋局。

张栩、张豊猷、庄惟杰等熟悉的面孔映入眼帘。

听到脚步声,众人纷纷起身,就连坐在主位的林海峰也缓缓站起。

柏寒连忙跟随藤泽一就躬身行礼。眼前的林海峰虽已年近古稀,但精神矍铄。

他身材中等,略显富态,说话时声音温和,脸上始终挂着慈祥的笑容。

这位1942年出生的棋坛传奇,如今虽已是耳顺之年,却依然保持着对围棋的无限热忱。

柏寒对林海峰的敬重,不仅源于他在围棋上的非凡成就,更源于这位棋坛泰斗高洁的品格。

作为将坂田荣男拉下神坛、与大竹英雄共创“竹林时代“的传奇人物,林海峰共斩获35个正式比赛冠军,创造了连续39年保持在循环圈的惊人纪录。

他是日本棋界首位对局数突破2000局的棋士,生涯累计胜局超过1300盘。

然而,这些辉煌战绩在柏寒眼中,都不及他的人格魅力来得耀眼。

作为台湾旅日棋手的代表人物,林海峰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底线。虽然在日本棋界地位崇高,但他从未加入日本国籍。

这种坚持使得日本棋院在介绍他时,不得不称呼他为“来自中国台湾的林海峰”。

更令人敬佩的是,他只收中国人为徒,而他的弟子们也都秉承师训,都未加入日本国籍。

即便是与日本棋界名门联姻的张栩,在迎娶了小林光一的女儿小林泉美后,依然坚持着自己的身份认同。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林海峰九段用自己的言行诠释了这句话的真谛。

他的言传身教,不仅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棋手,更塑造了一批坚守文化认同的弟子。

这样的前辈,让柏寒发自内心地敬仰。在林海峰身上,柏寒看到的不仅是一位棋坛巨匠,更是一位精神导师。

这份敬重,超越了围棋技艺的层面,直抵人格与精神的高度。

研究会的氛围轻松而专注。

除了柏寒熟识的张栩、张豊猷和庄惟杰,王立诚九段、谢依旻四段,还有林海峰的另外两位弟子林子渊七段和林汉杰六段。

林海峰研究会向来有其独特的节奏:先复盘张栩或王立诚最近的棋局,随后进行一对一的慢棋对弈,最后挑选当天的对局进行深入讲解。

今天的研究会从半个月前的NHK快棋赛决赛开始,由张栩对阵赵治勋的巅峰对决。

复盘刚刚进行了十几手棋,正摆到白棋打入黑方右侧。

张栩指着白棋打入的子:“这手打入充分体现了赵治勋前辈的斗志,也让我很头疼。”

“第一感是飞镇。”王立诚棋风善战,是日本少有不畏惧韩流乱战棋风的棋手。

“对局时也有考虑镇头,不过因为是快棋,所以只是简单想想就放弃了。”

张栩对王立诚的选择并不意外,不过不是自己的棋风。

“赵治勋前辈善于抢占实地,所以不想让棋局进入到他擅长的部分,另外是担心在这里落后手,被白棋抢占左上角。”

林海峰点点头:“从对局者心态来说,实战的选择不错。被黑棋拿到左上角实地,治勋应该很懊恼吧?”

“从后面的进程来看,赵前辈确实像是很生气的样子呀。”

王立诚笑道:“白棋28手碰可不是赵前辈的棋啊,如果是我下出来的,可能还比较正常。”

“这手碰当时吓了我一跳,没想到赵前辈这么暴躁。”张栩也笑了,“不过右边的进行感觉黑棋可以满意。”

“黑棋守住右上角部实地,右边的一块也没有死活之虞。反观白棋,右边一块尚未活净,而且有一个摇橹劫,等于给黑棋留下了无数的劫材。黑棋好下。”林海峰判断。

“确实如此。赵前辈宁可让黑棋碰伤左上,也要坚持对中间黑棋保持攻势,想必也是对右边不满意吧。”

有林海峰、王立诚两位大前辈和张栩五冠王在,复盘的主力自然不会是别人。

围观的几个人包括柏寒在内都聚精会神的听着、看着、想着,尽力让自己的思路跟上三位高手。

“左上交换之后的形势,我觉得还不错。黑棋确定的目数有50目,白棋只有25目左右,只要把下方连带左下角白棋的目数限制在20目左右,黑棋就可以保持优势。”

张栩判断着局势:“不过还是小看了赵治勋前辈啊!第112手在下方的封锁非常漂亮。黑棋气紧,在这个局部居然无法突破,当时感觉形势不利了。”

“这就是胜负师的敏感啊!”柏寒默默点头,他也认为现在白棋好一点。

“黑棋113这手棋的判断很好,左边还是要比下面大。白棋即便在下方小飞守角,黑棋还有继续侵消的空间和手段。”林海峰对张栩的判断很满意。

“相比于张君的判断,我对黑棋侵消手法更佩服。”

王立诚指着棋盘下方:“这一串交换下来,不但破掉白棋下方的空,自己还保留了冲吃2颗白子的后续官子,而且黑棋居然还拿到先手抢到左边的逼住。这样黑棋优势了吧?”

张栩苦笑着摇头:“对局时赵治勋前辈一直在摇头,我也以为稍好一点。没想到后面赵前辈下出了精彩的手段,差点被彻底击溃。”

张栩把棋摆到第163手时停了下来,转过身笑看着柏寒,眼神中似乎带着一丝考量:“柏君,这个局面白棋有什么手段?”

林海峰九段闻言也抬起头来,笑眯眯地看着柏寒。

柏寒在心里翻了个白眼,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考我啊?

不过,他对这个局面倒是真的有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