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和平演变

当然是适量就好,先补个十几天的,等需要用的话,再向大自然索取。

苏恪最重要的,是把技艺传授给部落。

很快,又回到了正题上。

制作墨块,难度不高,不过,在这之前,还需要准备墨水的载具。

砚台。

部落里是没有石匠的,但苏恪最早就把烧窑的技巧教会了族人,只要按照一定形状,去用陶土烧制砚台,也能做到同样的功效。

跟朱雀部落族人说了下自己的要求,也就是制作出十几个圆底砚台,和十几个平底砚台就好。

族人听后,愣愣地点了点头,还是选择先弄再说。

神明大人说,这个不急,先做,做错了也是无所谓的,那么,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

陆氏族人们然后又把目光重新放回到了苏恪身上。

苏恪取用一部分的锅底灰,然后加上草木灰水,浸泡了起来,搅拌均匀,静置个一天。

随后,手上就需要制作鱼鳔胶了。

好巧不巧的是,提取出来的鱼鳔,也需要放在阴凉处晾干,大约也是一天的时间。

头天里,众人看到神明大人的做法如此简单,压根没有记。

倒是有几个心细的人,把一切的细节记在了心上。

等到第二天,苏恪把鱼鳔用冷水浸泡,当然,这个时候的鱼鳔,已经是剪碎了的状态。

泡发需要12个小时,需要等到明天。

然后就可以进行制墨的下一步了。

把静置好了的碳灰水,倒在过滤网中,沥干。

然后包裹起来,进行捶打。

捶打这种苦力活,交给奴隶去做就行,苏恪是懒得白花这些功夫的。

捶打后的碳灰,将会变得更加细腻。

许久之后,苏恪摸了一把,捻了捻,并没有颗粒感,这才确定下来合格了。

然后是配比。

按照常识来讲,碳灰和粘合剂的最佳调配比例,是1比3。

苏恪给这些人讲到这里,便继续下一步。

配比调匀后,搅拌起来,然后进行捶打。

捶打成了面团状后,就可以装在卯榫结构的凹槽里。

压实,静置。

步骤基本就宣告结束了。

等过了几天之后,墨块基本就定型了。

趁着这段时间,苏恪取来猪鬃毛,然后准备一些其他用得到材料和辅助工具。

整体来讲,毛笔的制作过程,几个小时就能完成。

也的确如此。

看了眼毛笔,虽然目前只做了这么一个款式,但是也够用的了。

量产那都是以后的事。

苏恪满意地把毛笔放在墨块旁边。

不多时。

之前那几个烧陶砚的族人跑过来,给苏恪看了眼他们的杰作。

主体来讲,并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但是,底座要平的啊!

还有还有,这尺寸也稍微忒大了吧!

砚台!是装墨水用的!不是装酸菜用的!

当然,这些都是苏恪心里的吐槽。

并没有发泄在他们的头上。

说道,“还行,就是大了一点,如果能控制到只有一个手的大小,另外,底座要是平的就可以了。”

神明大人给的改进建议,这些人还是听进去了的,

在没有得到肯定后,这些人又去捣鼓陶砚去了。

苏恪也懒得过去参观,而是继续制作酱油去。

按照进度,酱油现在还需要接着晾晒。

晒的这个把月来,苏恪看了又看。

成色是越来越深了。

用大铁勺再蒯一蒯,已经能闻到里头飘出来的酱香味道。

大概有个两个月,里面的水分也该干了。

接着等。

一转眼的时间过去了。

纸也做好了,墨块也做好了,砚台毛笔也都准备好了。

族人们都抽出了空来。

苏恪在案前,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全都齐活。

然后再小心翼翼地蘸了墨水,在纸面上洋洋洒洒写了几个字。

“朱雀部落”

字迹工整。

当然,全都是现代的简体字。

苏恪知道,原始人都看不懂现代字的。

所以,以后教学的话,就需要从甲骨文开始教。

因为,夏禹神国的文字,是非常高级,非常食用,非常简单明了的字体,是世界上所有文明中,最先进的。

没有之一。

所以,对于文明,苏恪可不想遗漏掉哪一点。

也好自己照搬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对全部的原始人们进行文明升格。

好。

笔墨纸砚全都齐活了,制造方式也写在了纸上。

虽说族人们暂时还看不懂,但只要把他们的识字率提升上去就可以了。

所以,盖学堂,就成为了重中之重。

成年了的族人,他或许还不好教化,但是从娃娃抓起,过个几代后,文明自然而然就会走向下一个辉煌。

甚至于,苏恪还看到了突破口。

什么突破口?

让云蝠部落族人自愿加入到朱雀部落的突破口。

如何实现?

希望自然只能寄托于这些娃娃。

年纪越小越好。

年纪低于一定的孩子,实行血亲隔离制度。

让生父生母不得见到自己的孩子。

全由朱雀族人亲自照管。

看上去有些有失人道。

但,这可是原始部落!是野蛮的时代!

野蛮中,谁跟你讲人道?

至于年纪稍微大点的孩子,可以教会他们识字,同时,也需要跟着朱雀族人进行生活。

让他们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融入进来,感觉到离不开后,对朱雀部落的恨意,自然会慢慢地消除下去。

至于云浮嘛。

经过这几个月的徒劳,以及无所事事,基本上可以断定为一个有强大蛮力的原始人了。

他的对部落开发能力,几乎是没有的。

可以说是好吃懒做。

在云蝠部落族人口里得知到,这个人看上去受到族人们的拥戴,但是,只会跟部落的一些美丽女人莺歌燕舞。

有野兽袭扰,会亲自下场赶走野兽,但是遇到灾年荒年,他也是无能为力的。

而奴隶们看到苏恪对族人们的态度,那是相当的羡慕。

别说立马加入朱雀部落吧,但最起码,以前对云浮是不敢有任何微词,但自从苏恪把云浮废了飞行能力后,开始变得敢怒不敢言了起来。

其实苏恪是注意到这种微妙的变化的,但是没有采取激进的行为,强行把云蝠族人容纳进来。

一来,强行融入,两个部落之间,短时间内依旧会有冲突。

二来,苏恪始终认为,在一定程度上,为他们的下一代进行颜色革命,整个布局可能以十年为单位,才能看到效果,但是一旦时间成熟,将会特别顺利,损失最少。

除非这些族人敢于背叛他们的旧主人。

当然,在苏恪这里开来,他们即便背叛他们的旧主人,苏恪也是不放心的。

你能因为一个比你旧主人更强大的神代而背叛,就难保不会因为下一个更强大的神代,而背叛苏恪。

所以,一切以稳为主。

在这个前提下,苏恪甚至考虑到收益最小化。

也就是这些奴隶全都死去,最后只剩下这些被朱雀部落教化的孩子。

孩子的数量也有一百多小二百,算在部落里面,全都是新鲜的基因。

而且还能提高自己可加点的属性。

是一举两得的事。

几个族人看了看苏恪写的字。

看上去简单。

“神明大人,您上面写的是……”

苏恪只是笑笑,并没有回答。

而是继续在纸面上画了一个图案。

一个朱雀部落的主旗上的朱雀图案。

“这不是我们的旗帜上的图案吗?”

“神明大人,您的意思是……”

苏恪接着说道,“之后,再盖一座学堂。”

原始人是没有学堂这个概念的。

当然,苏恪也不需要他们有这个概念,他们只需要按照苏恪的意思来办事就行了。

学堂的位置,苏恪需要想想,该设立在哪里。

他不打算跟部落中心离太近。

离太近的话,如果有敌人对学堂进行攻击,那么,损失就相当大了。

需要选择在一块比较隐蔽的地方。

思来想去,只能设立在云蝠部落的旧地盘了。

那边山多,弯弯绕绕,战略纵深也是不错。

想到这里,苏恪立马下定了觉醒。

随后,独自一人,便架着火焰朱雀,飞往了那边山地。

层峦叠嶂的山丘,苍翠欲滴的山林。

苏恪没有飞多高,只是飞在山顶的高度俯瞰。

三处居民点,比较显眼,显然不适合做成学堂的模样。

绕了一圈后,苏恪的目光很快放在了一处瀑布上。

应该说,瀑布的源头。

这是一片稍微平整的地方,但是有一点不好的是,没有足够大的,能够建造学堂的空地。

苏恪又偏移了一下角度,在一个点位上停了下来。

瀑布源头,往上走个两百来米,右拐进入一条羊肠小道,羊肠小道大约三百来米。

出了这条小道后,苏恪能看见一处三面环山的空地。

这里没有人涉足,一点人的行踪都没有发现,苏恪甚至敢笃定,哪怕是兽系的云浮,都没有来过这里。

确实隐蔽。

苏恪确定好了,以后就在这里盖学堂。

下到了这处空地。

收了火焰朱雀,唤出火焰战马。

从这里开始,骑马走在路上。

战马慢走了大约半个小时的时间,便回到了朱雀部落里。

苏恪很聪明,用战马行走,根据自己的能量损失的多少,能够判断出总路程有多远。

十公里多点。

当然,十公里的距离,让小孩来行走,显然是要花费更多时间的。

因此,苏恪就必须把孩子住宿的房间也给造出来。

这样,让他们接受现代的应试教育,也不失为一种文明跨越了。

盖学堂的用料,跟盖房子也没有多少区别了。

无非就是用全都是木头盖的,还是用石头砌起来哪种更好用了。

用木头,旁边就可以就近取材,工程难度也不大,并且,完成工程的进度也会比较快,但是缺点是怕火灾。

那么,用窑砖和水泥砌出来,工期会相对长一点,让原本本就不富裕的石灰石资源增加负担,优点是足够牢固。

苏恪想了又再想。

最终还是选择前者好点。

目前朱雀部落吞并云蝠部落,正在大搞建设,资源的分配就需要特别注意。

加上教育本身就是具有一定的延后性,等到孩子们学成长大,少说需要十年。

十年后,说不准苏恪已经征战四方,到处掠夺资源,然后再对教育资源进行一次大升级了。

想法很好,也确实是这样来的。

很快,苏恪来到木工厂。

找到那十来个木工族人。

苏恪给他们的姓氏是林,这也是冬天结束的时候对他们进行的“政绩”肯定。

然后从收纳囊当中拿出一张纸来。

用工地用的铅笔随意画了一个草图。

当然,即便是随意画的,那也借助了工具,线条横平竖直,在林氏族人面前,不久后,一栋三层高的楼房便出现在众人的眼前。

“神明大人,您的意思是……”

苏恪看了眼所有的族人,说道,“我在云蝠部落里找到了一个好地方,是一块没有开发过的处女地,我打算在那里建造一座学堂,专门给孩子们学习知识用的。”

“当然,如果有合适的机会,我也会给你们都盖上一座提升技能的场所,让你们精益求精。”

林氏族人们看了又看,他们脑海里全都是怎么制作木工品,至于学习,那也是从制作中慢慢摸索,然后创造来的。

目前来说,部落里用得上的木质工具,他们都能造出来。

最近也的确发现,想要再创造一间新的物品,似乎变得困难了起来。

这不废话的吗?

人是无法想象自己没有见过的东西的。

不过,不管怎么看,神明大人的这个决策,都是有利于部落,有利于他们木工群体的。

于是纷纷点头,表示完全同意。

又花了两个小时,把林氏族人带到了瀑布源头处的一块空地。

这里杂草丛生,如果需要建造建筑物的话,前提是需要把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给清理干净去。

这个倒不是什么难题,手脚稍微勤快一点,一天之内便能完成铲除。

时间一转眼来到了第二天。

经过十个林氏族人外加二十多个奴隶的共同努力下,这里变成了一片开阔的平地。

简单粗略地统计了一下,占地面积大约有15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