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千里送京娘

“前头就是黑松林。”

赵匡胤突然低喝,浓眉下的虎目闪过一丝警觉,“契丹人最喜在此设伏。”

话音未落,林中突然传来寒鸦的惊啼,成片乌黑的羽翼掠过树梢时带起簌簌雪沫。十余支狼牙箭破空而来,箭簇上幽蓝的毒光在暗夜里闪烁着妖异的光泽,箭矢破空的尖啸声中竟夹杂着细若蚊蚋的金属震鸣。

重剑未出鞘,狄云已觉掌心传来玄铁的嗡鸣。他手腕微翻,剑指在虚空中划出玄奥轨迹,九阳真气自丹田涌出,在身前凝成半透明白色气墙。箭矢撞上气墙的瞬间,幽蓝毒光骤然熄灭,钢铁与真气碰撞的闷响中,箭杆寸寸断裂,碎片如雨般坠落在积雪上,竟在冰层上砸出细小的裂纹。

“好功夫!”

赵匡胤的大笑声惊飞了林间栖息的夜枭,他突然策马冲入林中,蟠龙棍横扫处,积雪如浪般翻涌。三名契丹射手尚未来得及搭上第二支箭,就被裹挟着千钧力道的棍影砸中。

弓弦断裂的脆响与人体撞击树干的闷响几乎同时响起,鲜红的血花溅落在积雪上,瞬间将冬日的素白染成触目惊心的嫣红。

林梢突然掠过一道白影,慕容燕然的一袭白衣在风中扬起如展开的蝶翼。他的折扇在月光下泛着冷冽银光,扇骨与扇面交界处暗藏的三寸鱼肠剑已悄然出鞘,寒芒直取赵匡胤后心。

狄云神念微动,玄铁重剑破空而出,剑身破开空气时带起尖锐啸声,与折扇相撞的刹那,火星如流星雨般炸开,将林间飘落的雪絮瞬间点燃。

“又是你这小白脸!”

赵匡胤怒喝声中带着兴奋,蟠龙棍突然变招。原本刚猛无俦的棍法中竟诡谲地融入灵动机变,棍影在半空划出的轨迹竟与狄云的剑意暗合。

慕容燕然的折扇急转,扇骨上暗藏的十二枚毒针尽数射出,却尽数被赵匡胤棍影绞碎,碧绿色的毒液在空中散成细雨。

林间突然腾起八道灰影,灰衣人手中的奇门兵刃在月光下泛着各异的寒光:锯齿镰刀、三股钢叉、链刃铁锤……

为首的蒙面人突然发出枭鸟般的长啸,八件兵刃在空中交织成诡谲阵型。

“八荒六合阵!”

狄云瞳孔骤缩,这正是慕容世家传承百年的镇国阵法,他掌中重剑轰然出鞘,剑身上的玄纹突然绽放出与月光截然不同的赤红光芒。

剑势初起时朴实无华,却如春蚕食叶般将八荒六合阵的破绽逐一撕开。赵匡胤的蟠龙棍在狄云剑意引导下,棍端龙纹突然活泛起来,竟在月光下化作实质金龙缠上灰衣人的兵刃。

两声闷响过后,两名灰衣人的兵器寸寸断裂,断口处泛起诡异的焦黑,竟是被狄云剑上的内力震成了齑粉。当最后一缕月光被林木遮蔽时,黑松林重归寂静。

慕容燕然的折扇插在积雪中兀自旋转,扇面上的血迹正迅速冻结。他以扇掩面,露出半张苍白的脸颊,上面还凝着未干的血痕。

“小子,居然多次坏我慕容家好事,此等大仇,我铭记在心!”

话音未落,人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走。”

狄云突然开口,玄铁重剑突然发出低沉嗡鸣,剑身上的赤红光芒骤然熄灭,取而代之的是令人心悸的幽蓝。

最险恶的一战终在黄河渡口爆发。

契丹国师萧天佐率领的“幽冥十六骑“自雾气中浮现时,连奔腾的河水都似凝滞了半分。萧天佐手持的哭丧棒在月光下泛着森然绿芒,棒头骷髅的眼窝中,两点幽绿火焰随着他的呼吸明灭不定,恰似两颗坠入尘世的鬼星。

十六骑结成的圆阵缓缓转动,马蹄踏在浮冰上的碎响与哭丧棒的呜咽声交织成诡异旋律。每名骑手的面甲下都垂着黑纱,随风飘动时露出的獠牙面具,与他们手中兵刃上滴落的暗红血珠,在月光下织就一张摄人心魄的血色蛛网。

“狄兄弟,护住京娘!”

赵匡胤的怒吼震得河面水雾翻涌,他将蟠龙棍舞成金色光幕,棍影破空带起的烈风竟将积雪卷成旋涡。狄云横剑当胸,玄铁剑身突然绽放出与之前截然不同的赤红光芒,剑锋所指之处,空气竟泛起波纹般的扭曲。

萧天佐的哭丧棒率先挥出,骷髅口中喷出的绿焰化作实质龙卷,所过之处河水瞬间凝结成青黑色的冰晶。狄云重剑迎上时,神念突然洞彻棒身暗藏的七处气孔,玄铁剑尖精准刺入第三处气孔,九阳真气顺着剑身灌入。

轰鸣声中,哭丧棒的绿焰突然逆卷,骷髅眼中的鬼火竟被震得熄灭半边。幽冥十六骑的阵型突然加快旋转,兵刃碰撞声在阵中汇聚成震耳欲聋的轰鸣。

狄云的剑光在阵中穿梭如游龙,玄铁重剑每一次挥出,都能在灰袍骑手的兵刃上留下焦黑裂痕。赵匡胤的蟠龙棍则如定海神针,每次砸下都在冰面上留下深达数尺的巨坑,将试图偷袭的骑手连人带马砸入冰层。当东方泛起鱼肚白时,河面上漂浮的黑袍残片已足可拼凑出数具完整的法衣。

萧天佐喷出的绿焰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刺眼,他盯着狄云剑身上重新亮起的幽蓝光芒,枯槁的脸颊突然浮现诡异笑容:“中原武学……果真博大精深……”

话音未落,他突然喷出最后一口绿焰,整个人化作漫天绿雾消散在晨风中。狄云收剑而立,玄铁重剑上的幽蓝光芒渐渐隐没,只余剑身玄纹中流转的赤红。

赵匡胤挑开京娘身上的狐裘,女孩苍白的脸颊上还留着泪痕,却正用发抖的手指紧紧攥着那染血的兵符。

远处,第一缕晨光穿透雾气,照在三人身上,竟在他们身后拉出三道笔直的影子,像是插在河滩上的三面战旗。

月夜篝火旁,赵匡胤撕下衣襟为狄云包扎肩头剑伤。火光映照下,这位未来的大宋开国君主眉宇间已现帝王之气。

狄云望向满天星斗,重剑平放膝头。这一路血战,他见识了赵匡胤在绝境中仍不弃弱者的肝胆,也悟出了“神御之剑“需以仁心为鞘的至理。而慕容世家屡次出手抢夺虎符,恐怕另有所图...

“明日就到河东地界了。“京娘捧来热酒,青丝上的玉簪在火光中闪烁。她望向两位英雄的眼神中,既有感激,又暗藏着一丝难以言说的情愫。

夜风掠过黄河水面,带着金戈铁马的气息。远处义军的篝火连天,宛如一条火龙。属于赵匡胤的传奇,才刚刚拉开序幕。而狄云知道,自己的武道之路,也将因这段际遇而走向新的境界。

晨雾未散时,三骑人马已踏入河东地界。

赵匡胤勒住缰绳,望着前方连绵起伏的苍黄丘陵,突然长啸一声。那啸声穿云裂石,在群山间激起悠长回响,惊得林间宿鸟扑棱棱飞起。狄云按住因主人动作而轻颤的玄铁剑,剑身玄纹中流转的赤芒骤然收敛,宛如蛰龙归渊。

“狄兄弟,看!”

赵匡胤突然指向官道尽头,那里正扬起冲天尘土。

马蹄声由远及近,混着金镫相击的清脆声响,恍若春雷滚动。

当先一骑通体乌黑的骏马扬蹄奔来,马上虬髯大汉手执丈八蛇矛,矛尖悬着的铜铃叮当作响,正是义社之首杨光义。其后九骑各持不同兵刃,或枪或锤或狼牙棒,每件兵器上都染着未干的血迹,却在晨光中泛着令人安心的暖色。

“大哥!”

九骑齐齐滚鞍下马,单膝跪地扬尘拜倒。为首的杨光义突然抬头,豹眼圆睁:“大哥身后这位……”

话音未落,赵匡胤已大笑着将他拽起:“这是我兄弟狄云,若无他,你等怕要给契丹人做送葬人了!”

杨光义虎躯一震,身后九人同时变色,持锤的王审琦已将铁锤握得发亮。

狄云见如此大军前来迎接赵匡胤,又熟知历史,知道义社十兄弟对赵匡胤忠心耿耿,是他未来成就大业的左膀右臂。到了这里,他也就不用再担心赵匡胤和京娘的安危了。

狄云待赵匡胤与众位弟兄抒完重逢之情,这才伺机将其拉到一边,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梁武王藏宝图,塞进他的手中。

“兄弟,这是什么?”

赵匡胤有些纳闷地打开卷轴,却发现上面只写了“江陵城南偏西天宁寺大殿佛像向之虔诚膜拜通灵祝告如来赐福往生极乐”一行字。

狄云淡然道:“大哥,这就是梁武王藏宝所在位置,“他的声音平缓如冬日寒潭,“荆州江陵城外的天宁寺大佛就是一尊金佛,里面更有无数奇珍异宝,价值超过万万贯,可助大哥成就大事,平定战乱,让天下恢复和平安宁。哦,差点儿忘了,那些珠宝上面涂着让人神智发狂的剧毒,取的时候一定要带着手套。”

赵匡胤听完心中大惊,只觉掌心一沉,那羊皮纸竟似有千钧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