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刘和推荐骷髅王

这位老夫子,终究是过于理想化了些,难怪这大半生屡屡碰壁……

刘协也不多说什么,笑着点了点头:“夫子所言甚是。朕过两三日就召见钟、张两位黄门侍郎,取其所书策命观摩,以增书法造诣。”

说完,他揖别蔡邕,自殿后返回后寝更衣,令黄门侍郎钟繇传召,接见侍中刘和。

听说天子引他入后寝温室,以汉室家礼相见,刘和心中自是感慨。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这个侍中,与其说是天子顾问,不如说是人质,是朝廷担心他父亲刘虞据州而叛,特意将他羁糜在朝堂。

和他处境类似的,还有益州牧刘焉的三个儿子。其长子刘范,为太中大夫,次子刘诞为治书侍御史,幼子刘璋为光禄中郎,皆处清贵之职。

但因刘焉叛意已现,三人如今都羁糜于北阙外的家中,连门都不得出。

若非他父亲刘虞自幽州派来使者,致以恭顺之意,他哪有机会随意出入未央宫?

当然,这些和年幼的天子都没什么关系。

天子的处境,和益州牧刘焉的三个儿子也差不了多少。

虽处至尊之位,但基本没有什么权柄,仅能礼仪性的接见一下前来觐见的朝臣;行事也不得自主,只能困居于这未央宫中。

然而这位天子,却毫无怨尤之意。

他称呼刘和为“族兄”,很是热情的携手邀他入温室,在东楹下的帷帐内入座,一派主人的模样。

入座之后,又吩咐少府太官令下的甘丞、果丞等,取来宫中的蜜饯、水果等招待他。

刘和说了河北韩馥、袁绍意图拥立他父亲的事情,并替父亲向天子谢罪。

这事早已经连同他父亲的奏书一起,上报到了尚书台。但天子显然没听说过,脸上明显露出诧异的神情。

可没过片刻,天子就反应过来,很大度的说道:

“韩馥、袁绍谋之,是其衅也,与伯父何干?伯父能斩其信使,派使者前来长安,其忠诚之心可鉴日月,堪为天下诸州之表率。”

“陛下明鉴万里!”刘和连忙下拜道,“臣谨为家父谢之。”

“既是家礼,族兄不必如此拘束,”刘协笑着扶起他,“伯父的使者何在?越数州动荡而来,诚为不易,朝廷当有所褒扬才好,我也有心当面慰劳一番。”

“劳陛下垂询,此二人之幸也。只可惜,他们如今俱无官身……”

刘和恭敬的回禀道,把田畴推让不成、继而辞让比二千石骑都尉的事禀报给了刘协。

说田畴、鲜于银没有官身,是因为他们担任的州部从事,都是比二百石、乃至百石的吏职,出自州部的征辟,佩戴的是半通印,都没有面见天子的资格。

“却是可惜了!”刘协叹了口气。

他本有心征辟二人为郎,召他们前来询问下幽州的情形。但两人既然已辞让过光禄勋属下的职务,又不是功臣、外戚之家出身,他没法让光禄勋再次征辟。

这个朝堂,毕竟是掌控在董卓的手中;光禄勋卿宣璠,看着也是董卓的亲信。

两人一时间都有些沉默。

过了小半刻,刘和看了看帷帐周围,忽然郑重向刘协拱手道:

“陛下既有求贤之心,臣斗胆,敢向陛下推荐一人。”

“族兄请说。”

“臣推荐后将军、汝南袁术袁公路!袁将军乃心陛下,乃汉室难得的忠臣!”

“前时袁绍曾联络袁将军,约以共同拥立家父,袁将军却不为所动,大义凛然的回信斥责,其文字在河北广为传扬,连家父在幽州也有所耳闻。”

袁术?那个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称帝的袁术,忠诚于汉室?

刘协几乎忍俊不禁。

哪怕他对历史的了解不算丰富,但托了网络名梗的福,也很详细的听说过袁术的光辉事迹。

那位冢中骷髅王,建号曰“仲家”,意思是说汉室已亡,他这天下第二的汝南袁氏家族,就该继承天命,颇有“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风范。

努力忍耐了片刻,刘协还是忍不住笑意,乐呵呵的问道:

“那后将军袁术,说了些什么?”

刘和见天子笑意盈盈,只当他心中喜悦,顿感自身刚萌发的那番谋划,又多了几分成功的希望。

原本他担心天子对自身的处境不够了解,或者因拥立之功、对董卓抱有过多期待。

然而天子毕竟聪慧,可见袁将军之言并非虚发。

甚至连天子以家礼在后寝相见,避开董卓的耳目,都像是冥冥之中的天意。

他郑重向东南的南阳郡方向拱了拱手,以示对袁术的敬重,然后回忆起父亲给他个人的密信,徐徐向天子转述道:

“后将军说,陛下聪睿,有周成王的天资,贼臣……太师董卓趁着危乱之际,侥幸的窃据了朝堂,不过是汉室的一出小难。”

“好在国家尚未被这番祸难倾覆,他也正打算继承袁太傅的遗志,让大汉得以复兴,岂能相信一些诬言,和无道之人同流合污呢?”

“如此豪言,可谓掷地有声!”刘协笑着点头称赞。

正可谓是王莽谦恭未篡时。袁术的这番话,任何心系汉室之人听了,都要忍不住为之心折。

而被他攻击为无道之人的老哥袁绍,估计要气得吐血了罢?

“臣亦大有同感,”刘和眼中含光,声音却不自觉的低了下去,“陛下可知,董卓在雒阳,曾败于后将军麾下的悍将孙坚么?”

“有孙坚据雒阳和董卓麾下对峙,袁将军再亲自率军自武关来,迎陛下入军中,则董卓必将失去朝廷人心,失去天下大义,立刻就会分崩离析!”

“臣不嫌驽钝,自请前往南阳联络袁将军,择日向武关进发!再去信家父,请幽州精骑五千,扈从陛下脱离董卓,收复雒阳,还于旧都!”

他说得非常恳切,可见出于至诚。然而,刘协却知道,这不过是空中楼阁。

凝神望向刘和,水纹画面之中,很快向刘协展现了他后来的下场。

或许是因刘和态度坦诚、尽数吐露了自身谋划的缘故,这次画面中显示出来的脉络非常完整,远远过于前几次的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