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上门(第二更求收藏,追读,求票)

“不知道这个世界的人能接受吗?”李松写了两千字,足足用了两个小时,主要是开头修修改改的,看完了开头,李松心里又有些担心。

李松准备把这一部科幻小说打造成一个虚拟的科幻宇宙,变形金刚自己肯定要抄里面。

当然开始的时候只是出现简单的交待背景,然后主角考试晋级失败,没办法进入星际舰队服役,本来主角可以分到地面部队,但是地面部队后面写的话会涉及到政权结构,到时候自己写那种都不好。

所以就写了自由佣兵,这样就可以忽视这方面。

因为这个时代是东西方对抗最激烈的时候,明年北方邻居的81军演,让整个世界为之颤抖。

当然也正因为是这样,所以内地与阿美之间渡过了短暂的蜜月期。

所以涉及到政治的东西,现在不能写。

“要不写仙侠小说?”李松拿不定注意,因为时代不同,谁知道接受度怎么样?

“要不写武侠小说?”李松的心乱了。

武侠小说接受面广,是因为人们读了之后就知道是怎么回事,而科幻小说里面很多东西,别人读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所以就无法在脑海里面形成画面,影响阅读体验。

当然还有电视剧,电影的推动,科幻小说的拍摄成本与武侠小说的拍摄成本,根本不在一个档次。

“算了,再写几千字,凑够一万字,先送去给报社编辑看看。”李松看着已经写出来的两千字,有些舍不得,于是干脆就继续写。

一直写到了凌晨三点,总共写了六千字。

然后睡觉,第二天早上七点半闹钟就响了,然后起来洗漱。

八点的时候,阿琳就到了,阿琳穿着一件米色的毛衣,下半身穿着一件白色的裤子,白色的运动鞋,配上一头披肩长发,给人一种长发飘飘的感觉。

“松哥。”阿琳已经把李松这里当成了正常的兼职。

“阿琳来了,进来吧。”李松也是以平常心对待,因为脑子里面太多的事情了,千头万绪的。

阿琳对李松没有什么恶感,因为在相处的过程中,李松都保持距离,也不会说什么轻佻的话。

阿琳当然不知道李松是社恐,毕竟上辈子大部分时候都在家,几乎没有社交。

“松哥,今年七月中学毕业之后,我就不能兼职了,到时候我就要去找工作。”中途休息的时候,阿琳对李松说道。

“好,到时候我另外找就是了。”李松点点头,一边默写英文。

阿琳对于李松这个回答,一点也不在意,因为李松是自己问一句才回答一句,不问是不会主动聊天什么的。

“呆子!”阿琳在心里给李松定义成呆子。

阿琳本身就很漂亮,所以搭讪的男生很多,更别说现在这种环境了,但是李松好像看不见自己的美貌一样。

休息好了之后,就继续教学,中午李松下楼买了烧鹅等回来吃,今天早上起来迟了,没时间去买菜。

下午阿琳走了,又要等到下个星期六才会来教授李松粤语,英语。

李松把阿琳送走之后,就开始继续写稿。

1979年12月10日,星期一!

李松早上爬起来,看着自己写的一万两千字的稿子,然后就准备出门。

李松准备今天投稿。

来到港岛几个月了,李松已经从报纸内容知道了这些报纸也是有倾向的。

其实在2080年也是一样,有些媒体专门报道一些不好的东西,有些媒体就专挑好的报道。

当然这个时空这些报纸的政治立场更加的明显。

李松选择的是新晚报,这个是大公报下面的一个刊物,不少有名作家都在上面连载过小说。

而且这个立场是没问题的,李松并未直接前往新晚报,而是选择了邮寄。

作为一个不喜欢跟人打交道的人来说,能邮寄绝不见面,能外卖绝不下楼。

“也不知道怎么样,要不要再写一本魔幻小说?”李松当然知道大名鼎鼎的哈利波特。

不过李松就是想了想而已,暂时还决定继续写这本科幻。

李松不知道的是,新晚报到后面停刊了。

新晚报刊登过(龙虎斗京华),(书剑恩仇录)等等的。

李松一边写东西,一边等二手平台的悬赏任务。

心里其实是很忐忑的,不但担心悬赏任务会不会出岔子,另外一方面又担心小说投稿究竟能过不能过。

关键是现实手里没什么钱。

“不过不着急,拿到悬赏之后,还要申请专利。”

“然后还要拿到内地给科委的审核。”

“一来一去好几个月时间,小说顺利的话,也能积攒一笔钱。”李松心里只有大概的计划,没有具体的计划,暂时还不知道事情怎么样发展。

“科幻小说不行,就写仙侠小说或者是西幻小说,是在是不行就抄盗墓类的。”李松对于这些小说了解的比较多,因为大部分免费的游戏都是从小说改编的。

还有古早的一些僵尸电影之类的。

“其实有钱了,可以拍电影。”

“不过自己拍电影,恐怕没办法拿国际大奖。”李松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

要去国际拿大奖,那就先要把屁股歪了,才能去。

到时候自己在内地搞发动机什么的,西方封杀自己还来不及,怎么可能给自己扬名。

只怕都是污蔑自己的恶名,不过无所谓了,反正自己也不需要西方的技术,只要这次悬赏成功了,那么后面自己再悬赏就是了。

卡脖子不存在的,当然商业上也免不了一场恶斗,不过李松是把目光瞄准了内地这个大市场,只有李松知道内地后来有多少汽车,多少手机,互联网红利是什么,就是人口加经济基础。

只是人口没用。

但是只有经济基础没有人口也没用。

1979年12月12日,星期三,距离李松邮寄小说书稿已经两天了。

上午十点的时候,李松就听到有门铃声,就放下手里正在写的星际小说的后续大纲,起身去开门。

“不好意思,麻烦问一下,李松李先生可是住在这里?”李松打开里面门,隔着伸缩推拉式防盗门就看到一个三十来岁的年轻人,穿着西装,打着领带,戴着眼镜开口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