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收监

官家的意思很明确。

甭管你们支持谁,也不管你们在下面斗成什么样子,不过分就行,但若是现在敢拥护老子亲生儿子以外的人成为储君,都得挨揍。

没有儿子?

老子还能生!

欧阳修的话说完,在场众人中,身份地位和级别都足够掺和立储,政治博弈经验丰富的陈放、张方平、尉迟神宫、杨格以及路治诸司的旁听官员,瞬间明白了官家的态度。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张方平自然是喜出望外,而杨格则心丧若死。

这不是好迹象!

李凤兮看着热闹,他的政治博弈经验不够,对当下的局面还有点茫然,虽然看起来似乎是张方平占了上风,可诸事并没有直接指向亲历八年大火案。

不确定张方平能否翻案。

陈放咳嗽一声,“既然如此,那便请张府尊快些审案。”

催促张方平,搞快些。

官家圣旨还在马车里摆着呐,一直晾在外面,传回京畿,还说咱们江南东路从上到下都不把官家旨意放在眼里。

那就“简在帝心”了。

张方平点头。

对周亦平道:“将其他人都带上来罢。”

周亦平出了公堂,来到旁边的小厅,对门口的衙役道:“把所有犯人和证人,全部押送道公堂,府尊要一并处之。”

片刻后,衙役押着犯人和证人来到公堂。

领头的是府衙巡检使詹雄,押着三个犯人,当那三个犯人出现在公堂上时,本就恐惧的胡楷一下子坐不住了,差点没瘫在位置上,嘴唇发白,多所不停,脚下更是如筛糠一般。

杨格也是面如死灰。

完了!

张方平看在眼里,心中冷笑,现在知道害怕了?

晚了。

对众人道:“诸位且看,詹巡检使带进来的三个人犯,其中一人是之前意图想要谋害周主簿和陈文之父的盗贼黄三,事后查明,并非普通蟊贼,而是潜藏在城内的九华山山贼。”

“那位满面虬髯的大汉,则是九华山山贼的匪首黄伟。”

“剩下那个犯人叫胡连山,想必诸位之中或许有人认识他,他是府衙检正胡楷的远房堂弟,是我江宁城地痞一霸,平日里没少干欺压百姓的腌臜事,据其交待,江宁府大半以上的拐子,也都是他麾下,这些年多少良家闺女毁于其手!”

张方平将几张刑讯录递给陈放,“陈使君且看,这是他们的供词。”

对众人说道:“胡连山已经招供,说他是奉检正胡楷的命,勾连九华山山贼从事恶行,之前更是派人配合山贼,谋刺周主簿和陈文之父,更是策划了府衙大牢的动乱,想趁机灭口黄三。”

“此事黄伟可以作证,且有书信往来为凭。”

又将一叠书信递给陈放。

陈放大致瞄了一眼,抬头,发现所有人都看着他,微微颔首。

示意张方平所言据实。

张方平猛然一拍惊堂木,“拿下!”

詹雄对衙役点点头。

两名衙役上前,将胡楷锁住,押到路盛旁边,而此刻胡楷已经软成了一摊烂泥,嘴里喊着“下官冤枉”,却没什么底气。

和路盛一样,他的事情也罪证确凿。

路盛更甚。

连胡楷都翻车了,他也绝望了,瘫坐在地上,神情绝望而惊恐,尤其是刚才张方平那一惊堂木,更是拍在了他心口上,差点没尿出来。

陈放放下刑讯录和书信,对张方平道:“张府尊,无论是两封卷宗还是俞清留下的书册,又或是这些山贼,都只能证明胡楷和路盛的罪证,证明他们之间有所勾连,但并不能证明亲历八年大火案存在着另外一种真相。”

说到底,胡楷和路盛跑不掉了。

也许杨格也跑不掉。

因为目前被确凿的犯罪事实里,虽然只牵扯到胡楷和路盛,但俞清留下的书册证明他们三人是勾结在一起的。

稍后对胡楷和路盛审问,杨格也必然落马。

可依然无法解开庆历八年大火案的真相。

而且陈放知道,就算解开庆历八年大火案的真相,除非杨格和胡楷、路盛承认这一次的动乱,也是他们针对张方平策划,否则张方平注定还是要被贬官。

可惜了。

终究是要功亏一篑。

张方平却胸有成竹,“诸位不妨这么看,陈文的两封卷宗,揭示了庆历八年大火案另有真相,俞清的书册,说明了江宁府一些官员狼狈为奸,而胡楷和九华山山贼官匪勾连,便是府衙里的蛀虫为达目的的打手,至于李凤兮工坊被烧,不过是连锁反应下,路盛泄愤的私人报复。如今胡楷路盛已经到案,接下来只需审问即可。”

“今时江宁府事件,和当年庆历八年大火案几乎如出一辙,下官以为,胡楷和路盛二人必然牵扯当年旧案,只需三五日,便可确凿翻案。”

“使君,如何?”

陈放沉默着不吱声。

其实事情到当下这个地步已经很合适了。

胡楷和路盛肯定完蛋。

他俩的事情,杨格肯定也牵扯其中——实际上大家心知肚明,杨格才是这一系列事件的主谋,因此不需要庆历八年大火案,杨格也得翻船。

这三人承受不住审问,承认江宁府今时的动乱是他们的为非作歹,自然最好,而且杨格三人明白,他们现在唯一的活命稻草,又或者是东山再起的机会,全在京畿的吏部尚书朱秉身上,所以绝对不会供出朱秉。

事情可以到此为止,不至于牵扯到京畿。

可若是张方平执意深究,朱秉肯定要自保反击,到时候支持张方平的好友同年再出来站队,加上赵宗实的支持者出来趁浑水摸鱼,事态很可能会进一步激化。

想到这陈放道:“先收押路盛和胡楷罢。”

先看看官家圣旨。

张方平立即趁热打铁,“陈使君,且看俞清的书册,其中证据确凿,路盛胡楷之流为非作歹,不过是因为有江宁府通判杨格、江南东路安抚使司马步军副总管杜雷相互勾连,才有此等肆意妄为之狂傲心态和手段,某以为,此二人亦当收监。”

一府通判,官不小了。

安抚使司马步军副总管,官更不小。

这两个人必须陈放下令,才能将他们收监。

陈放颔首,“善!”

众目睽睽之下,他只能被张方平牵着鼻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