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邵承东看了看手表,指针在八点十分的时候就已经停住了。
董文坐在对面的铺位上,看着一本书,见他醒来,露出了一丝笑容。
车厢外面的座位上,不知道什么时候上来了两个人,坐在那里低声说话。
见邵承东醒来,也望了过来,笑着点了点头。
邵承东回应地笑了一下,清了一下喉咙,笑问:“董姐,几点了?我们到哪里了?”
“快十点了,马上就要到沈城。你手表停了?”
邵承东嗯了一声,问了具体时间,然后调了时间上发条。
经过昨天的事情,两人之间稍微有些不自在,可是又感觉更进一步。
调好了时间,他才坐起身,拿了挂在窗口的网兜,准备去洗漱。
经过新上来的两人的时候,邵承东主动打招呼。“不好意思,睡的太沉的,你们是从哪里上来的,准备去哪里?”
对方一个年龄稍大的中年笑说:“我们从鞍钢上车的,准备去齐哈。”
邵承东一愣,略带惊喜说道:“那我们不仅是同路,应该还是同行啊,你们都是鞍钢的吗?”
“对,你也是钢铁行业的?”
邵承东笑道:“我们不是钢铁行业,我们是机械行业的,这次我们也是去齐哈联系业务。”
对方的态度也亲近了许多,看了眼邵承东手里的洗漱用品,笑说:“遇到就是缘分,路上不至于无聊了。你先去洗漱吧,回来我们再说话……”
在这趟车上遇到鞍钢去北满的同行,其实不算意外,这趟车连接了东北的几个省会大城市,很多人都会坐这趟车。
邵承东跟董文都是第一次去北满,还在想今天晚上到了尔滨,该住在哪里,现在遇到了同行的人,就不用担心了。
邵承东洗漱回来,从行李箱里拿出了一包中华,然后邀请他们坐在自己的下铺,闲聊了起来。
两个男人,一个姓周,一个姓李,他们都是鞍钢的业务员,一个月要去北满最少一次。
虽然他们没有提自己具体的工作,但邵承东也猜得到。
鞍钢与北满的关系,非常亲近,他们炼制的特种钢材料,一大半都是鞍钢供应的。
在五十年代,鞍钢是国内钢铁行业的老大,绝对名副其实。
解放之初,全国钢产量只有不到十七万吨,鞍钢一家就生产了超过九万吨,占了超过六成。
去年全国钢铁产量不到一千万顿,鞍钢一家就生产了336万吨,占据了全国产量的三分之一。
不管是哪家钢铁厂的建设,都离不开鞍钢的大力支持。
金州钢铁厂,抚顺钢铁厂,北满钢铁厂的辉煌,背后是鞍钢的的默默支撑。
不过,鞍钢再厉害,跟邵承东的关系不大。
他现在的所有的技改,主要是特种钢的研究与利用,普通钢铁不需要费心。
邵承东拿出中华烟款待,也没有别的企图,只是想要了解一下目前鞍钢不同钢材的冶炼规模。
可是他的话题刚扯到这个话题上,周业务就转开了话题,很显然不想继续讨论这个话题。
邵承东也不能明着告诉对方自己的研究需要,一时之间卡在那里。
被董文瞪了一眼,他才知道自己太冲动了,只考虑自己的研究,忘记了现在是什么年代。
对方很显然跟自己一样,受过反间谍培训,在外面不会提自己的具体工作。
甚至他拿出了中华烟,然后套话,更像间谍。
还是董文帮他解围,笑着说道:“周业务,李业务,小邵刚大学毕业,什么都不懂,你们不要见怪。小邵,你忘记保密条例了?”
“没关系,年轻人嘛。……小邵,非工作需要,我们都不能讨论具体数据,你以后也要注意。”
邵承东只能受教,道歉,心里懊悔不已。
如果自己的心态还不能变化过来,以后就是闯祸的存在。
不过对方很显然并没有怀疑太多,他们的工作应该也没有太多的保密需求。
接下来,邵承东几乎没有说话,董文跟两个业务聊着收成,粮食供应,但没有聊任何政策或者某个人物。
从她们的对话,邵承东也逐渐认识到了如今这个时代的闲聊内容,这跟他之前跟朋友家人相处的区别很大。
火车很快到了沈城,董文变的有些低落,结束了话题,看着外面的城市。
沈城上来了不少人,他们车厢几乎坐满了。
从旅客的数量,也能看出东三省大城市之见的联系非常密切。
车越往北,温度越低,今天外面比较阴沉,车厢的温度不高,味道也能忍受。
午饭时间到了,邵承东要了一份盒饭,是正宗的东北大米,米饭很香,但是菜的味道很一般,价格还比较贵。
董文没有要盒饭,她很喜欢油茶面,泡了半饭盒,将一个有些冷硬的馒头泡在里面吃下。
去洗饭盒的时候,她看出来了邵承东的情绪有些低落,问道:“是因为觉得上午太冒失了,还是为昨天的事情烦恼?”
“都有。”邵承东洗了饭盒,问她:“你不怪我了吧?”
“把昨天的事情忘掉,我就不怪你了。”董文把自己的饭盒塞给邵承东。“你帮我拿回去,我要去厕所。”
邵承东想到她昨天的话,忍不住看了一眼她鼓鼓囊囊的胸口,惹来了她一个白眼,还有羞红的脸蛋。
没有喂过孩子,却一直有奶,这是病啊!
这话邵承东却不敢再说了,他的言行举止跟这个时代的人本来就有很大差异,思维逻辑更是如此。
特别是今天遇到鞍钢的两个业务,原本想要好好跟对方了解一下鞍钢的生产,差点就犯了错,更是让他警醒自己。
他需要更大的改变,而不是现在这样浑浑噩噩。
昨天抵抗不了董文的诱惑,甚至干出言挑逗,说到底,还是他在以现代的思维方式在行事。
董文也是因为受不了他的言语冲击,才真正失态的。
这样的错误,今后一定要注意。
接下来的旅程很平淡,晚饭他们一行人都吃的很饱,下车要到晚上九点多,十点钟,那个时候,根本没有开门的店铺了。
夜市文化,在这个时代几乎绝迹。
如果在车上不吃饱,下车之后,更是没有地方找吃的。
周业务他们对这趟路线很熟,知道邵承东他们是第一次到北满,不仅承诺愿意带他们在尔滨入住一家便宜实惠,环境好的招待所,还愿意明天跟他们一起出发。
下火车的时候,他们四人没有离开火车站,先到窗口购买了第二天一早去齐哈的车票,才到了火车斜对面的一家林业局招待所住下。
现在的招待所收费都差不多,全国的价格相差都不大,但是环境相差就很远了。
这家招待所的条件就很好,单人间一块五,供应热水,床单,被子都很干净。
他们好好睡了一觉,第二天一早就起床吃早餐,在七点前,登上了前往富拉尔基的火车。
火车上,就遇到了不少身穿北满特钢工作服的特钢人,这家企业一直到六七十年后,依旧是齐哈待遇最好的企业。
他们提到自己的工厂,神情之中就充满了自豪。
北满依托中东铁路建设起来,选址是老毛子选的,援建的156项大型项目,一个小小的富拉尔基,就拥有三个。
新中国第一家特种钢厂,第一重机,还有配套的一家热电厂。
从54年开始,北满就是军工行业最大的功臣,被老人家誉为掌上明珠。
第一架超音速飞机,第一艘潜艇,第一艘远洋货轮,第一辆坦克,第一门厚壁火炮,第一座反应堆,第一架卫星,都是这里提供的原材料。
他们去年就运行起来的825轧机,是国内动力最大的轧钢机,相比之下,江城重工目前还是弟弟。
但这些成绩,都是他们未来的成绩,现在的北满,还没有成为军工的脊梁。
他们只是已经呈现出了这样的潜力,以重机为例,他们直接冠以国名加第一重机名号。
整个工厂,几乎就是照搬老毛子的乌拉尔重机厂。
所以,当他们来到这个两省交界处的大兴安岭南麓的小渔村的时候,发现这里的十里钢城,几乎完全是老毛子风格。
不仅仅是工厂的厂房像老毛子,火车站,宿舍,办公大楼,也都是老毛子风格。
在这里上班的老毛子,几乎快有华人多了。
一个热心的钢厂员工还介绍说:“我们这里不仅有华人墓园,还专门为老毛子也修建了一个墓园。”
董文惊讶问道:“有苏联老大哥埋在这里?”
“嗯,这几年埋了超过十个了。”
邵承东看到街上往来的老毛子们,他们几乎都是全家一起过来的,不少年轻漂亮的毛妹,也跟华人一样,穿着工衣,露出灿烂的笑容。
这和睦相处的一幕有些刺痛了邵承东的心,这个时期,双方的关系如此和谐,可仅仅一年不到的时间,就完全变了。
这些老毛子现在笑的多灿烂,未来就有多悲惨。
他们在这里能享受高工资,高福利,可是回国之后,就失去了工作,有些甚至还会被持续审查。
上层的矛盾,落在普通人身上,就是承受不起的伤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