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伊士城攻陷,城主在混乱中‘失踪’,城里的部队也全部缴械投降。
两城战争只花了2天时间就结束。
而苏伊士城内并没有因为城市被攻陷而混乱。
朱文奎进城后,带着军队前往苏伊士城城主府集结,并没有让士兵们在攻陷城市后进行劫掠行为。
对此,士兵们却没有异议。
他们现在有不错的军饷,以及生活待遇,没必要去抢掠。
更别说,还有一份战争分红等着发放呢。
随后的时间里,新城主向全城宣告了两件事。
一,接收原城主的所有财富和权力,以后索赫纳城和苏伊士城将会共管。
二,苏伊士城将进行改革,全面套用索赫纳城的官府制度,港口税收,以及招募军队和官吏捕快衙役等职务。
人们都在吸收消化这些消息,有些去过索赫纳城的人,将从索赫纳城看到的那些变化向身边人描述。
逐渐的,人们发现,新城主颁布的政令,似乎对大家没有任何坏影响,甚至还有好处。
成为一名捕快衙役,或者加入城主的雇佣军队,是普通人的愿望,那可以让他们突破现有阶级障碍,获得更体面的生活的尊严。
而地保和官吏则是对原有社会富有者和权贵者的一种地位替代,这些人都经受过教育,拥有财富,他们成为地保,等于获得了官府承认的社会地位,成为官吏则代表融入了新的权力体系。
因此,苏伊士城里的人,对这些变化并不抗拒,甚至还有些欢迎。
但这场战争最重要的影响,却是另一方面。
那就是战争红利。
...........
苏伊士城主府内,大量阿拉伯文字的财产凭证,以及一箱箱的财宝集中在大厅内。
户部尚书卓玉明带领手下官员官吏在忙碌着。
这事不能出错,别的部门官员就算想要帮忙,也不会被户部官员同意。
而其他五部的官员,也不是无事可做。
吏部正在招募苏伊士城官吏和捕快。
刑部接管了城市的监狱,以及那批俘虏士兵的看押审讯。
礼部则是与城里的宗教领袖洽谈维护新领主的统治问题。
唯有工部和兵部两位尚书陪子啊朱文奎身旁。
朱文奎则端坐闭目沉思
他在脑中复盘战争债券的事情。
战争债券是计划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作为一个地中海出现的新文明,没有民族根基,也没有宗教背景,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各种冲击和影响。
如何避免那些不确定因素,他以古今历史进行过考量。
历史中狼性扩张性文明有很多,古罗马帝国的共和制,阿拉伯帝国的宗教政权,英国的资本主义殖民扩张,以前美国开发移民容纳带来的科技创新和发展。
这些文明给了他很多灵感,最终得出的结果就是发行战争债券。
因为他要走的路,是提前实现大航海时代的到来,用殖民和资本的力量进行全球扩张。
这种模式,需要将皇权与资本,还有民众的利益结合位一体。
才能让治下的所有人,与自己紧紧绑定,并拥有强烈利益欲望进行扩张。
想到这里,朱文奎睁开眼,示意牛旺德让户部尚书卓玉明过来。
牛旺德走了过去,卓玉明停下手里的事,与其过来。
“陛下,有何事唤臣?”
“就是战争债券的分红问题,朕觉得这需要做成一个章程,让以后有例可循。”
“这章程该如何?”卓玉明问道,他深知陛下是很有主见的,一旦做出决定,就听从便是。
“以后所有战争债券都归皇财司管理,就拿这苏伊士城来说,此战所得全部纳入皇财司,以后经营所得,由皇财司来向所有股东分红。”
“股东?陛下,微臣不明此为何意。”卓玉明为难道。
朱文奎愣住,心中思索。
对了,现在还没有股份这个词,现在虽然也有合伙经商的,会在签订契约中提到“某某出资若干,占生意之几成”表述,那个几成,就是股份份额的意思,但大家没有这个表述词汇。
随即,他出声道:“所谓股份者,乃众人合财以营事,各出其资,按数定分,以明其在诸事之中所占之权益也。其资聚而为一,共图利业,或商货之贸迁,或工技之兴作,或田产之经营。每一股对应一份之权益,利则按股而分,责亦按股而担。股数多者,于营谋决策之中,权重言重,所得之利亦厚;股数少者,权轻利薄。此乃众人协同,以资为本,共襄事业之法也。”
新任史官曹荣萱,提笔将这段话记录,并附注:“天子造词股份,利商业。”
卓玉明也点头称是:“股份如此,持有股份的人既叫股东?”
“对。朕造的词可行?”朱文奎问道。
“陛下聪慧过人,这词正好,可在商法中定为契约文书用词。”卓玉明一不小心又拍了下皇帝的马屁。
这马屁啊,听多了也就习惯了,朱文笑道:“好了,我们接着谈战争债券的事情。你觉得这么做可行吗?”
“臣觉得可行,皇财司是陛下的内库,能与臣民合股,让天下子民获得陛下的分润,这是他们的福分,想来,有了这次的分红后,他们以后会更加积极购买战争债券。”
卓玉明说完,便又回去清理苏伊士城城主的财富了。
...........
苏伊士城比索赫纳城大很多,城主拥有港口,城里的一半土地,还有一些商铺。
相对而言,这位城主在敛财的手段上比索赫纳城前城主高明些,但现在全成了朱文奎的囊中物。
这些财富被清点出来后,全部纳入皇财司管理。
随后,战争债券的赎回开始。
人们可以获得10%的回报,也可以选择皇财司在苏伊士城资产的分红权。
七成的人选择了拿回本金和回报,另外三成则选择了分红权。
这三成中,军队,官员,官吏,地保,富商占了大部分。
他们的选择,也代表了站队,愿意相信朱文奎的统治长久,并与其站在一条阵营获得长期收益。
而现在,成功拿下两个海港城的朱文奎,可以向苏伊士地峡攻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