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偏偏火上浇油
- 中医1977,从拯救女知青开始
- 燃了个纸
- 2205字
- 2025-02-13 19:16:34
“你真要借?三十斤粗粮换十斤细粮?想好了?”
郭明月盯着他,再三确认。
“当然!”
迎着她异样的目光,王世钧依然不为所动。
十斤白面,关键是不要粮票,这种好事儿哪找去?
郭明月彻底失望了,垂下头,当即就让他签字。
可想到他是一位外地来的知青,人生地不熟的来到这个穷山沟里,可能不了解状况,还是咬着牙补充道:“王世钧,你真要把三十斤粗粮换成十斤细粮?
我告诉你,这里不是首都,你这么点粮食吃完可就没了。夏粮收获之前,生产队是绝对没有粮食再借给你了!
三十斤粗粮你掺着野菜还可以坚持到麦收,十斤细粮你是无论如何都撑不到的。”
“知道,知道!”
王世钧翻了个白眼儿,虽然明白她是在为自己考量,可还是忍不住嘟囔了一句,“你话可真多,说几遍了?”
郭明月气结,砰的把笔拍在他跟前儿,再不吭声了。
王世钧心中欢喜,拎起面口袋就走,临出大门的时候才想起来道谢,“郭同志,麻烦了。”
“下午去上工!”
郭明月懒得搭理他,攥着圆珠笔,咬牙切齿道。
一路回到家中,见他背回来十斤白面,王红河和谢培英同样满脸错愕。
两口子嚅嗫半天,也不知道该如何劝他。
反正东西都提回来了,再说又有啥用?
只是,这十斤白面……头几天是舒坦了,可往后的日子咋过?
没想到看着这么聪明的一个小伙子,咋只顾眼前,不往长远打算呢?
望着他们脸上的愁容,王世钧心中好笑,心说自己重活一世,若是连口细粮都吃不起,岂不白活了?
为此,他下午没去上工。
而是一头扎进了山里。
前世懵懂,空守宝山而不自知,现今回想起来,伏牛山绵延千里,其中宝物不计其数,就看你认不认识了。
遗憾的是,上辈子他只是个高中都没毕业的小知青,刚到河西屯的时候还怀揣着梦想,可几个月的生活磋磨下来,就失去了所有的生气,和大多数上山下乡的知青一样,行尸走肉般混日子。
如今想想,这个年月的经济活动表面上看起来犹如一潭死水,可水面下却有暗流涌动。
只要有胆识,不说发大财,混个温饱还是不成问题。
就比如这春山,今天冬季刚过,正是茯苓出土的好日子;一个月之后,金银花含苞待绽;再一个月后,石菖蒲舒展腰肢;又一个月后,半夏芽珠成熟……
一年四季,各种草药适时而生。
其中不乏灵芝、过桥草、金钗石斛等珍稀药材。
眼下山林尚未经过大规模开发,奇花异草、珍禽异兽只待有缘人发掘。
王世钧对自己的草药学知识十分自信;唯一不自信的就是这大山他进得去,却不知出不出得来……
山林是很危险的。
作为一名下乡知青,他前世就听闻过许多不幸的事情,导致他待在河西屯的三四年里都没敢深入过伏牛山。
如今,既然下定决心采药赚钱,他就不得不做足准备。
所以,按时上工挣工分他自然需要,却不想绑缚在上面,庸庸碌碌度过自己最美好的青春。
否则,岂不是辜负了老天爷让自己重来一次?
一直到日落西山,王世钧才匆匆忙忙赶回。
一个下午,他也只是在山林的外围转了转,药材倒是发现不少,除了一味危险的药材,合适采收的却不多。
尤其是茯苓,那玩意儿大多生长在松木较多的山林中,必须往里走才能找到。
王世钧入山的时候都下午了,他不敢以身犯险,就没有收获。
不过,对此他并不气馁。
世间的药材实在是太多了,单是《神农本草经》里就列了三百六十五味之多,分为上、中、下三品。只要他想采集,就必定不会空手而回。
红日沉入山巅,投下一大片浓重的阴影。
偏偏衍射而来的亿万道霞光不愿就此消逝,飞虹一般,将整座山村的上空都映照成了金色。
望着这瑰丽的景象,王世钧心怀舒畅,沿着山道,一路往家走去。
恰好,社员们也刚从田里回来,村头熙熙攘攘的,都是扛着锄头的身影。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王世钧一阵失神。
不知道是不是重活一世,心态发生了转变,往日再平凡不过的场景,都能让他觉察出美来,满脸陶醉。
“王世钧!”
哪知道,正出神,一道清亮的嗓音在不远处响起。
人群一静,都望了过来。
郭明月㧟着篮子,扭着细腰,气呼呼走上来,显然是气急了,瞪着他质问道:“你下午又旷工!
中午你跟我承诺的话呢?
你一个知识分子,言而无信,也好意思!”
王世钧瞅见是她,就觉得不妙,听着四周的哄笑声,更觉尴尬,不好意思道:“郭同志,我、我下午有事儿……”
“啥事儿?”
郭明月毫不相让,气愤道:“是肚子疼还是脑袋疼?
我看你们几个能不能把人身上能得的病症全用一遍!
你们这几个知青,没一个让人省心的!
算了,我郭明月也不怕得罪人,今晚上大队支部开春季生产动员大会,各个干部和生产标兵都要参加,你也来,知道吗?”
王世钧一脸错愕,疑惑道:“既然是干部和标兵参加的会议,我就不够格去了吧……”
“你来接受批评教育!”
郭明月没想到他脸皮这么厚,竟还以为叫他去是让他出风头,不由杏眼圆睁,连忙补充一句。
山道上,社员们笑作一团。
“哦。”
王世钧翻了下眼睛,也不好公然和她对着干。
郭明月瞥了他一眼,气哼哼的走了。
留下众人议论纷纷。
“不是,明月平日里性子挺好的,怎么被他气成这样?”
“哈哈,没听明月说嘛,这小子估计中午答应去上工,结果转脸就变卦,搁谁谁不生气?”
“好嘛,还以为那几个鳖孙儿就够气人了,没想到新来的这个更不是个省油的灯。你说长得瘦瘦高高,这么排场的一个人,骨子里咋恁惫懒呢?”
“哼,再不是省油的灯又能怎样?知青了不起啊?县官不如现管。明月脾气好,可骨子里有股子拧劲儿,这王世钧惹到了她,往后有他好受的!”
……
王世钧一脸无语,懒得再听这些人嚼舌头根儿,施施然回到院子里,砰的把柴门关上了。
只是,站在院子里的王红河和谢培英却满脸不安,想到他一个心高气傲的大小伙子晚上要去大队院接受批评教育,就愈发不知所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