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越共探头

“洪总督莫要焦躁。”

眼见洪承畴的脸色异常难看,贺人龙只能从旁劝解。

建议是贺人龙提的,出事了黑锅只能贺人龙来背——在场只有两个人是高级将领,洪承畴可以把锅全都甩给自己,自己只能背下全部的黑锅。

摇摇头,贺人龙只能打碎牙咽到肚子里,安抚这洪承畴指挥军队撤退。

一群残兵败将眼看叛军停止追击,速度立刻慢了下来,变成有编制的流民零零散散地行进。

明末,这种现象在百姓当中屡见不鲜,学名逃荒。

官兵打了败仗也学着逃荒,看起来颇为荒谬,但联想到李济民前世的李自成可以用“剿兵安民”来号召百姓,一切似乎有合理了起来。

摇摇头,贺人龙心中暗骂孙传庭这个坑爹的上司,让自己和更大一级的官员结下梁子。

只希望接下来的行军路上不会出现别的什么幺蛾子,目前造成的事情还有挽回的余地。

事后贺人龙给洪承畴送上几房扬州瘦马,添置一些金银珠宝,象征性地罚茶三杯,一切就都过去了。

咳咳,扯远了。

看着眼前毫无军队样子的明军陆陆续续地前进,洪承畴的心中突然升起一种不妙的感觉。

他在此以前没与李济民真正交手过,但赶到后温俊发几次吃瘪他都在场。

似乎放虎归山从不是李济民的性格。

能将敌人彻底消灭的时候,李济民会集中全部的力量,不能将敌人消灭的时候李济民也会保全自身避免损失过大。

现在的情况,非常适合搞偷袭。

尤其是眼前就是一片密林。

为了对抗叛军侦察兵摸到眼前和李济民此前频繁使用的堑壕推进战术,洪承畴准备与李济民全面作战时特意把军营设立在距离叛军占区有一片密林之隔的地方。

败退之时,洪承畴才发现这也是一个叛军设伏的好地方。

小心驶得万年船。

眉头微皱,洪承畴叫来一旁的传令兵通知炮兵对山林中用开花弹轰炸。

几刻钟过后,传令兵才在过度散装的部队中找到持有火炮的全部炮兵,其余炮兵的火炮大多在逃跑时丢下了。

询问清楚谁有开花弹后,传令兵才下达了开火的命令。

阵阵炮响过后,开花弹在密林中洗地一番,弹片惊飞不少飞鸟。

眼见有飞鸟冲出,洪承畴这才松了口气。

看来密林中并没有叛军,不然也不会有飞鸟。

回过头去看向败退时的方向,洪承畴默默感慨:李济民,你终于还是少算了一步。

抬手命令军队进入,洪承畴不久前战败的闷气扫清大半。

密林中,洪承畴的确没有发现部队遭遇袭击,整个林子里频频传来鸟鸣,似乎很是正常。

走出密林的瞬间,洪承畴感觉轻松许多,为官多年,能带给他如此压力的,李济民还是第一个。

幸好,现在一切压力也都不复存在了。

“砰——”

就连这鞭炮也响得很及时。

等等,怎么会有鞭炮,而且声音也太大了……

不敢置信地回过头去,洪承畴的眼睛瞪出拳头大小。

不可能!

树梢、枝桠间、士兵根本不会走的溪流旁和动物尸体下,一缕缕硝烟冒出,刚以为摆脱最后危险的官兵骤然遭到攻击。

才离虎口,勉强放松的心被重新提到嗓子眼,洪承畴一口鲜血喷出。

被这番过山车一样突如其来的情况吓傻的不只有洪承畴一个人,所有被袭击的官兵皆是如此。

不少官兵甚至忘了逃跑和抵抗,能做出反应试图躲起来的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兵。

可是,四面八方到处都是会说话的树,哪里又真的能躲开呢?

试图隐蔽的老兵不是主动送到别人面前被一刺刀干掉,就是成为最显眼的目标被一枪送走。

枪声连绵不绝,数千人接连倒地,直到此时,官兵中才陆陆续续有人想起要逃跑。

但是没有用。

数不清多少会说话的树在密林中不断射击,弹雨甚至比洪承畴观摩的起义军万余人作战时还要稠密。

若有人能打开上帝视角,就会发现李济民的燧发越共做得很好。

几个燧发越共士兵的站位都非常有讲究,能够在相互掩护的同时形成交叉火力。

他们选择隐蔽的位置,不是有树冠遮挡的高树下层,就是能缓冲弹片的灌木丛和绝对安全的动物尸体下面。

一轮乱七八糟的散射,即便是开花弹也不可能对他们造成多大损失。

甚至因为单个弹片的威力不大,被各种掩体完全抵挡了下来。

至于洪承畴看到的“飞鸟”,实际上是早就被燧发越共捕捉起来的,在炮弹落下的时候刚好放出去而已。

但是这些真相来自于民兵训练手册和李济民前世自行了解的不少军事常识,洪承畴根本来不及也没能力知晓。

快速装填的燧发枪不断喷吐出硝烟,燧发越共不停遵循训练中的经验交替转移位置避免干扰视线,而茫然无措的官兵则在一片浓雾之中看到火光。

封建迷信的古代,穷到卖掉妻子儿女,当掉武器盔甲的官兵恰恰是最容易求佛拜经的人群之一。

见到这烟雾中不断收割生命却看不清面孔的怪物,官兵本能地想到了鬼怪之物。

吉利服遮住全身,又都带了面罩,烟雾中常年连杂粮都吃不到更别说新鲜蔬果的官兵自然看不清燧发越共面孔。

“怪物……怪物啊——”

一个官兵扔下手中武器,仓皇逃窜。

下一秒,他就撞到装填子弹的燧发越共刺刀上。

鲜血迸溅而出,更加剧了周边官兵的恐惧。

几个呼吸间,官兵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他们纷纷扔下武器,全力逃命,只恨爹妈少生两条腿。

“不,全军听令,主将洪承畴在此……”

眼看周边四散奔逃的官兵,洪承畴的心在滴血。

给自己打白工捞钱的工人!

就这么白白的跑了!

断我财路……

李济民!

愤怒的同时,洪承畴的眼神中还有几分懊悔。

他没想到,与李济民为敌,竟是这等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