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崖立于青玉方台之上温润的声音响起
接下来我大概介绍一下我们这个世界的历史
三千四百年前的大陆尚是蛮荒之地,人族蜷缩在中部天渊谷地。彼时参天古木遮蔽日月,妖兽啼鸣昼夜不绝,四野妖兽横行,夜枭啼鸣能震碎心脏,地龙翻身可撕裂岩壁。人族以石为器,以洞为居,每逢月圆之夜便用兽血在岩壁上绘制图腾,祈求神明庇佑。
转机始于一个暴雨倾盆的雷夜。名为「燧」的年轻猎手为躲避剑齿虎群,误入雷击燃烧的梧桐林。猎人「燧」被逼入绝境——他背靠燃烧的雷击木,徒手撕开了剑齿虎的咽喉,掌心燃起的幽蓝火焰照亮了人族文明的第一缕微光。这是史载首位「觉灵者」,后世称此夜为「灵火纪元」开端。
最初百年间,觉灵者不过零星萤火。直至「观星台」遗迹被发现,先贤「曦」在残破的星象图中参悟出灵脉运行之理。她在陨坑中建立第一座「启灵祭坛」,用星辰砂在觉醒者额间绘制星纹,成功率从十存一提至三成。当第一支镶嵌妖核的长矛洞穿岩甲犀牛时,人族自此吹响反攻号角。
以「炎部」「风部」「山部」为首的三大部族,在灵术加持下铸造出兵刃。风部大祭司「岚」更创出「引气诀」,使未觉醒者亦能强健体魄。当第一支镶嵌妖核的箭矢射穿雷鹰心脏时,东方的地平线上正泛起鱼肚白。
拓荒第三百年,探险队在极北雪原发现「霜族」。这些蓝瞳白发的族群世代以冰晶为屋,却因缺乏修炼体系,在暴雪妖狼侵袭下濒临灭绝。风部少主「羿」以三百车粮草换得霜族秘传的「冰魄凝神法」,此举引发部族分裂。
「北迁派」与「守旧派」在赤水河畔对峙三月。最终七支氏族带着《炎灵真诀》抄本北上,他们改良霜族秘法,创出「寒焰诀」。而南方「天工坊」则从雷鹰妖核中提炼出第一块灵石,人族正式步入修炼文明。
第八百载春秋,修炼体系臻至完善。先贤「禹」划分灵亏、灵核二境,著《周天灵脉图》,将人体三百六十处窍穴与周天星辰对应。各大宗门如雨后春笋涌现,尤以「天枢阁」最为耀眼——其镇派绝学《星罗剑阵》需三十六灵核修士协同施展,剑光成网时可绞杀大妖。人族疆域扩张至前所未有的广袤。商队络绎于南北,将霜族的冰晶镜与南方的火浣布运往各地。
新历1024年,夏帝桀集九鼎镇龙脉,却不知极北冰原正在孕育灾祸。玄龟「海」吞噬十万妖核,成为史上首个灵核之上的存在。后世有人称这一境界为灵海级
「海」率领众多妖兽对夏开战,接引滔天弱水淹没三十六郡。永夜之战持续三月零七天。夏朝十二灵核巅峰修士结成「都天煞阵」,却被「海」吐出的冥河弱水蚀穿阵眼。史载决战当日,九道水龙卷连接天地,夏都九重城墙如沙堡崩塌,皇宫藏书阁的星象图在暴雨中燃烧了七天七夜。
夏亡后百年,人族被圈养为「血食」。观星楼在永夜中传递着希望——他们在「海」蜕壳的冰洞中发现残甲,悟出「灵海境」并非无敌。推算出生命限制人类生命70年左右,妖兽生命一个时辰到一百年不等,「海」用一百多年突破到灵海级还有两百年左右的生命。
当第一个人类灵海强者「渊」持剑斩杀垂垂老矣的「海」时,剑锋上跃动的火焰仿佛是当年燧传递的火种。人族开始崛起!经过数百年人族妖族大战,最终把妖族赶到南方的十万大山和北方的无尽海域。人族稳定一段时间又开始内斗最终形成南方「灵武国」北方「圣水国」南北对峙。
这就是大陆历史发展的大概路线
青崖拿起《大陆简史》扬了扬,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藏书阁借阅。顺便拿起旁边的灵茶润润喉.
台下同学大部分都聚精会神,只有零星几个和末尾林寒和阿七兴致缺缺
接下来青崖开始讲修炼体系
所有人都竖起耳朵
天地万物皆蕴灵气,而修行者体内会通过先天觉醒或后天机缘凝成「灵」——这种介于虚实之间的力量核心,为人们提供强大的力量。灵的强弱不仅与天赋相关,更与宿主的肉身强度互为因果:身躯越强韧者,越能承载高阶灵体;反之,每当灵突破桎梏,亦会引发躯壳的彻底蜕变。
世间将灵的境界划分为三重天堑:
灵亏级
初觉醒者皆在此境。此阶段修行者仅能汲取周身三尺内的稀薄灵气,因经脉未通,吸纳效率不足三成。蓄满全身灵气需耗费半柱香之久,且仅能支撑灵能力运转百息。此时灵体虚浮如雾,能力局限于基础形态——或控微末之火,或移寸许之石。灵亏七阶对应周身七大窍穴,唯有将灵气打通各大窍穴在丹田凝成固态晶核,方能踏入下一境界。
灵核级
灵完整的觉醒。当晶核成型的刹那,修行者周身经脉豁然贯通。此境可修习本命《灵诀》,并在丹田蕴养灵核:灵核承载本源能力,战斗时调用灵核储存的磅礴灵力。肉身强度至此已非凡俗,纵跃三丈高墙如履平地,拳风所过金石俱裂。灵核七阶对应七颗灵核。
灵海级
现如今存在的最高境界。突破者丹田化为浩瀚灵海,举手投足间自成领域。曾有记载某位灵海境大能单臂举起千斤闸门,其躯体强度十倍于灵核境巅峰。然晋升之法为不传之秘。大陆不知什么原因只能存在六名灵海级,千年以来人族和妖族出现的灵海数量不足五十。
青崖立于青玉方台之上,清风卷起他玄色衣袂,将手中《入门修炼》的泛黄书页吹得簌簌作响。台下数百弟子屏息凝神,望着他随手扬起的古卷在空中划出淡青光痕,“道法三千,藏书阁里自有天地。“话音未落,广袖翻卷带起流云清风,整座白石广场突然泛起粼粼波光。
半空中,三尺见方的灵气地图徐徐展开。最上层沧澜海域翻涌着靛青浪纹,一滴悬而未坠的浪珠折射出七彩光晕;中部圣水国的城郭在云气中若隐若现,玉带般的护城河环绕着琉璃宫殿;那道横贯天地的裂谷深处忽明忽暗,仿佛有赤色岩浆在裂隙中奔流;待视线掠过灵武国层叠的朱红楼阁,绵延万里的苍翠群山已漫出图卷边缘,几缕飘散的灵气化作白鹤,正掠过某座积雪峰顶。
“气海初开时当如此——“青崖并指轻点,半透明的虚影自霞光中凝成。那是个盘坐的人形轮廓,肌肤下流转的幽蓝灵气如同星河倒灌,细看竟是万千光点循着经脉奔涌。当最后一丝灵气在丹田处汇聚成漩涡,整座虚影突然明灭三次,衣袍无风自动间,竟有清越剑鸣自丹田处铮然作响。
悠远钟声自院外传来,檐角铜铃应声齐鸣。青崖的身影已化作流云消散,唯余半空中尚未散尽的灵气星辉。新入门的弟子们仍痴望着那具渐淡的虚影,有人不自觉地模仿起虚影的结印手势,阳光穿过他颤抖的指尖,在青石板上投下细碎光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