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使臣谈判
- 林大小姐回府后闹翻天
- 重鸭
- 2190字
- 2025-02-18 10:00:07
顾衍翊站在空旷的宫殿内,心中五味杂陈。
他凝视着那些冰冷的金银珠宝,它们闪耀着世俗的光芒,却照不散他心中的阴霾。
陛下的话语,如同一把无形的剑,刺破了他多年来的幻想与执着。
后来,他不再将希望寄托于陛下,而是在这官场的波涛中沉沉浮浮,历经实事。
他渐渐明白,真正的力量并非全然寄托于那高高在上的龙椅之后,而是深藏于人心与世事的洪流之中。
他开始学会在官场的波涛中自如游弋,不再是一味地迎合与妥协。
而是用智慧和胆识去化解每一次危机,用真诚与正直去赢得同僚的尊重。
——
西蜀太子秦祁安。
五年前于疆场之上大获全胜,凯旋而归,其威名一时无两,举国上下皆为之瞩目。
待他班师回朝,皇帝龙颜大悦,特询其欲得何种赏赐。
秦祁安心中所愿,非金银珠宝,亦非权势地位,而是恳请陛下能够下旨,重审昔日聂家之冤案。
他言辞恳切,指出此案中疑点五处,亟待真相大白。
然而,此言一出,却触怒了龙颜,皇帝勃然大怒,竟有废黜太子之意。
幸得满朝文武纷纷跪请,力保太子之位,秦祁安方得幸免于难。
但即便如此,他也已失去了圣心的青睐,从此在宫中步履维艰。
如今,诸皇子为了争夺储君之位,明争暗斗,风起云涌。
秦祁安深知,若非父皇,他们又何敢如此肆无忌惮地向自己发难?
这一切,不过是依仗着父皇的权威罢了。
秦祁安心中明镜高悬,却也暗自苦笑。
他深知,聂家一案背后错综复杂,牵涉甚广,非一朝一夕所能查清。
这些年,他不动声色地布局,暗中搜集证据,誓要还聂家一个清白。
每当夜深人静,他独坐书房,翻阅着那些泛黄的卷宗,心中五味杂陈。
他怀念起与聂家小姐聂青澜相识的往昔,那份真挚的情谊,在权力斗争中显得尤为珍贵。
而今,他虽身处太子之位,却如履薄冰。
其他皇子蠢蠢欲动,明争暗斗,他不得不更加谨慎。
他明白,唯有自己足够强大,才能揭露真相,还天下一个公道。
顾衍翊轻声道别,话语中带着几分关怀与体贴。
“早些歇息,明日三国和谈,我先行告退。”
言罢,他轻轻转身,离开了院子。
——
在这几日里,三国之间的气氛显得格外紧张而又微妙。
东骊国的太子,带着礼部尚书楚文徽与礼部侍郎林慕白进行谈判。
谈判桌上,气氛剑拔弩张,每一句话都暗藏锋芒。
东骊国太子首先打破了沉默,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
“若贵国能在马匹的交易上再做出一成让步,我方愿意在茶叶的出口上同样给予一成的优惠。这样的条件,本宫想应该是公平且合理的。”
然而,苍傲国的使臣札木合听后,却是眉头紧锁,他语气中带着几分自豪与不屑。
“太子殿下此言差矣。我苍傲国的马匹,那可都是草原上的骄子,速度与耐力皆是上乘。
怎可轻易言让?每一匹马都承载着苍傲的荣耀与汗水。”
正当双方陷入僵持之际,西蜀的太子秦祁安缓缓开口,他的声音冷静而深沉,仿佛能洞察人心。
“札木合将军言之有理,但冬天即将来临,粮食的储备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若是没有我西蜀的粮食支援,恐怕苍傲国的子民将要面临严寒与饥饿的双重考验。”
此言一出,会场内的气氛瞬间降至冰点。
札木合的脸色变得铁青,他怒视着秦祁安,仿佛要用眼神将对方吞噬。
“哼,区区一个差点被废黜的太子,也敢在此大放厥词?你西蜀虽富庶,但又能奈我苍傲几何?”
秦祁安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淡笑,“不过一个手下败将,也敢威胁我?札将军不妨想想,你苍傲又能耐我几分?”
札木合脸色冷了下来,一时竟找不出反驳的话来。
秦祁安并没有看向札木合,而是将目光投向了东骊国的太子。
“太子殿下所言不错,在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博弈中,我们是否应该更多地考虑长远的和平与稳定,而非一时的得失?”
东骊国太子闻言,心中暗自思量。
他深知,这场谈判不仅仅关乎三国的经济利益,更关乎到未来是否能够形成一个稳定的联盟,共同抵御外敌。
于是,他缓缓开口:“两国使臣所言皆有道理。
但在本宫看来,真正的智慧在于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
或许,我们可以尝试在其他方面进行补偿,以换取彼此在关键领域上的让步。”
东骊太子面色沉静,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锋芒,他缓缓开口。
“诸位稍安勿躁,合作之道,在于双赢。
我东骊虽非马匹强国,但技艺精湛,培育的马匹耐力与速度皆属上乘。
至于粮食,西蜀的确富饶,但战事一起,粮道受阻,谁能保证万无一失?
我们何不各退一步,共谋长远发展?”
礼部尚书楚文徽附和道:“太子所言极是,且我东骊不仅茶叶,还有丝绸享誉四海。
若能以此作为交换的一部分,不仅可缓解苍傲之需,亦能加深三国间的经济联系,何乐而不为?”
楚文徽的话音刚落,殿内便响起一阵低语,众人开始重新审视这盘错综复杂的政治棋局。
秦祁安微微一笑,那笑容中既有自信也有谦逊。
“楚大人言之有理,西蜀愿以粮草换得苍傲与东骊的友谊与信任。至于太子的顾虑,我们可设立专门的运输队伍,由三国联合保护,确保粮道畅通无阻。”
札木合的脸色缓和了几分,他沉默片刻后,缓缓点头。
“秦太子此议,确是高瞻远瞩。我苍傲虽以马匹闻名,但在农耕与商贸上确有不足。
若真能达成此结盟,对三国皆是大有裨益。
只是,细节之处还需详谈,以确保各方利益均衡。”
就这样,三方的谈判在紧张而又微妙的气氛中继续进行着。
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国家争取最大的利益,但同时也在寻找着那个能够让所有人都满意的解决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展现了各自的智慧与勇气,更体现出了在复杂国家关系中寻求和平与合作的艰难与不易。
在林府这一隅,阳光温柔地洒落,林绾歌与楚江悠然地躺在精致的躺椅上,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温暖。
“青澜,她要来了吗?”林绾歌轻轻合上眼帘,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