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时的更漏声渗着铁锈味,沈墨卿倚在醉仙楼飞檐的阴影里。焦尾琴的裂痕中爬出金蚕丝,正将她腕间胎记与檐角铜铃相连——那些铃铛摆动的轨迹,恰是昨夜地宫青铜镜映出的星宿图残篇。
“沈姑娘的琴,不该奏《广陵散》。“
玄衣公子的声音自檐下飘来,他掌中托着盏走马灯,灯面绘制的《清明上河图》里,虹桥商贾的眉眼竟与日间追杀的苗疆刀客如出一辙。灯影转过三巡,墨卿惊觉自己右手的影子正被吸入灯罩,在汴河漕船上化作撑篙的艄公。
公子折扇轻点,灯芯爆出朵青莲状火焰:“这曲《离魂引》,原是令堂最擅的调子。“火焰中浮出半张鎏金面纱,与墨卿幼时记忆里的轮廓严丝合缝。
瓦当突然炸裂,三枚透骨钉带着东瀛菊纹疾射而至。墨卿翻身滚落时,焦尾琴撞碎走马灯,灯油泼在《清明上河图》上,汴河水道竟化作姑苏暗河图。公子揽住她腰身跃向邻院,残灯碎片中爬出的金蚕正啃噬着图中漕船——那些被蛀空的位置,正是今晨知府新颁的运盐路线。
第一幕:血宴迷局
栖身的荒宅里供着半尊雷公像,神像掌心托着的不是雷楔,而是柄苗疆银梳。墨卿抚过梳齿上的西夏文,脊背刺青突然游至指尖,在积灰的供桌上绘出河图洛书。公子剑指蘸取她腕间渗出的血珠,点在洛书中央时,整座宅院的窗棂竟显出血色脉络。
“这才是真正的《山河社稷图》。“公子掀开地砖,露出底下青铜浇铸的江南水系模型,“以人血为引,可窥龙脉病灶。“
模型中的运河突然涌出黑水,墨卿锁骨下的朱砂咒文泛起幽光。她将焦尾琴弦浸入黑水,琴身浮现的星图中,天枢位亮起血光——正是沈府祠堂的方位。公子突然扯开衣襟,心口虎符刺青与她背上纹路拼合瞬间,模型中的黑水逆流成瀑,冲开暗室石门。
石门后是座倒悬的宴厅,梁柱上缠满写着生辰八字的裹尸布。八仙桌上的珍馐早已腐败,唯独正中那盏琉璃樽盛着猩红液体,樽身铭文正是焦尾琴腹的西夏密语。墨卿指尖触及樽沿时,整座宴厅开始旋转,碗碟中爬出的尸虫竟组成句谶言:
“双生择一,七星祭天。“
第二幕:镜魇缠身
铜镜从四面八方升起,镜框缠着浸血的脐带。墨卿在眩晕中看见无数个自己:七岁那个正在被银针刺青,及笄那个在祠堂焚烧族谱,当下的自己则握着染血的金刚杵。公子挥扇击碎镜面,碎片却化作银蝶,在她腕间胎记上烙出北斗焦痕。
“丙申年七月初七...“公子拾起块镜片,映出个正在分娩的妇人,“沈氏每代双生子,都要择其一带咒降世。“
镜中突然伸出枯手,将墨卿拽入幻境。她站在飘满河灯的运河上,每盏灯芯都跃动着婴孩形态的火焰。对岸玄衣公子正在抚琴,焦尾琴的龙龈处嵌着半块虎符,琴声催动河灯聚成句梵文:
“是身如焰,从渴爱生。“
追兵的苗刀劈碎幻境,墨卿跌回现实时,怀中《鹊华秋色图》已展开半幅。绣样中的血色山脉正在移动,与公子袖中滑落的徽州盐引图拼接成完整龙脉。盐引图上的朱砂批注,竟与知府衙门今晨发出的缉拿令笔迹相同。
第三幕:残局惊变
地窖深处传来编钟声,每响都伴着婴孩啼哭。墨卿循声推开青铜门,见室内悬着三百六十五盏人皮灯笼,灯面绘着从南宋崖山海战到甲申之变的血腥史。公子剑指挑破最末那盏,飘落的灯纸上赫然写着崇祯十六年冬月——正是墨卿被弃于绣坊那日。
“沈氏女子,本就是活着的龙脉图。“公子突然割破掌心,将血抹在灯笼骨架上,“你每道伤疤,都是山河裂痕。“
灯笼突然爆燃,火光中浮出整幅大明疆域图。墨卿腕间胎记渗出金粉,在地图上标出七个血点——正是昨夜地宫石像眼中的荧惑守心位。追兵破窗而入的刹那,公子揽着她跃入燃烧的疆域图,火焰舔舐过处,姑苏城的位置显出新刻的东瀛菊纹。
灼痛中墨卿听见公子低语:“记住,能修补龙脉的从不是绣线...“她背上的虎符刺青突然游至掌心,与公子手中的半块玉佩拼成完整兵符。符面浮现的《兰亭序》笔迹,竟与祠堂族谱的题跋同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