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大宋子民

安南的地形,是一块菱形的平原,下接一狭窄的长条。

国都升龙便在这平原的最中央,如今已然沦陷。

元军以此为据点,继续向西面山区与南面城池进发。

在西面,他们遇到了安南国主与宗室陈德晔组织的游击军。

在南边,他们遇到了安南上皇率领的大军主力。

大将军陈国峻、宋将赵忠等人在上皇旗帜下依托城池水脉层层阻击,搞的元军苦不堪言。

大半年过去,也才刚打下安南旧都长安府,抵达清化府,也就是平原地带与长条地带的交接处。

而赵由航要做的,就是要在安南国都南方的红河入海口登陆,并沿着红河一路打入升龙城!

经过一夜的备战,次日,宋军舰船竖满旌旗、披着朝霞向西攻去。

近海的元军舰船仓促迎战,却被迎面而来的弹丸打懵。

同样惊讶的,还有岸上的“元军”。

“那是从哪来的船?!”

守岸的士卒吃了一惊,握紧了手中的长矛。

“不……知道啊……”

同乡茫然的回道。

人群嘈杂不堪,一些色目将军与汉人将军抽着鞭子武器等来回奔走。

“列队!列队!”

在喊叫与威胁声中,“元军”勉强排起了阵列。

当然,哪怕如此还是有人小声议论,尤其是能看到海战的前几排:

“这……这到底是哪的船,炮打的这么狠!”

在看到己方船队不过多时土崩瓦解,前排士卒瞠目结舌。

这次吕宇翔为了能尽快登陆,甚至主动接舷,把黑黝黝的炮管架到对面士卒的面前,不得不说效果非凡。

“这……这……咱们可是刚从鬼门关上回来,怎么就又遇上事了。”

有人口中嘀嘀咕咕,两臂两股开始发抖。

直到有识字的看到诸船上的一面旗子——

“大宋”

“是我们大宋的……”这人半句话脱口而出,随后意识到不对,愣在了原地。

众人神态各异,但都是眼睁睁的看着大宋船队势如破竹,直至有小船驶入港口。

“弓箭手、准备放箭!”

军官最先反应过来,喊着大嗓子试图阻击。

“放箭!放箭!”

在不断的催促乃至鞭打之下,箭雨终究是射了出去。

但以守岸兵马这稀疏的兵力,根本没给宋军带来多少实际杀伤。

一杆大旗被为首船只立了起来,上绘有金龙一条,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大宋子民,何故给鞑子卖命!”

正当所有人看向旗帜时,船上传出齐吼声。

“今我大宋皇帝亲至!还不速速斩了鞑子领功!”

又是一道喊声,虽然和方才的比乱了一些,但前排听的还算清楚。

随即船舱内的人也没给“元军”反应时间,机炮就开始三连发,砸向“元军”中阵。

新军水军等士卒同步递出木板跳了下来,列为竖阵冲了出去。

“大宋子民,何故给鞑子卖命!”

“速速斩了鞑子,向皇帝领功!”

新军边推水军边喊,一众“元军”很快被撕开条口子。

此时,终于有人反应过来,手中长矛一扔:“别杀俺,俺以前是厢军,俺不是鞑子。”

周围人纷纷效仿,“元军”几近崩溃。

一色目将军暴怒不已,提着刀砍了一个逃兵。

但他马上就看到周围无数双眼睛向他看了过来,是以前从未有过的直视。

他本能的感到不安,喊着自己的母语挥刀又砍了一个人。

“啊!”

突然一声暴喝自身侧传来,一人目眦俱裂的握紧手中长矛,直直的捅了过来。

这种双手递出直戳的长矛很好躲,身经百战的色目将军只是身子一侧就偏了过去。

“噗—呲!”

正当他庆幸自己反应快时,一股剧痛自后心口传来。

乏力抽搐感自四肢涌来,他慌张着向后望去。

一个同样慌张的身影在往后退,但他已看不清那人是谁,噗通一声栽下马来。

“好!狗东西!死的好!”

最先出手的人暴骂道。

类似一幕在海滩各地同步上演,宋军很快借此平定了局势。

“陛下,海岸局势已然控制,粗略统计此地约有五六百士卒,七八百民夫。”

姜才于午时汇报道。

赵由航点了点头,吩咐道:“你领新军下去,按百人为一队接管。

听取诉求,查明是否有作恶军官,欺压指认无误的,选出首恶三名,在高处公示,以弓弦当众勒死,其余暂押。”

姜才抱拳领命,赵由航伸手示意还没完:“再从这些人中择精壮重组军队,至于军官,以新军士卒充任。

还有民夫亦要筛选,老弱残发些铜钱遣散归乡,其余人连同筛下来的士卒归为辅兵管理。

所有人正常发响,按五日结算。”

姜才允诺而去,赵由航又叫来郭俊,令他带五百新军兵马与三百水军船只,沿江攻克建昌路首府。

一时间海岸热闹非凡,有调兵的、协调船只的、还有搬运物资的,但最激奋的还当属姜才处。

当看到那些为恶的军头跟像待宰的鸡鸭一样,被按到地上勒死,大家无不亢奋。

尤其是在听到此战竟然是皇帝亲至后,众人更是激动异常,纷纷高呼万岁。

姜才在这期间理清了这些原为宋军将士的遭遇。

他们自征发起便被强制赶路,抵达安南后更是轮着番的送上了前线,并且不断被催促着去强攻。

期间有不服从管教的,把军官拎出来换掉,如果还闹事,就会人过来巡查,将刺头全拉去砍了。

直到一支军队被彻底训服,再凑点钱或签下欠条,才能撤下前线。

姜才等人听的眉头微皱。

还真让官家说中了,元军根本没把这些宋兵降卒当人看。

“不过这也是我等机会。”

一新军百夫长攥拳道:“他们欺压的越狠,我们收拢起宋人来就越容易!”

姜才点点头,将情况即刻汇报给了官家。

赵由航看后决定抓住机会,在建昌路首府被攻克后即刻前往,并频频出面收拢军心。

郭俊继续在前冲锋,配合水军与特制龙旗势如破竹,收拢宋兵数千,兵锋直指升龙城。

元军瞬间动荡起来,与此同时,借调至此的宋将赵忠在听闻消息也是后兴奋异常,频频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