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的伤势逐渐痊愈,单于又派使者劝降苏武,让他参加对虞常的审判,想借此逼苏武投降。匈奴人当着苏武等的面斩杀了虞常,卫律说:“汉使张胜谋杀单于亲近的大臣,按律当死,单于说了,投降可以免罪。”说完举剑假装要杀张胜,张胜慌忙请求投降。卫律又对苏武说:“副使有罪,正使应付连带责任。”苏武答:“我没有参与,又不是他的亲属,我为什么要负责?”卫律恼羞成怒,又举剑对着苏武,但苏武面不改色,岿然不动。
硬的不行,卫律又来软的。卫律说:“苏君,我之前背弃汉朝归顺匈奴,有幸受到了单于的恩宠,赐我为王,现在我拥有部众数万,牛羊满山。如今你若投降,也会像我一样富贵,否则陈尸于荒野,谁又能知道你呢?”苏武根本不理会他。卫律又说:“苏君,今天如果你听我的话投降,我即与你结为兄弟,否则日后想见我都不可能了。”苏武大骂道:“你身为大汉臣子,却背叛朝廷,丧失气节,有何颜面让我见你?如今单于对你委以重任,你却不能主持公正,想挑起匈奴与汉朝两国的事端。我警告你,历来杀害汉使的国家都没有好下场。南越国杀了汉使,被汉朝大军所灭,成为汉朝的九个郡;大宛王杀了汉使,他头颅被汉军砍下,挂在朝廷的北阙;朝鲜国杀了汉使,随即被灭国。现在只有匈奴还没有遭此下场,你明知我不会投降,如果以此为借口杀我,导致两国交战,匈奴的灭顶之灾就要由你引起。”
卫律知道苏武不会屈服,将情况报告单于。单于却越发想让苏武投降,就把苏武囚禁在大土窖,不给他饮食,企图折磨他的意志。正好天上下雨雪,苏武躺在土窖里,用雪拌着毡毛一起吞下,竟然连续数日不死。匈奴人以为苏武有神灵相助,便把他迁移到北海(今贝加尔湖)无人烟的地方,让苏武放牧一群公羊,说要等公羊产奶、生下羊羔,苏武才能离开。同时把常惠等人安置到别的地方。
苏武到了荒无人烟的北海,吃的、住的都没有,只好挖掘野鼠贮藏的草籽充饥。即便如此,苏武依然意志坚定,在茫茫北海手持出使匈奴的节杖放牧着羊群。天长日久,节杖上的旄饰已经脱落,但苏武仍然日日夜夜手不离杖。
牧羊五六年后,苏武的处境有了转机。当时的狐鹿姑单于的弟弟於靬王,在北海射猎,他采用的弋射是将细绳系于箭上射出。苏武担任过栘中厩监,掌管鹰犬射猎,懂得用网做成丝绳,又懂得校正弓弩,对於靬王的射猎很有帮助,因而深受对方敬爱。於靬王送给苏武足够的粮食和衣物,很可能还找匈奴女子配给苏武为妻。三年后,於靬王生病,仍赐给苏武马匹、牛羊、衣服及居住的穹庐。不久於靬王去世,他带来的随身人员也相继离去。这年冬天,居住在北海的丁令族人盗走了苏武牛羊,苏武再次陷入困厄之境。
当初苏武和李陵都在朝中任侍中,关系甚好。苏武出使匈奴第二年,李陵兵败投降,一直不敢去见苏武。许多年后,新即位的狐鹿姑单于派李玲劝降苏武。李陵到达北海,为苏武设置酒宴,转达了单于对苏武的诚意,并告诉苏武离汉后家里的许多变故:苏武做奉车都尉的哥哥苏嘉,跟随武帝到雍县棫阳宫,扶辇车下台阶时撞了柱子,车辕折断,被弹劾为大不敬罪,苏嘉伏剑自杀,朝廷赐钱二百万安葬。弟弟苏贤跟随武帝到河东祭祀后土祠庙,宦官骑兵与黄门都尉抢船,将黄门都尉推入河中淹死,肇事宦官骑兵逃跑,武帝下令苏贤去抓捕,没有抓到,苏贤惶恐之下服毒自尽。苏武的母亲已经去世,李陵还参加了苏母在阳陵的安葬。苏武的妻子还年轻,听说已经改嫁。家中只有两个妹妹和苏武的两个女儿、一个儿子,10多年过去了,也不知道他们的死活。
李陵劝苏武:“你独自留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谁又能看到你的忠义呢?人生好似朝露,何必这样苦了自己。我刚投降时也痛恨自己为何要背叛朝廷,加上老母收留在保宫。你不想投降的心情能超过我当年吗?如今陛下年老,法令无常,大臣无罪被灭族的就有几十家,常有生死难料的感觉,你这样坚守又为了谁呢。希望你能听进我的苦言相劝,不要拒绝。”苏武仍义正词严地说:“我们苏家父子的一切,都是皇上赐予的,我侍奉皇上,犹如儿子侍奉父亲,我愿为皇上肝脑涂地,死而无憾!”
李陵与苏武一连喝了几天酒,李陵最后说:“你就听我一句忠言吧!”苏武说:“我早就死过一次,你一定要我投降,就趁着今天的酒宴,让我死在你面前。”李陵见苏武如此赤诚,喟然长叹:“这才是真正的义士!我李陵和卫律的罪,只有让苍天审判了。”说罢热泪盈眶,大颗的泪珠落在衣襟上,与苏武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