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不买单?是人吗!

“下雪了,这个冬天还不知道要冷死多少人呢。”沈稻走在街头感慨道。

跟在他身后的赵祗,目光掠过蜷缩在街角的流民,眼神中并没有太多的伤感。

这些年来他见惯了饿死、冻死的乡民,也指挥过他们拿起武器加入黄巾反抗,多半有些麻木了。

“主公你知道吗,张天师的符水其实是假的。”赵祇声音很低。

“我自然知晓。”沈稻脚步未停,语气平淡,“但至少,他能给你们一碗温热的米汤活下来。”

大汉的百姓,其实比很多时代的人都要纯朴善良。

黄巾起义,张角之所以能够一呼百应,就是因为很多人,受到了张角的一碗粥水之恩。

张角或许会些符咒之术,也却始终无法做到用符水救人,但是他那一碗热粥,却实实在在的让那些饱受灾苦难的百姓,得到了温饱。

穿过了连云街的街道后,人流渐渐密集,周遭商铺也如林立,就连那走街串巷的货郎也多了几分热闹的气息。

从汉高祖刘邦建朝开始,雒阳这座历经数百年沧桑的古城,依旧繁华如初。

置身于热闹的街市中,沈稻好像第一次有了几分穿越后的归属感。

这倒不是说他之前在益州领兵作战,内心多么孤寂,反应多么慢,胸怀多么放得下。

说白了,他还是没有对这个身体和眼下的局势产生强烈的代入感,他始终还是觉得自己格格不入。

随着人流的涌动,流民的身影也越来越多。

他们大都衣衫褴褛,三三两两地倚靠在墙角,面前摆放着破旧的碗,伸出颤抖的手,脸上写满了哀求与无助。

沈稻的脚步突然停下,目光定格在一个骨瘦如柴的老人身旁。

沧桑老人努力举起颤抖的手,向着周围的路人商贾乞讨,老人身旁还有一个四五岁的孩童,正抽泣着喊饿。

这一刻前世所谓的捉襟见肘、穷于应付得到了具象化。

沈稻叹了口气,从怀里拿出一串五铢钱放到了他们的碗里。

“多谢恩公,多谢恩公!”

沈稻没有停留,倒是赵祇忍不住多看了这可怜的爷孙一眼,想不到手底下亡魂无数的主公,竟有如此仁爱之心。

“太多了,主公你帮不了这么多人。”

“有些事既然看到了,就没有办法当做没看见。”

孩子眼中的求生欲,刺痛了沈稻。

世界一直都很残酷,强者生存靠的是强强联合,而弱者只能在被选择后淘汰。

沈稻当然不可能救济所有的流民。

那些身强体健的流民早已被世家豪强们拉去做了苦力,而剩下的这些老弱病残,只能在这寒冷的街头苟延残喘。

世家豪强兼并的土地需要人去耕种,而没有活路的流民也需要有一个活下去的机会,于是这种看似合理压榨流民劳工的生存模式就存在了。

可存在并不一定意味着合理。

冒着风雪穿过街道,两人来到了挂有“汉为酒楼”字样宅院,门口站着两位身穿厚实锦衣的雄壮青年。

“公子、赵大哥。”亲卫抱拳行过礼,随即转身将宅院大门推开。

沈稻没有太意外,点了点头便不再理会。

赵祇的脑回路是他无法理解的。

从一开始的酒楼选址,到花百金买下青楼花魁,再到现在安排亲卫穿上锦衣充当酒楼护院。

关键这货还摆出一副很懂的模样,说什么经营酒楼和起义一样需要造势,他跟着马相起义的时候就是这么拉拢人的。

不理解但尊重,沈稻也懒得去管了,总之到后面只要还是一家经营在雒阳的实体店就行。

反正等诸侯联军讨董之后没多久,雒阳就会在西迁之下化作一片焦土,现在投资越多,反而就亏的越多。

不过一家酒楼而已,大部分事情他都已经安排妥当了。

酒楼地方就只有这么大,赵祇哪怕就是比留守益州的卧龙凤雏还要有天赋,发展空间也就只有这么大。

完全不足为虑!

沈稻放心了。

这几日下来,汉为酒楼的环境装修已经搞了个七七八八,现在就差酒楼服务人员和餐饮娱乐了。

不过沈稻并没有显得很着急。

厅内炙烤着银屑炭,沈稻坐下喝了口倒好的热茶之后,出声问道:“云繇姑娘,我初来雒阳不久,尚还有许多事需去处理。不知可否相托姑娘打理酒楼一事?”

为了表示自己不是黑心老板,沈稻看向一旁正在伸手烤火的云繇,继续说道:“姑娘只需在我的要求下,保证这家酒楼短期之内不会垮掉,报酬我给到你酒楼营收的两成如何?”

云繇蹙起黛眉,她觉得沈稻这是在逗她玩。

这儿原本是一家青楼,哪怕现在被人买下来转做酒楼,但经营本质上的位置缺点却不会有任何改变。

再者这所谓的汉为酒楼,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挂着“酒楼”字样的青楼,这种地方真的会有人来吗?

云繇虽然很不看好汉为酒楼的发展,但毕竟沈稻花了百金买下自己,需要帮助时还一口一个的姑娘相称,她也实在不好拒绝。

总之女人的情绪价值只要被照顾到了,那是很难拒绝男人的。

云繇脸颊上的梨涡轻轻旋开,她盈盈一礼,声音柔媚:“云繇不求能拿恩公酒楼几成红利,只愿恩公每月能赐些小钱,供我闲时消遣便好。”

沈稻嘴角微微一抽,心想你以为我会上你的当,谁知道这年头小女子口中的这点消遣是多少钱。

哼,漂亮的女人都有一个小名叫贪婪。

沈稻随口“嗯”了一声当作应付,便起身上了楼,他得再做些事,不然汉为酒楼就没有来自一千多年后的降维营销优势。

沈稻躺在床上思绪跳跃不断。

其实汉为酒楼现在规划的运营模式,整体上还是和他预想中的没什么大差别。

主要消费人群还是放在了世家豪强的公子哥身上。

其实这个年代的百姓也不是没有钱,而是这个时候压根就对钱没有概念,虽然发行了货币,但是百姓们还是更倾向于以物换物。

这个时代除了生活条件比较烂以外,其他的真心要比之前那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好了太多。

虽说没能联上互联网是这个时代的一大弊端,但想想这可是群星璀璨的三国时代啊!

群雄盛世之下,随便跟着魏、蜀、吴三家中的哪一家逐鹿天下,都要比留在那个时代当网虫要强得多。

这个时代的物资太为匮乏,甚至以致于沈稻很多次在如厕后都没有擦屁股的草纸,只能被迫用水冲洗。

再者作为男人能享有到的娱乐项目也不多……

想到这,沈稻脑中突然灵光一闪。

虽然洗足项目已经安排上了日程,但显然他之前一直都遗漏了一个重点!

那就是这个时代的人们所需要的情绪价值!

这种深层次的情绪关怀,除了汉为酒楼,放眼整个雒阳哪里还会有?

不来这里为情绪价值买单,那这还是人心尚古的东汉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