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急报频频
- 红楼:本地人都去哪儿了
- 没钳的蟹老板
- 2363字
- 2025-04-18 17:29:14
京城皇宫。
文武百官窃窃私语,因为他们发现平时一些混工资的虚职官员如贾赦贾珍之流的将军都到场了,文武百官十分好奇是什么事儿让皇帝在休沐日召集大家。
等了没多大会儿,皇帝带着几位内阁成员到场了,显然刚才皇帝是和诸位阁老商议事情,事情已经决定好怎么处理。大家只需按流程如果自己派系的阁老发言大家举手赞成他的提议就行,如果是其他阁老就三缄其口,这就是我们的为官之道口也。
皇帝看着台阶下的诸位官员对内阁的杨阁老点了点头,杨阁老越众走出百官行列,躬身发言“陛下,刚才接到宣化府急报,宣化府被鞑靼攻破,请陛下即刻出兵增援。”
底下文武百官瞬间吵吵嚷嚷起来“宣化府不是被李珂将军收复了吗怎么又被攻破了”“李珂将军呢”“瞧,我说的吧,又要打仗喽。”
各种言语充斥在整个太和殿中,皇帝身旁的夏守忠很有眼力劲的一声“肃静”让吵嚷的人群安静下来,而后又退至皇帝身旁静静侍立。
皇帝看众大臣安静下来,才按照之前小会上的定下的剧本接话道“如今当务之急是派兵增援,杨爱卿,你觉得派谁坐镇前线好?”
杨阁老先是环视文武百官一眼,装作思考一会儿才道“臣认为镇国公牛继宗很适合,一来牛国公德高望重能够服众,二来牛国公才从前线退回不到两月熟悉鞑靼的战法,三来听闻陛下前不久打算让四王八公的子嗣后辈上前线历练,牛国公作为这些晚辈的长辈正好借此培养武勋子辈。”
缩在角落的牛继宗知道要是再不推脱就完了,连忙挤出人群(今日上朝的人有点多),朗声开口道“陛下,臣前些在战场上伤及腰腹,行走坐卧皆疼痛难忍更何况如何骑马作战,臣推荐京营节度使王子腾王大人。”
武官中的王子腾听后内心大喜,还以为牛继宗真的伤了,毕竟牛继宗积极喝兵血的事整个京城谁不知道,每次打仗就数他最积极,而他手下的兵吃的最差用的最差但是却是最勇猛的因为相对于其他将领克扣军饷,牛继宗只是在军粮军备上动手脚,军饷却是足额发放从不克扣。
因此皇帝和内阁阁老们才觉得牛继宗适合坐镇前线,到时候军粮军备直接给最差的那么户部的钱粮将能坚持更长时间。结果平时最积极的牛继宗突然转性子了,难道是咱们准备用最差军粮军备的事儿被他知道了?
就在皇帝和杨阁老的目光在其他内阁成员的脸上扫寻时,王子腾挤出人群躬身对着皇帝行礼道“末将王子腾拜见陛下。”其潜台词是陛下我是牛继宗推荐的王子腾,快把任务给我吧。
皇帝还没反应过来下意识问“爱卿有何事启奏?”
王子腾霎时间感觉气血上脑,脸色通红,因为他会错意了,他看皇帝目光扫来扫去,还以为是找自己,毕竟今天人确实有点多了,结果....
如今只能硬着头皮请命“末将王子腾愿为陛下分忧,前去前线夺回宣化府。”
这时皇帝才反应过来“爱卿不愧是朕的左膀右臂啊,既然牛爱卿有伤,那么这坐镇前线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来人,拟旨。”“着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为九边总督,总领九边收复失地,固守边疆。”王子腾兴奋的跪下接旨。
皇帝看着兴奋的王子腾环视下方的生面孔,对王子腾道“爱卿,你此去边疆除了刚才交给你的任务外,还要替朕培养将领。”
上头的王子腾还以为皇帝是让他培养心腹没有犹豫就答应了。
“诸位爱卿,王爱卿已经同意替你们培养继承者了。现在就把各家送去边疆的子弟确定下来吧,夏守忠,笔墨准备记录。”皇帝看着那些闲散官员说道。
对于这些平时不干活就有拿工资的官员皇帝是相当的痛恨,自己日子都没他们过的逍遥,这次边疆要是能多弄死几个,那么大周的财政压力都会小很多,太上皇设立的那些官职能撤销一个是一个慢慢来吧。
贾赦、贾珍之流才知道皇帝召集他们为啥了,不过两个不爱儿子的两叔侄,一点负担都没有的签下贾琏、贾蓉的大名。对贾赦、贾珍来说儿子没了可以再生只要不影响自己高乐就行。
轮到贾政时他很是纠结,虽然平时孽障出生的叫着但他还是爱贾宝玉的,毕竟含玉而生的噱头让贾政内心也觉得“我儿必成大器”,平时的打骂也多是期望他能学好。真让他把贾宝玉送去边疆他是不愿的,可忠君的思想又催促他签。
夏守忠看着纠结的贾政,内心嗤笑一声,接过笔写下贾环的名字,毕竟贾家的面子可以不给,但甄老太妃的面子尤其是贾家还花了30万两银子的面子不得不给。
贾政错愕的抬头看着离开的夏守忠,又突然想起赵姨娘,他知道赵姨娘对贾环这个儿子的看重,定然是要闹的。他虽不喜贾环形貌粗鄙但又对床蒂之事放的开的赵姨娘甚是喜爱,不知该怎么办心头杂思不断。
就在他盘思着怎么安抚赵姨娘时,太和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奔跑声加响亮的“十万火急!速速闪开!”
“报!鞑靼军队攻破蔚县,往飞狐陉行军。”
话音未落,又是几道十万火急的喊声。
“报!鞑靼军队进入飞狐陉。”
“报!鞑靼军队攻破紫荆关,往易县行军。”
“报!敌军17日急行军连破三关,朝易县奔袭,请求增援!请求增援!请求增援!!!”
接二连三的急报,将朝堂诸公震惊的无以复加,自己这边都还没有出兵呢,敌人都快打到脸上来了?
就在他们还在发楞时,殿外又响起十万火急的喊声。吓得皇帝和诸位大臣一激灵,不会打到京城了吧?
“报!大捷,李珂指挥使率众杀出乌木山包围,斩敌8000”
“报!大捷,李珂指挥使10日连下6城斩敌无算。”
“报!大捷,李珂指挥使于草原俘虏大庆三皇子二皇子。”
“报!李珂指挥使奏报。”
皇帝和大臣此时不知道该用什么表情,一连串的变故让他们的表情都不连贯了。皇帝反应过来,立刻让侍卫将李珂的奏报呈上去。
看完后皇帝表情复杂,没想到当初觉得没救援价值而放弃的小将竟然死中求活,还乘着敌人兵力空虚,横扫了大庆几座城池,直奔大庆都城而去,这份奏报也是李珂告诫皇帝敌人兵力部署奇怪,恐其对中原动兵戈,希望皇帝早做防御。
可是太迟了啊,人都快贴脸了,皇帝正准备让传令兵们下去休息时,却发现传令兵昼夜奔波几乎全都累死了,唯一剩下一个也是赫赫喘着粗气眼看也是活不成了。
看着他们的尸体,心情复杂的皇帝道“来人将几位勇士厚葬。”随后转向朝中众臣,商议如何防守反击,至于李珂,则属于远水解不了近渴。